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高其佩指画:画尽意在意在画外[图文]

时间 : 03-13 投稿人 : Vogt 点击 :

高其佩指画:画尽意在意在画外 | 美术学术高其佩作品

指画萌芽于唐朝,清代画家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有唐代画家王洽“以墨泼指素,或吟或啸,脚蹴手持,随其形状,为山石云水”的记载。指画多以食指为主,辅以拇指、小指,泼墨时四指、手掌、手背并用,连涂带抹,必要时指背、手掌侧面都可以用来作画。指画适合比较粗放的写意画,而且重在墨的运用,深浅浓淡,浑然一体,与毛笔画相比少了些笔墨刻画的痕迹,所画人物形象生动。到了清康熙年间,画家高其佩以早年打下的以笔作画的基础,触类旁通,发展到专门以指作画,承前启后创立指画,不论人物、山水、花木、鱼龙、鸟兽等都可以用指头来画,均信手一挥而就,“顷刻数十幅”。故李在亭在《在亭丛书》中称:“以指作画,始于高铁岭使君韦之。”

高其佩(1660年至1734年),字韦之,号且园、南村、书且道人等,辽宁铁岭人,“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鱓和同为扬州画派的高凤翰曾师从于他。高其佩工诗善画,所绘山水人物受明代画家吴伟影响较多,花鸟学元人陈琳、张守中。清代张浦山在《国朝画徵录》中写到:“高且园(其佩)善指画,画人、山水花鸟、鱼虫、鸟首,天资超迈,情奇逸趣,信手而得,四方重之。”

高其佩早年也曾用传统的毛笔作画,中年后因久未形成自己的风格,故开始弃笔用指,“舍笔而求之于手”,被后世尊为指画开山鼻祖。高其佩的指画题材包罗万象,山水、人物、花卉、虫鸟,或气势磅礴,或刻划细微,对指画创造了各种表现手法,将“画尽意在”、“意在画外”的中国画艺术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如这幅《松鹰图》轴,作者独出心裁,没有描绘松树的根部和主干,而只是截取一截松枝从左上破画而出,曲折回环而下,到下方又分出一些枝杈,枝尖一直延伸到画底,枝干上数处松针蓬松,一蓬蓬如钢针劲挺,又像打开的折扇。一只小鸟悠悠穿行在松枝间,神态悠闲可爱。在小鸟上方的松枝粗处,一只体形硕大的老鹰此刻双爪紧紧抓牢松枝,身躯和头颈向下弯曲得十分夸张,弯曲如钩的鸟喙展示出老鹰凶猛的一面,目光专注,机警锐利,注视着从身边掠过的小鸟,似乎正等待着最佳的搏击机会。可怜的小鸟此时根本没有察觉到即将到来的危险,双翅张开,仰头向上,似乎在寻找一处暂时的栖息之地,让人在观画中很快融入其中,为小鸟的命运深深担心起来。画上有作者款识:其佩指画。钤“且园”白文印。

高其佩以松鹰为题材的指画作品传世较多,形象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此画布局空灵合理,设色淡雅清丽,以指画法随意点染的浓淡干湿笔墨,飞动不露笔痕的粗细线条生动流畅,将松枝不逊于主干的苍劲之质、老鹰的凶悍中透出的机警灵活、小鸟自由自在中隐含的危险情状,刻画得简练传神,淋漓尽致,让读者从中产生丰富的联想。作者充分运用了指画的艺术特色,运指、运甲转折顿按间自然无痕,无论是鸟、鹰的羽毛,还是骨节遒劲的松枝和松针的自然形态,都描绘得生动传声。在作者的指头下,但见松针纤毫毕现,老鹰、小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形态逼真,情趣横生,在展示指画清、奇、简淡、浑厚相结合的艺术特色的同时,也体现出高氏神韵尤在指墨之外的指画造诣。对高其佩的独特画风,后人追随者甚多,亲承高氏指点的就有朱伦翰、李世倬、甘士调等人,在指画上都有所建树,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画派——“指头画派”,长久不衰。

高其佩从孙高秉在画论《指头画说》中以笔记的形式,详述了高其佩指头画之运笔、用墨、蘸色、渲染等法和其用纸、钤印染、题款等特点,其中有言:“用指废笔者,以笔所难到处,指能传其神,而指所到处,笔勿能及也……墨须用至五色而运化无痕,斯为妙手,指墨之无痕处,尤本于自然,故能出笔一头地也。”可见指画的特点主要在于指墨的运用,不论线条或设色都与笔画不同,灵妙变化多端,望之有似无笔墨刻画之痕的感觉。故指画与笔画相比较,画法比较细致,焦墨细擦,颇具轻重浅深之致,总感觉到别有一种风味,令人喜爱。高其佩一生绘事勤奋,经常“甲残至吮血,日匿频烧烛”,其勤于创作的艺术精神,更是令人肃然起敬。

