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宋赵孟坚《水仙图》卷[图文]

时间 : 03-02 投稿人 : 阿仔 点击 :

宋赵孟坚《水仙图》卷 | 艺术理论宋赵孟坚《水仙图》卷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水仙这一中国传统观赏名花,相传为水中仙女所化,它凝姿约素、高洁脱尘、清秀俊逸,被誉为“凌波仙子”。历代文人雅士多喜以水仙为题赋诗作画,天津博物馆藏《水仙图》卷即是宋代画家赵孟坚的名作。

赵孟坚(1199—约1267),字子固,号彝斋居士,浙江海盐人。宋朝宗室。善画梅、竹、兰、石,画法扬无咎。尤善画白描水仙,用笔爽利流畅,风格淡雅。

天津博物馆藏赵孟坚《水仙图》卷为纸本,纵25.6厘米,横675厘米。全卷以白描(中国画的一种绘画形式,是用毛笔墨线勾描轮廓)线勾为主,以细长流利而匀净劲秀的线描勾勒花叶,用淡墨晕染出阴阳向背,将水仙幽静、婀娜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反映出作者超然脱俗的清高气节。《水仙图》卷原无题款,仅在画尾上角钤一朱文方印“彝斋”。包首有乾隆行书题签“赵孟坚白描水仙真迹”。卷首赵孟坚自题书法水平不高,是后人作伪妄加的。拖尾有元代潘纯题诗,但元代张楧、刘笏、张伯淳三人题跋,乃是从《赵子固水仙图并题长卷》移录的。此卷“用笔尖细、流利,坡草尤极飘洒飞舞,从画笔以至纸质、墨气来看,确是宋人真迹无疑。”赵孟坚的传世作品不多,天津博物馆藏《水仙图》卷保存完好,是研究赵孟坚笔墨风格的重要资料。

此卷曾经明代项希宪、杜琼收藏,后入藏清内府。《式古堂书画汇考》、《石渠宝笈》有著录。解放后入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现天津博物馆)。

(作者系天津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研究人员)

作者:王璐

相关文章

  • 指画:也叫文人画或者书房派画[图文]
    指画:也叫文人画或者书房派画[图文]

    杂画册之一(指画) 清 高其佩钱松喦我看到过的指画有两种画法:所谓文人的画法,多用指甲,当时文人喜蓄长指甲,作画即用指甲一挥。曾见高其佩一幅白描人物和一幅芙蓉花,全用指甲勾勒而成,用今天的词汇来讲,以指甲所画的效能,可能叫做“点”“线”;而 测字先生用指头面涂成的画,这种画法不妨叫做“面”。我少年时偶仿指画,浅尝即止,游戏而已。新中国成立后专心 致志地学习我国民族绘画的优秀传统,深入生活,做...

    182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当代艺术市场七年变局与重构[图文]
    当代艺术市场七年变局与重构[图文]

    贾蔼力《疯景》 成交价:1812.5万港元距离当代艺术市场遭遇滑铁卢,时间已经过去七年。从目前的艺术家名单来看,一些曾经炙手可热的市场明星逐渐淡出了拍卖市场,而空缺的位置很快被下一波新星补上。对此,有业内专家表示,“市场的轮动是正常的,因为市场环境和收藏群体都在变化,最核心的问题是能否真正建构起坚实的学术系统,否则重塑起来的市场格局还会重蹈七年前的覆辙”。名单更迭“资本雄霸中国当代艺术的‘黄...

    127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韩宝生:不可言传[图文]
    韩宝生:不可言传[图文]

    一、参加过许多次画展的学术研讨会,听腻了理论家从形而上的高度洋洋洒洒的分析,但在最近一次突然听到有画家关于画画的事是越说越糊涂,闭上嘴,只须在画布上“糊辘”过来“糊辘”过去的“糊辘”说(“糊辘”大约是东北方言)。颇有同感!这两天心里不时就想起了“糊辘”说,他的意思无非是说对画画来讲说什么都没用,画画只须甩开膀子在画布上折腾。我记得贾克梅蒂也说过类似的大实话:“我时常限制我自己创作一些作品,而不...

