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艺术品走出去没那么简单[图文]

时间 : 03-28 投稿人 : 乐儿 点击 :

艺术品走出去没那么简单 | 美术常识清雍正 斗彩八仙图盘

在美国经济持续复苏、美元的强势回归及亚洲避险资金流入的情况下,美国的艺术品市场在2016年表现不俗。相比之下,在政策的支持与鼓励下,我国艺术品“走出去”蔚然成风。那么,我国艺术品“走出去”现状如何?文化艺术品市场想要真正“走出去”还存在哪些瓶颈?

艺术品“走出去”蔚然成风

《TEFAF 2017艺术品市场报告》显示,尽管全球经济和政治形势具有不确定性,但2016年的艺术品市场仍稳健复苏,日渐繁荣。2016年,全球艺术品市场的销售额超过450亿美元,欧美洲仍是重要的洲际市场。

面对具有明显增幅和巨大销售利润的艺术品市场,如何将中国的艺术品带入国际艺术品爱好者和收藏者的视野,在增加艺术品海外销售量的同时,带动中国文化艺术品“走出去”,已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文化艺术品“走出去”有哪些途径?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魏鹏举表示,一般来说有三种主要形式:一是产品的对外销售,实现国际拍卖;二是以中国艺术为主题的国际艺术品展会;三是艺术授权“走出去”,即艺术品IP“走出去”,如国际上具有中国艺术元素的服装等。

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认为,除了通过展览外,艺术项目、对话交流以及媒体传播等途径也可以让海外了解到中国艺术。

“外国人买中国人的艺术品通过拍卖形式完成的为数较少,更多的是通过一级市场画廊作为主要的交易渠道。当然,排除部分高端艺术拍卖,少部分也通过线上电商进行交易。” 艺术品在线拍卖平台“大咖拍卖”创始人、资深艺术市场从业者张皓说。

文化贸易一直是我国国际贸易的短板。近年来,为促进我国文化产品走出国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出口的优惠政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文化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提高,艺术品“走出去”悄然成风。

艺术品“走出去”存在掣肘

虽然如今全球形势对于艺术品“走出去”一片利好,国内的政策鼓励和支持也使艺术品“走出去”前景光明,但是,不容否认,我国艺术品“走出去”仍然存在诸多困境,认清问题、解决问题是推动文化艺术品输出的关键。

“在文化艺术品外销和与国外的交流中,如何化被动为主动是我们需要克服的困难。”高鹏说。他认为,我国如今有能力举办大型博览会的中介服务机构和在国际艺术品交易中提供专业物流、法律、金融等配套服务的机构还不成熟,因此,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才能更好地向国际推介我国的艺术家和文化艺术品。同时,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方面的支持,才能更好地将分散的艺术品和艺术家聚合在一起。除此之外,如何提高外国人的购买热情也是十分重要的。

张皓针对目前我国艺术品“走出去”存在的困境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艺术品的关税政策极大地制约了文化艺术品向海外发展的步伐。国外文化艺术品“走进来”和国内的文化艺术品“走出去”都受到关税和增值税的影响。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得到改善,那么,我国的文化艺术品市场、文化艺术品大国的发展脚步和艺术品“走出去”都将受到很大影响。

而在张皓看来,文化的认知障碍和文化认同感才是艺术品输出的重要障碍。他表示,艺术品输出要先打好文化牌,承载在文化中间的中国艺术品才能更新引入,而不会被国际资本和推手炒作和推广。

魏鹏举认为,“走出去”不单纯做展览展示,如何通过文化艺术品“走出去”,通过大型博览会和拍卖,将中国艺术品带入国际主流视野,实现中国文化艺术品的价值、艺术理念,从而影响国际市场才是关键。文化艺术品“走出去”并非是简单的文化出口贸易,而是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与国际影响力紧密联系的方式之一。

艺术品“走出去”未来趋势

中国艺术品产业不仅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文化新经济发展的酵母产业。尽管如今文化艺术品市场“走出去”看似仍存在诸多问题,短时间内发展尚不明朗,但将眼光放长远来看,未来的文化艺术品输出的前景将是一片光明。

张皓认为,未来文化艺术品对外拍卖,应不仅承载部分高端、优质的文化艺术品和文化商品,而且也应有更多中端艺术品可以成批量流出。如今,众多大拍卖行在香港设立分部,不仅因为香港零关税的大好环境,还因为文化艺术品“走出去”逐渐得到重视和快速发展。同时,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方式进行传播将是未来文化艺术品走出国门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何达到艺术品贸易的‘出入’平衡十分重要。同时,在对外推广文化艺术品的同时,将我国艺术流派、代表性的艺术家、中国式的审美带到全世界,且影响全世界,成为国际美学话语体系的重要部分任重道远。其实,艺术品‘走出去’可以真正带动价值观走出去。当然,艺术品‘走出去’的前景也会是一片大好的。”魏鹏举说。

