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陈文令:这是一个过度消耗的巨大能量场[图文]

时间 : 03-02 投稿人 : 快快 点击 :

陈文令:这是一个过度消耗的巨大能量场 | 艺术常识艺术家陈文令

对于“异度风景”这个个展,陈文令当然指的不仅是山水的风景或自然风景,更是一种社会风景或人文风景。他表现的不是一种表面主流意识的环保主义,而是人类高速发展之后面临的困境,人们一直生产、一直消耗、一直利用机器、职能分工细化,最后人也不知不觉也进入一个机械化模式,成为一颗生产环节上的螺丝钉,像机器一样被异化了,或者整个人变得像机器,每天的生活都在运用固定程式,没有这个程式人无法正常度日,这确实是相当可怕的事情。这个展览就是陈文令日常思考在雕塑上的体现,展览最核心的一个观念就是——揭示整个社会物质过度消耗的巨大能量场,所有的作品都有那种温度,一种扩张的温度。进去现场一看就会发现是非常异想天开的,很天马行空,很浪漫主义,甚至是超现实主义的东西,是超越传统雕塑一些维度的东西。这些自由的、超出传统语言的东西营造出了一种具有超常态的、超维度的异样风景。

我们注意到您之前的今日美术馆的展览和在卓越艺术空间都是大体量的作品作为展览主体,但这次就看到形态更丰富多样的作品,这是一种创作思路和状态的改变吗?

陈文令:上两次个展的展厅就是很利索的两个大空间。而这次的展厅比较特殊,它拐弯、拐角比较多空间也很大,所以这就界定了这个展览用一件作品、两件作品是驾驭不了的,迫使了整个展览的语言方式、陈列方式和作品的样态更丰富一些。这次的好几件作品都是根据这个空间做的,也有根据这个环境让作品一层层打开,实际上我这个个展是七件作品,我追求展览现场的所有作品要非常的独立,但不孤立,它里面有线索、上下文关系、是一个整体的不可分割的系统。

您这次展览的作品《超验的方舟》,想知道您做这件作品的出发点是什么呢?

陈文令:我以前经常会根据时事、新闻或者个人事件来做作品,我们都知道,玛雅预言说今年是世界末日,也看过《2012》这个电影,还有前几年“世界杯”的保罗章鱼,以及大众文化,包括《圣经》里的诺亚方舟,把这些因素揉合起来,就是一个借题发挥,然后再重新创造出跟这些元素有关联、并带有未来感的方舟,但是这只方舟里面又装了一个人类心脏的声音,还有上面屹立着一只很孤独的猩猩,所有东西给人一种自我救赎的力量,但是我真正喜欢的不是对这个事件本身有兴趣,而是对创造出一只有独立艺术语言的方舟感兴趣。这作品没有题目都可以,反而更加开放和自由。我自己喜欢编一些词,像八十年代朦胧诗派一样,它的指向比较模糊,就是它不强调它的“所指”,它是一种“能指”,它能够指向什么?我喜欢雕塑有一种开放性的姿态,这让它更具有公共性的艺术特征。

给我们说一下《城市公牛》和《海洋之鲨》这两件作品?