    63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写实油画春拍市场现萎缩[图文]
    写实油画春拍市场现萎缩[图文]

    徐坚白的《巴朗鱼》。香港春拍中多件写实油画名家作品流拍“写实油画市场开始萎缩。”在刚刚结束的香港春拍中,多件写实油画名家的作品流拍令市场侧目,而朱德群、赵无极、吴冠中等大家及当代“前卫油画”的行情依然向好,收藏油画多年的许先生认为全因市场热点的轮番变化。有专家认为审美趣味的变化使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也有艺术家从油画市场的历史变迁得出结论,写实油画不再火爆,但趋向平稳,...

    117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如何通过收藏传递奥运精神?[图文]
    如何通过收藏传递奥运精神?[图文]

    当下最火的是什么?当然就是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不管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很难买到,但有一个北京小伙,已经收藏了50多款冰墩墩,其中还有不少是限量款。而更令人惊奇的是,通过十几年的积累,他现在已经收集了5000多件奥运藏品,这些藏品全部摆放在北京西城区一条胡同里一间30多平方米的平房内。走进房间,可以感受到满满的奥运元素,堪称一个微型的“奥运博物馆”。“我想通过自己的收藏,让更多的人了解奥运,每...

    191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德艺双馨“人民艺术家”靳家宏作品欣赏[图文]
    德艺双馨“人民艺术家”靳家宏作品欣赏[图文]

    【艺术简历】靳家宏,一九五三年生于河南省济源市,现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名人研究会付主席,中华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现代书画名家名作编辑委员会特约委员,中华文化艺术推广联合会会员,济源牡丹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其擅长国画写意牡丹,他笔下的牡丹雍容华贵,娇艳多姿,栩栩如生。花鸟画顾盼有情,神态各异,形象逼真,灵动可爱,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在众多的牡丹画家中独树一帜!...

    27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艺术家的“抱团”能够带来什么[图文]
    艺术家的“抱团”能够带来什么[图文]

    2019年的特纳奖颁发给了四位提名艺术家,因为他们要求被视为一个团体,以体现“共同性、多样性与团结性”。这一打破特纳奖历年规则的结果引发了一系列讨论,《卫报》艺术评论员奥利文·巴斯奇奥(Oliver Basciano)从这一事件展开,撰文论述了自20世纪60年代激浪派诞生起,艺术团体的自我表达,以及他们与艺术市场的关系。他采访了多位艺术团体的成员与画廊主,有人认为,合作是对于“天才”艺术家个人备...

    139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刘玉来:谈谈国画的形似和神似[图文]
    刘玉来:谈谈国画的形似和神似[图文]

    美术在表现所画对象时存在着一个最基本的表达问题,就是画的像不像。一般来说,画得像所展现的物象是一个画家最基本的素质。如果画出的根本就和被画的对象对不上号,那画家也就不能称之为画家了。不过应该认识到,对这个”像”到底怎样认识,这是对”像”的质量认识的分水岭。在这个似乎简单的认知问题上却存在着很大美学差异。即形似与神似的差异。对于书画中这个“像”的问题,我国在宋代就已经解决了,或曰认识到了。北宋著...

    111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纪实摄影:日本红唇艺妓[图文]
    纪实摄影:日本红唇艺妓[图文]

    日本红唇艺妓提到能够代表日本的面孔,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浓妆背后的艺妓。在日本,这个特殊群体非常的神秘,她们甚至会将秘密带进坟墓。国家地理的女摄影师乔迪·科布(JodiCobb)是第一个被允许近距离接触这个神秘行业的摄影师,在她的《艺伎:生活,歌声,艺术》一书中揭秘了这个隐蔽却美丽,甚至有时略带悲剧色彩的世界。(实习编译:何琳琳审稿:郭文静)日本红唇艺妓日本红唇艺妓日本红唇艺妓日...