现代指画大师潘天寿曾议指画:“运笔作线,欲粗欲细,欲浓欲淡,远不如使用毛笔为方便,这也是大缺点,也是大优点,正因为不方便,不流畅,断断续续,粗粗细细,湿处极湿,干处极干,造成一种独特的浓重古朴之感,显得比笔画更刚、更辣、更涩,也更见骨。”可见指画作为一种独出心裁的表现手法,经过高氏的创造而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又别具情趣,不失为中国绘画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李笙清)

(来源:中国商网-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相关文章

  • 书法 是中国人最美的信仰[图文]
    书法 是中国人最美的信仰[图文]

    书法,不简单只是墙壁上的风雅,桌案上的闲情,她是每一位中国人的命里菩萨。回眸风云动荡的民国时期,书法即显现出了尤为特殊的意义——民族危难时的文化信仰。当时西方文化以各种形式进入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在她历经了文化的辉煌之后,进入了停滞阶段,当时社会的精英,正为国人的自信,谋求一条出路。而书法,正是文化信仰的最好承载。化不开的民族情,凝成一滴笔墨的浓重。百年之前的大时代,新旧交替、西学东渐,西方文化...

    172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安宝全书法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安宝全书法欣赏[图文]

    人物简介:安宝全别名安保全,汉族。祖籍河南省泌阳县,1955年3月1日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五龙口,此日是农历二月初八,即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之日,这也注定了他与佛有缘,是三晋大地少有的融书缘,佛缘,善缘于一体的当代书法家。从小对中华文化中诚,善,仁,智有着很深的领悟。略长,对书法与乒乓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受新中国新文化新风尚耳濡目染,成为太原十四中的小书法家和校乒乓球队长。上世纪八十年代,受书法名...

    180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论阿万提独创新疆人物风情画[图文]
    论阿万提独创新疆人物风情画[图文]

    艺术家简介阿万提,原名杜为廉,字廉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广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40年生于浙江东阳,1959年支边新疆,长期从事美术教育研究。先后毕业于新疆石河子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本科插班,北京中国画院研究生班,师从刘海粟、陈大羽。历任新疆兵团教育学院(兵团师专)美术系主任、兵团美术教育协会主席、浙江师范大学艺术系中国画教研室主任、广州师范大学艺术系副主任。1993年阿万提...

    120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如何用数字化打开文化艺术品领域蓝海市场[图文]
    如何用数字化打开文化艺术品领域蓝海市场[图文]

    版权之争从未止息。文艺作品版权纠纷向来屡见不鲜,被侵权者采用法律手段捍卫正当权益耗时耗力。一幅艺术品如何在创造之初输入不可篡改的数字身份、如何在加工过程中明确材质与生产背景、如何在交易过程中记录流转信息,从而使艺术品的知识产权得以“确权、确价、确信”?面对曾被称为文化艺术领域的行业痛点,现为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科技文化委员会副秘书长的李斌,勇立时代潮头,依托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科技委员会,借助数字技...

    97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揭阳玉都遇冬:玉石与铺租现断崖下跌[图文]
    揭阳玉都遇冬:玉石与铺租现断崖下跌[图文]

    16日,阳美路中段的百分玉器广场的柜台场面冷清。在百分玉器广场的商铺,许多门店前空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作者:谭林“现在在揭阳阳美入货,我们终于有上帝的感觉了”,这是许多近期在揭阳玉都阳美玉器市场买翡翠玉石的人员的共识。揭阳阳美玉器市场在这一年多来,这个被誉为“玉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冷”,10多平方米商铺租价从巅峰的五六千元跌至1000多元还无人问津,不少商家今年以来的 经营额急剧下降了...

    1571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季涛:十年来明清瓷器拍卖的投资回报
    季涛:十年来明清瓷器拍卖的投资回报

    近段时间,笔者将当代中国书画、近现代书画、现代艺术以及当代艺术市场的十年投资回报率做了一些数据统计与分析,从中也许可以管中窥豹般一览艺术市场近些年的走势。古代瓷器,尤其明清瓷器在艺术市场上占据着不小的比重,民间的瓷器收藏群体更是十分的庞大。近些年,内地瓷器拍卖市场一反以往不温不火的状态,在拍品品质、数量和价格上都有所抬升。本文尝试选择一些瓷器拍卖的案例,以观察十年以来瓷器市场投资回报的状况。方式依...

    49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张择端画树有这些“不合理”的地方[图文]
    张择端画树有这些“不合理”的地方[图文]

    ◎田玉彬大美中国画国宝名画《清明上河图》系列解读之二上一期第一次介绍《清明上河图》,我们郑重地公布了全卷所画人数的统计结果。这一期,我就带读者开始《清明上河图》“深度游”。首先,作为“导游”,我要介绍一下“旅游地”的概况:《清明上河图》画的是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从郊区到城内的情况。它不是画汴京的全景,而是选择了一条主线,从郊区的一个小桥出发,走一段路,到汴河码头,路就绕河走...