陈文令:《海洋之鲨》这个作品你要是看图片是看不出太多的感动,但看现场就不一样了。《海洋之鲨》这个作品的材料我是在东北海边捡回来的一个废弃的发动机,一般人判断现实中的一切用有用和没用的边界是很清楚的,当我要用这发动机的时候他们也觉得有用了,我觉得艺术家就是要对有用和没用的边界提出很多怀疑的。后来出于好奇我把这几台东西买回来,当时我并没想好要怎么做,就觉得这个发动机背后一定会有故事的,它像一粒种子,只要随意丢在地里,不知哪一天就会生根发芽了。个展开幕前一个月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发动机好像是一个人的躯体,一个有血有肉的躯体,我对它的内脏很好奇,就让助手把螺丝一个个拧开,打开之后里面还有机油,机油流下来我觉得挺像人类肌体的血液,我就把里面的内脏挖出来,发现里面的很多内脏根本就没有生锈,很多不锈钢摆在外面都是崭新的,所以这里面就有一种内观外化的这样一个概念。我们古代对橘子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说嘛,而这发动机恰恰相反,它有一种重生感,后来我就给它弄得像一个植物一样、藤蔓一样也像海浪一样,腾空而起,更像一个箭头、一个指向标指向展厅,尾端是一只鲨鱼,原先鲨鱼要做得大才能控制空间,后来时间来不及,迫使我们通过射灯把一只小鲨鱼在墙上投射出一只很大的鲨鱼,这个鲨鱼是虚无缥渺的。这个影子就变成一个阅读的主体,在雕塑的阅读方式上是有一定的陌生感和突破,这个作品是运用了禅意和传统审美观把这个作品呈现方式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个影子是随时可以消失的,这跟机器的工业化革命的扩张、吞噬、脆弱和鲨鱼在深海里脆弱有一种关联,这个关联就是它的核心观念。在现实中越是强大的往往越脆弱。

那《城市公牛》呢?

陈文令:《城市公牛》刚刚开始想要做一个屏风作为作品又可以用来分割空间。我在作品上面挖了一些洞,但是做来做去总觉得这个屏风做得很没意思,就放弃了,我平时做作品的特点是一搁浅的时候就先放一边,等过段时间就会柳暗花明。就这样停了十几天我再打开,我又觉得它有一点像牛,就又在上面加了一点像牛的感觉,如果说我以牛先入为主,那我就成了牛的影子了,柏拉图不是说过“影子的影子”的学说吗?因为这个牛的感觉不是我主观要做的牛,是后来想到的。所以这样就有一种感觉,这个牛偶然的跟屏风挂上了,慢慢我又觉得屏风跟牛揉和不够有劲,后来开始镂空,镂空完之后慢慢就觉得整个牛的头太写实,我就想让它更模糊一点点,然后又把各类城市管道嫁接起来,又有像电脑芯片那样给加了铆钉,是这样一步步完善的,是经过了很多的纠结、困顿的过程一步步向前推的,后来才把这个作品做出来。所以它呈现的特征是既像牛,又不像牛。

是这样的。那《造园》是不是一个不一样的尝试?

陈文令:我已经十几年不做一般性的公共雕塑项目了,福州师大这两年对公共艺术很重视,他们请了十个当代艺术家给他们校园做公共雕塑。他们给了我一些经费,由我自主出方案。我选择了一片校内湖面作为呈现我的作品的地方。我设计一个形如南瓜也似莲花的漂浮物,在漂浮物上蹲着一个孩童。同时,雨天时,南瓜里面会蓄雨水,这个是人造的第二水平线。和自然的水平线有一种对话的关系。南瓜的高度和朝向会随着天象、风向的变化而变化。传统的雕塑是静态的,观众是动态的。而这个雕塑可以让学生坐在宁静的教室里观看一个会动的雕塑,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这也是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造园”中的残荷是建筑工地捡来的废料。我借这个强调了物质可循环利用的概念。在展厅里砌个水池是由于画廊有一处漏雨的地方一直找不到修补的方法,所以当我们在水池里放满水,射灯打在作品上的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令人很惊喜的效果:由于漏水,水滴在水面上所产生的涟漪经射灯折射后映在了墙面上,非常有诗意。

这个展览为什么把它起名为《异度风景》呢?

陈文令:这个展览题目为《异度风景》,是采用一种异想天开的行云流水的新浪漫主义语言方式把现实和想象糅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超常性的异度风景。这里的风景不仅是自然风景,也是社会风景、人文风景,更是具有工业感的风景。这里的风景呈现出了在消费主义浪潮中极度扩张、生产、消耗的整体能量场。这个超温急速的能量场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利益和便捷,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危机和恐慌。现代的科学技术空前的发展,我们在利用各种高科学的机器过程中,我们也被机器异化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台疲惫的机器。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和反思的现实。

