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伟,男,1971年生,江苏宜兴人,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实训基地全手工制壶辅导老师,北京手工艺术协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艺术协会会员。1993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2013年参加宜兴市手工制陶大赛获二等奖,2015年参加宜兴市首届“景舟杯”制壶大赛获金奖。在2016年“中国书画名家•陶艺家跨界交流活动”中,与王平、姚新峰、常欣、尹舒拉等书画名家合作,完成紫砂作品多件。
称心如意
牛盖莲子(书画:姚新峰,陶刻:郑存琳)
启蒙于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徐元明先生,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先生,紫砂造型基本功全面、扎实,艺术领悟力强,作品创新意识浓,做人壶品佳。潜心研习紫砂光素器、花器20余年,兼治筋紋器,追求形似神似、韵味丰足的艺术效果,创新作品常从文化因子、人文内涵等方面考量,许多作品较好地体现了君子之义、君子之思、君子之格。多年的创作,形成了个人鲜明的风格,又受徐秀棠大师的指点,技艺不断长进,作品屡获大奖。壶有形,得体大度,飘逸灵动;壶赋神,以德载物,品行高尚,只有神形兼备,方为艺术珍品。技良、艺美、德厚、品高,便是他不懈追求的目标。徐秀棠大师既是他的业务指导,又是他的引路人。铭记大师教诲,常思自身德艺修炼,以求做一个被人认可、认同的人。
三脚仿古(绘画:常欣,陶刻:郑存琳)
石瓢
四方(绘画:王平,陶刻:周伯其)
近年来,在陶艺制作过程中,注意了将实践进行及时总结和展示,取得了丰硕的业绩:论文《简述<丰硕壶>的心性气韵》发表于2015年12期《陶瓷科学与艺术》,论文《浅谈紫砂<顺六方壶>的工作和创作》发表于2015年12期《佛山陶瓷》;作品《事事顺心壶》2014年10月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作品《含香》2015年12月荣获2015年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冬季工艺美术精品展“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作品《高利壶》《春归壶》《逐》先后被无锡市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永久收藏。
在紫砂寻梦历程中,严伟孜孜以求,坚守传统,认为紫砂工艺自发端以来,经数百年沧桑变迁,精工锤炼,历代艺人的奇思妙想,精心雕琢,至今已成艺术奇葩,自立于工艺美术之林,其深厚的文化涵养将滋润着我们以至永远。放弃传统或者有意标新立异,所谓追求与时俱进的创新,实则是对紫砂艺术本质的背弃。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的今天,重提赓续传统、根植传统显得尤为重要。
鱼化龙(宜兴市首届“景舟杯”制壶大赛金奖)
例如,紫砂壶的经典壶型一种《鱼化龙壶》,也叫《龙壶》、《鱼龙壶》、《鱼龙戏浪壶》,蕴涵飞黄腾达、平步青云的入世理想。据史料记载,明末紫砂艺人陈仲美制作过《龙戏海涛壶》,但未有实物流传下来。继邵大亨、黄玉麟、俞国良后,近代紫砂名家范大生,现当代紫砂名家朱可心、汪寅仙、何道洪、惠祥云等都制作过精美的《鱼化龙壶》,使这一经典壶型得以延续和发展。严伟反复对这一壶型进行了研究,制作了多款《鱼化龙壶》,最终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添加了自己对这款壶型的人文内涵和艺术本质的理解,形成了有严伟自我印记的新版
《鱼化龙壶》,并在2015年10月参加了由宜兴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景舟杯”制壶大赛,通过3天的现场制作角逐,一举获得金奖。
一叶知秋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年轻的严伟紫砂寻梦之旅才刚刚开始,因其扎实的各器型制作水平、敦厚大气的为人处事风格,慕名而来的有志于紫砂艺术传承的从业人员纷纷拜他为师,迄今也授徒近200人,许多学子在宜兴市手工制陶大赛中同台竞技、切磋提高,分金摘银,捷报频传,竟有20余人,此举更是提升了学徒们作品的市场知晓率和美誉度,教学相长,作为课徒授艺的紫砂艺术传承人,对于他也是一种技艺的进步、人格的升华。他知道,这也许是更好、更有效的传承紫砂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严伟个人照
传承是为了更好地创作出有生命有思想有内涵的作品,创新则是为了更全面健康科学的传承和发展。在设计实践和工艺实践上不断探索,刻苦钻研,从未停顿,严伟一件件辩证处理传承与创新的作品《寻梅》《美云》《老树蕴春》等便是当代紫砂艺术更好的时代发展印记。我们期待着,孜孜以求的紫砂寻梦者严伟能够梦想成真,其紫砂艺术的水准、品位能够更上一层楼!(霁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