    75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多能而一专的艺术人生 ·赵文元研究五(组图)
    多能而一专的艺术人生 ·赵文元研究五(组图)

    《人民美术网》编者按语:5.多能而一专的艺术人生赵文元自幼酷爱画画,小学时期就小有名气,18 岁参军入伍是他人生道路上的转折。他先在连队板报宣传中崭露头角,继而被调到浙江美术学院参加连环画创作。他做过雕塑,画过油画,创作过连环画、中国画、年画、宣传画,还有人物、山水、花鸟、工笔、写意等,部队需要什么他就画什么,是个全能行的美术人才。这期间,他深受部队的画家的影响,其中有画国的黄胄,画油画的何孔...

    91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叶亢宁的油画:明媚地透澈人心[图文]
    叶亢宁的油画:明媚地透澈人心[图文]

    静物(油画)叶亢宁叶亢宁的画很抒情,形式上是个什么概念呢,一半是笔姿,一半是心境。余光中说,年轻人在十多年中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把人生百分之七八十的学问学了一遍,这个过程就是素养。叶亢宁就是这样,他接受过良好的绘画教育。我看过叶亢宁的一组素描,笔姿特幽秀,一望眼轻描淡写的,然特往情调中去,本是墨线的,却明媚地透你的心。真的,这抒情的情调,完全是音乐理论家所讲的,作曲的调性就是曲子的意境,叶亢宁...

    72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这年头,做一些无用的事[图文]
    这年头,做一些无用的事[图文]

    2013年的春天,有一次,阿人从济南来电话,说,你与老车(车前子)搞一个画展吧。我说,我不搞,要搞就搞老车的吧,与当地的一些作者做一些书画交流。这一年,我刚开始画水墨,画了很多的鸟,各式各样的鸟,还有船。这时,赵刚从南京过来,阿人从济南赶回相聚。去的是雁荡山的能仁客栈。赵刚与办能仁书院的苏羊是《中国新小说》网站的文友,那天下午,阳光大好,我与阿人谈起老车画展的策展的事。在雁荡山能仁客栈的午后,谈策...

    80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疾病影响下的西方美术:那些诞生或中断的艺术[图文]
    疾病影响下的西方美术:那些诞生或中断的艺术[图文]

    从艺术作品中的瘟疫,由瘟疫诞生的新主题,被瘟疫中断的艺术三个层面展开,从艺术欣赏的视角品读“疾病与瘟疫”对西方美术的影响。一、艺术作品中的瘟疫瘟疫与疾病贯穿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经历过灾难的人往往会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记录或表现灾难及其带给人们的思考。例如战争主题的艺术作品,有些是当时的赞助人希望通过作品来彰显自己的军功或业绩,有些是艺术家希望通过表现战争题材来控诉战争的暴行。然而在绘画中表现瘟疫...

    678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浅析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市场[图文]
    浅析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市场[图文]

    关于红色美术的界定,学界观点是围绕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个历史过程所创造的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艺术形式。这些红色经典美术作品所呈现的不仅仅是近现代百余年来恢弘壮阔的革命史,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术语言与风格演变、发展的历程。围绕革命历史题材进行创作的红色美术作品,对于弘扬红色文化,挖掘和传承宝贵的红色精神财富,有着积极的社会...

    67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不容小觑的民间收藏[图文]
    不容小觑的民间收藏[图文]

    11月26日晚,在佳士得香港“不凡——宋代美学一千年”专场中,随着拍卖师清脆的落槌声,流离海外80余年,被论考认定苏东坡唯一亲笔画苏东坡《枯木竹石图》(又名《木石图》)手卷以4.636亿港币〈含佣金〉)成交。来自佳士得方面的回应称,买家来自中国的机构收藏,“所以一定是回到中国人手上。”这也是近40年来,继宋米芾《研山铭》手卷、圆明园牛首、虎首和猴首三件铜像、唐韩滉《五牛图》、战国虎形佩之后,又...

    1909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