是这样的,大家进入一种无法控制的状况。

陈文令:对,还有更厉害的,全世界现在物种被异化的程度也是人类历史上最空前的,动物也是各种交配变异,猪肉不像猪肉,水果不像水果。

所以您有些雕塑作品,像不锈钢的就是那种流线的变异感觉。

陈文令:对,我这里面体现了最核心的一个观念就是——揭示整个社会物质过度消耗的巨大能量场。你看我所有的作品都有那种热乎乎的温度,有那种很扩张的温度,这种视觉图象实际上是很当下的体验。

是这样的。

陈文令:这是一个过度消耗的巨大能量场 | 艺术常识

漂流欲室TheFloatingChamberofDesireL210XW210XH133cm不锈钢Stainlesssteel2012

陈文令:你看那个亭子,“猛犸复活”总感觉那么坚硬,又感觉流动欲滴,那么冰冷又感觉那么热乎,。我在重视艺术观念的同时也注重了艺术语言的精准性。力图使最后的作品有其自身的独立性,而不只是观念的注脚而已。

您的作品现在更多的使用不锈钢作为材料,是不是越来越喜欢用不锈钢这种材质来做作品了?

陈文令:其实艺术品用什么材料做都可以,但是我自己是偏爱相对恒久一点的材料,这种材料比较皮、比较赖、比较耐撞击,命比较长一点,比陶瓷命长。物体也有它的性格,你拿一个陶罐,一百万、一千万的陶罐,它时时刻刻告诉你,你要一直给我捧着、端着、供着....否则我就随时碎给你看。

陈文令:这是一个过度消耗的巨大能量场 | 艺术常识

陈文令正在展出的《城市公牛》是一个不锈钢材质的大型作品,他说,这个作品是将传统符号转成现代语言。

你这次展览已经出来了,您也是您自己展览的观众了,您自己看自己展览是什么感觉,您周围的人看了这个展览他们给您什么样的回馈?

陈文令:我并不是特别在意别人是如何看我说我,表扬我或者批评我。我更相信做人做艺术家是在不断地犯错误走错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我内心始终有一个强大自省的内存器和调节器。不管来自于何方的表扬亦或是批评都能成为我的养分。这个个展展出后,各路的好评也有很多,此时,我要先洗个冷水澡,这更有益于我身心的茁壮成长。

陈文令:这是一个过度消耗的巨大能量场 | 艺术常识

陈文令:这是一个过度消耗的巨大能量场 | 艺术常识

陈文令:这是一个过度消耗的巨大能量场 | 艺术常识

陈文令:这是一个过度消耗的巨大能量场 | 艺术常识

陈文令:这是一个过度消耗的巨大能量场 | 艺术常识

相关文章

  • 2023全国两会书画焦点人物——刘继萍[图文]
    2023全国两会书画焦点人物——刘继萍[图文]

    艺术简介刘继萍,女,生于山西省清徐县。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2010年全国中国画展,“荆浩杯”中国画双年展,第十届全国艺术节特展,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第四届国际和平艺术大展,韩国光州双年展等。作品先后发表于《艺术评论》、《今古传奇》、《中华儿女-书画名家》等刊物,被中央美术学院...

    110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探究傅抱石人物画的创作灵感与创新[图文]
    探究傅抱石人物画的创作灵感与创新[图文]

    傅抱石人物画大多与文史和典故有关,追溯其历史故实题材,追索傅氏创作灵感的来源,傅抱石艺术成就之高大,绝不只是画艺技巧的修养而已,乃天才、学识、品德,即全部人格的精神齐力迸发的结晶。故实画的画题有“常”有“变”——前者指千百年来较为恒定的画名和相对稳固的精神内蕴与价值指向,后者是说它同时也在随着历史文化和士人风尚的流变而不断地更新和演化。明代张丑《清河书画舫》中探讨画题的古今演变时讲道:古今画题...