    188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曹喜蛙:文人画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前身[图文]
    曹喜蛙:文人画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前身[图文]

    齐白石 青蛙 图片来自网上当代艺术的现代策源地无疑来自西方,这毋庸置疑,也不用讨论,但中国当代艺术要发展肯定需要寻找自己的前身,至于这个前身是肉体的躯壳还是精神的灵魂显然还需要讨论。实际上这个讨论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当代艺术的中国化问题,如果中国当代艺术没有中国化那就依然很虚弱,一定会经不起大风大浪的考验,风一吹所谓中国当代艺术就会无影无踪,不管现在多么火爆,也等于没有存在过。中国当代艺术寻找...

    78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关奇:溪山诗画  本色演绎[图文]
    关奇:溪山诗画 本色演绎[图文]

    画家关奇在2008年春的一次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上,看到关奇的青绿山水画作品“碧嶂秋云”获了银奖。是一幅很精道的青绿山水画作品。展览会上与其交流,他来自安徽。他话语不多,言辞憨厚且诚恳,为了画画他来到北京,追寻着新的梦想。他伸手给我看指头上起了茧包。可想他是一个很勤奋的画家。“你的 画 有 个性,很明显,要坚持下去多画创作,多画写生,领悟自然美的真谛,才能多出作品出好作品,我们都是这样走出来的画家...

    83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一名藏壶家与紫砂壶里的万千佳话[图文]
    一名藏壶家与紫砂壶里的万千佳话[图文]

    藏壶家的藏品记者 张苑自1994年因为一桩生意偶路过宜兴,花二三十元搜得寻常紫砂壶一只,一晃二十载,王季成与紫砂壶渐成知音,1500多把器型各异、别具特色的名品紫砂壶早已摆满家中的四个大木柜,只明清两代的老壶就有300多只,其中不乏明时制壶大师时大彬的作品及宫廷御用壶,以至不久前,央视《生财有道》栏目寻到他的门下,做了一期节目,为全国人民准备了一场藏品级紫砂壶大观。藏壶家的藏品前几日慕名而往...

    112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夜光杯 迎春图[图文]
    夜光杯 迎春图[图文]

    钱瘦铁天赋极高,“书”“画”“篆刻”堪称三绝。图|瘦铁先生治印他曾被誉为“江南三铁”之一,在金石精神、笔墨谱系及从艺形态上,不仅得吴昌硕的真传,而且独具建树。他性格耿直,特别侠义,常常为人打抱不平,有时伤及自身,他写有一首题梅花的诗:“百卉迎春露一斑,此君偏许傲清寒。时人欲识君来处,冰雪精神玉肺肝。”正可以作为自身的写照。他就是海派书画金石家钱瘦铁。钱瘦铁(1897~1967)名崖,一字叔崖,...

    62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借古开今的陈云积墨焦墨简笔山水画艺术[图文]
    借古开今的陈云积墨焦墨简笔山水画艺术[图文]

    陈云作品陈云,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州画院专职画家、一级美术师、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州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陈云作品左庄伟我们考量一位当代中国画家的艺术成就,主要看他能否在缜密而完善的中国传统绘画脉络中,仍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理念、艺术语言与审美理想图式,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传统,建树起自己鲜明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中国美术家协...

    115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李流芳与晚明江南佛教事业[图文]
    李流芳与晚明江南佛教事业[图文]

    近日,上海文史专家顾景炎生前所藏明代李流芳等六人《重修九品观弥陀殿等募缘疏合卷》在2019年朵云轩艺术品春拍上以高价落槌,引发社会多方关注。这件传世合卷上的文章皆为募修当时的嘉定南翔白鹤寺建筑而撰,作者除李流芳外,还有嘉定徐兆曦(礼部尚书徐学谟之子)、张鸿磐、徐时勉、云间朱国盛、平湖倪长圩,均为晚明时期的江南士人,其中以李流芳声名最盛。李流芳画像李流芳(1575—1629),字茂宰,一字长蘅,号...

    1813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这帮流氓美术家 我就是看不惯[图文]
    这帮流氓美术家 我就是看不惯[图文]

    《双燕》1、看不惯 “美协”和“画院”吴冠中以亲身经历细数美协、画院、文联、作协等各种艺术家组织的“协会弊端”。他在接受采访时,就曾提出“取消画院,取消美协”,“美协是个衙门,文联也是这样。谁都来管文艺,结果文艺上不去!”“国际上很少有这样养的。我亲戚的孩子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他参加美国举办的一个英语考试,其中有一道试题:国家应该养画家吗?这道题真是发人深省。美国并不供养画家,法国也只是给一些贫...

    107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增长的压抑[图文]
    增长的压抑[图文]

    长野重一摄影作品《五点的上班族》《五点的上班族》是一帧超有名的摄影作品,是所有战后出版的日本摄影史的必收之作。背景是皇居的石壁,巨大的黑石质感粗粝,有种威压感;胶片下方四分之一处是一群人的半身胸像,男性西装整饬,女性则是典型的昭和中期OL打扮;画面中央偏左立着一块“三菱本馆”的木牌,提示着摄影的方位。作品所表现的,是1960年的东京——都心部高...

    82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