    133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雷诺阿过亿作品遭抗议 到底谁该补一节艺术课[图文]
    雷诺阿过亿作品遭抗议 到底谁该补一节艺术课[图文]

    抗议者表示波士顿艺术馆展出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的作品是“审美恐怖主义”博物馆最近又发生了抗议行动,此次抗议并不是为了反对劳动条件或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待遇,亦或是日本和服,竟然是为了反对法国著名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这位法国印象派画家一生中创作了超过4000幅艺术作品,并且这些作品陈设在世界上各大博物馆中。雷诺阿作品价格上亿被指“糟糕透了”据《波士顿环球报》报道,10月5日,一小群抗议者聚...

    24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建造师:巴黎需要改变何不从高度开始[图文]
    建造师:巴黎需要改变何不从高度开始[图文]

    巴黎十六区福煦大街改造计划的效果图法国建筑师约翰- 克利斯朵夫·马松(Jean-Christophe Masson)近日来到上海,以“传承”为题带来演讲。这位带着法式幽默的建筑师有着锐意改造城市样貌的“勃勃野心”,却也脚踏实地地研究环境肌理、协调政策与施工,他对《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表示,建筑创造的不仅是与众不同的空间,更是一种与人相关的生活。陈诗悦现任的巴黎市长阿娜·伊达尔戈在2014年竞...

    61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逐利为上”是收藏大忌[图文]
    “逐利为上”是收藏大忌[图文]

    历代的民间私人收藏者,都是文物保护中的重要力量,所有的藏品也是人类共有的财富。因此,如果你爱上收藏,绝不能“利”字当头,应当明确私人收藏不仅是为自己,更是为子孙后代尽一份历史责任。如果为了经济价值和升值空间,就不能称之为收藏;如果只抱着“捡漏”的投机态度进入古玩市场,很容易受到市场本身的惩罚。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价以求为高”。与古玩市场对话,就是与知识对话。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人类所...

    140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大匠之门――平常的心、火热的情[图文]
    大匠之门――平常的心、火热的情[图文]

    飞鸟出林建生的画厚重大气,他继承了传统绘画中以线为主,强调笔墨,注重程式,意象表达等中国传统所独有的表现形式。他的画,笔笔体现岀笔情墨趣,通幅皆写岀,毫无做作之匠气。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他遍习了自宋元以下各代山水,花鸟大家的表现手法,练就了一套扎实的基本功,逐步形成了自已的绘画语言和表达形式。无论山水,花鸟均浑然一片,神彩焕发,生意盎然。画面强烈地充满了中国艺术所独有的“精&ldqu...

    46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杜钢梅山水画[图文]
    杜钢梅山水画[图文]

    钢梅毕业于中国美院,我给她上过课,对她了解的不多,但她学习的勤奋和才情的出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美院学习期间,临摹、写生、创作、书法,她涉及得很全面、很深入、很扎实。优良的学习环境和其良好的悟性,使她对传统的认识,笔墨的表现有着扎实的基础和理解。尤其是山水,从宋元明清到现代,她都作了系统的选择,深入认真地研究和学习,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因此她的起点很高。这一点,5年前在她的《梅心墨语》画展上...

    136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徐建融:中国画学“六法”本义[图文]
    徐建融:中国画学“六法”本义[图文]

    朝元图 木公与金母诸像谢赫的“六法”,为中国画学“千古不移”的金科玉律。但“六法”中的各法为何义,千百年来释者纷呈,或据宋元明清的山水、花鸟画而析之,或据易经、老庄、佛学、文学、诗品之同类词而析之。是皆“六经注我”,非“我注六经”也,所得出的都是释者的理解,而非谢赫的本义,这里不作具体的一一评述。须知谢赫“六法”,所依据并针对的是人物画的鉴赏和创作,而非后世的山水、花鸟画。山水、花鸟画对“六法...

    403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18至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制造[图文]
    18至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制造[图文]

    杂耍图通草画沟通东西两大文明的丝绸之路不止一条,如今已是共识。如法国汉学家沙畹所说:“丝路有陆、海二道,北道出康居,南道为通印度诸港之海道。”18至19世纪,虽然是中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期,由此输出的琳琅满目的中国制造,产量和水平空前。近年国内各大博物馆的“海丝”主题大展不少,思路每每万变不离其宗,观众感受到的依然是“地大物博”。辽宁省博物馆“物映东西——18-19世纪...

    24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张志民:山水画的创作应具时代精神[图文]
    张志民:山水画的创作应具时代精神[图文]

    山水画的发展进程与时代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当代社会,如果我们还都是去画古人那种逃避现实、归于山野、风花雪月,我觉得是不符合这个时代感觉的。艺术创作应 该是与时俱进的,有时代痕迹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曾出现的一批优秀画家和好作品,像石鲁的《转战陕北》、《南泥湾途中》,钱松喦的《红岩》、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娄山关》等,都代表 了那个时代。这些作品体现了李可染先生提出的“为山河立传”的主张。二十世纪...

    142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浅聊日本设计中的人性化[图文]
    浅聊日本设计中的人性化[图文]

    因疫情宅家的日子看似已不再,但从全球情势可见,防御若稍有松懈,当初的梦魇就会卷土重来。对于时时刻刻进行着地震与避难演习的日本而言,灾难防范早已成为了民族共识。从日本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大奖“优良设计奖”(Good DesignAward)也可看出日本设计业的“未雨绸缪”,设计师们永远走在前沿,孜孜不倦地推陈出新,推出真正实用、人性化、前瞻性具备的设计产品。“LOVOT”家庭机器人宅家让不少人习得了好...

    90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写在画布上的生命和灵魂——禅意油画家永觉法师[图文]
    写在画布上的生命和灵魂——禅意油画家永觉法师[图文]

    艺术本来是来自于自然的生活,是艺术把在生活中捕捉到的空间维度,然后在画笔上表现的生命色彩。有人说,艺术家对空间的感觉如同掌控一种基本的生理需求。其实不然,当我们去读一副艺术作品的时候,首先要能够与艺术家在灵魂上有个沟通。因为,写在画布上的是艺术家的生命与灵魂。我读过很多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也写过很多艺术评论,真正能够引起我思想共鸣的并不多。然而,当我读了永觉法师的艺术作品却不一样。几年前,我的一位...

    25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解读重量级拍品与市场[图文]
    解读重量级拍品与市场[图文]

    ArtBasel与瑞银(UBS)近期合作发布的《2018全球艺术市场报告》,其中对顶级拍品与事件对市场驱动作用做了详细阐述,并特别提到了中国市场。2017年全球拍卖市场的成交额为285亿美元,同比上涨27%,这主要与高端市场的交易有关。90%的拍品单件成交价不足5万美元,只占到了市场份额的9%,而头两名成交的艺术品成交额就占到了全年的近2%。市场集中度的提高是现阶段明确的现象:50%的成交额来...

    120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赵孟頫传世之作《吴兴赋》赏评[图文]
    赵孟頫传世之作《吴兴赋》赏评[图文]

    《吴兴赋》(局部)一门三大家赵孟頫《行书吴兴赋卷》(见本版题图)元(1271-1368)绢本纵25.8厘米横282.95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打开《吴兴赋》赵家孟頫,湖州人二次写湖州本报记者郑琳元大德六年(1302年)二月廿三,江南的早春尚有一丝凉意。49岁的赵孟頫,出任集贤直学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已有三年。这个闲职是赵孟頫乐于担当的,远离朝廷纷争。他还记得7年前元世祖去世,被召回京城修...

    118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张树森迎春国画作品欣赏(二)
    张树森迎春国画作品欣赏(二)

    张树森,笔名伴山,1944年生于河南太康。现为中国故宫博物院特约画师、中央电视台书画院展览中心画师、中华龙都书画院名誉院长。并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艺术研究会书画院名誉院长、新疆天山书画院名誉院长、《天山书画报》艺术顾问、《龙都书画》执行主编、河南兴州书画院院长、河南老子书画院名誉院长等职。出版《张树森国画作品集》、《张树森彩墨画选》、《中国画鱼技法新编》等。入选《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

    200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