相关文章

  • 颜真卿年:说不完的颜真卿[图文]
    颜真卿年:说不完的颜真卿[图文]

    专业的读者可以从原作中看出“纸墨相发”的质感。书法作品虽然是一种“平面艺术”,但并非没有质感——纸本身的质感、纸墨接触时的质感等,这些都无法通过平面的印刷来呈现。现场观看原作时的一些出其不意的角度是再高清晰度的印刷品也无法复制的,也往往是我们从书法作品的原作中发现问题的关键。对于书坛来说,2019年无疑是“颜真卿年”。2018年底江苏人民出版社引进翻译的美国汉学家倪雅梅(AmyM...

    151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秋风”四起 画廊冷清[图文]
    “秋风”四起 画廊冷清[图文]

    处暑节气之后,天气渐渐凉了,走在798艺术区,随处可见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商铺,画廊散落其中,不复从前的热闹。许多从业者都表示,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本来就势单力薄的画廊业,所受冲击着实不小。画廊从业者要如何面对这秋风四起的萧瑟境况?这场贸易战,让我们提前进入了寒冬自上世纪90年代初,经营当代艺术品的画廊开始在中国市场落地生根,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然在艺术市场中扮演起重要的角色。位于798...

    94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村上春树 毕加索 马蒂斯..作家、艺术家与他们的猫[图文]
    村上春树 毕加索 马蒂斯..作家、艺术家与他们的猫[图文]

    猫已经成为人类最喜爱的动物。看它静静蹲在我们身边,温软的身体和眼神呼应着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就足以疏解在工作、社交中积聚的焦虑和压力。对于作家和艺术家来说,它们还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提供安静的陪伴,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作者/艾莉森·纳斯塔西摘编/张进1、作家与他们的猫 欧内斯特·海明威欧内斯特·海明威恐怕是最著名的作家猫奴了,照片中他正和他的猫咪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rist...

    73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天使般的艺术投资人[图文]
    天使般的艺术投资人[图文]

    夏庞蒂埃夫人和她的孩子们(油画) 雷诺阿印象派作为承前启后的画派在19世纪登上历史舞台,它的发展离不开当时法国的社会背景。1870年法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相对安稳的国内环境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同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地提高了法国普通大众的经济实力。1880年,好斗的女权主义者胡伯丁·奥克拉特在法国首次发动了女性选举权运动,女性地位得到了提高。这些因素促使巴黎成为当时欧洲的中心,中产阶...

    90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品读安格尔的《泉》:完美的女神[图文]
    品读安格尔的《泉》:完美的女神[图文]

    品读安格尔的《泉》雷家林安格尔的女神造像是充满戏剧性的,非生活中的真实,而是艺术家心中美丽的梦影,是他的女神,他的美丽的梦境,画此幅女神的原意,其实是安格尔按西方画人的套路,画一幅新的维纳斯,以确立其在画史上的地位,不同的是安格尔知道不能陈陈相因,得画出新意来,这样才会超越,才会出众,或者是其晚年有结束性的创作,与早年的众多温馨女体相比,一个完美的女神就够了,画出一个经典来,造出世间没有的女...

    52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快来围观:一元纸币能让你成为暴发户吗[图文]
    快来围观:一元纸币能让你成为暴发户吗[图文]

    当下这个时代谈论收藏的人越来越多,子正君认为收藏无外乎考验人们两种能力,一是眼光,一是眼力。眼光这个问题说起来很简单,无非就是收藏的这个东西日后会不会升值,但细化开来就又很复杂,因为人毕竟没有长着前后眼,对于许多年之后的事情我们一无所知。这就要求我们在收藏时注意知识积累和一些历史资料的收集,从规律当中找到收藏的脉络,进而对自己收藏的物件加以判断。眼力就是技术问题了,最起码你得知道什么是真的,...

    1444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福鼠迎春:袁连华祝全国人民新春快乐[图文]
    福鼠迎春:袁连华祝全国人民新春快乐[图文]

    艺术简介袁连华,1959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王镛、张仁芝、李行简、许继庄、王玉等教授。现为燕山书画院副院长、北京国际水墨联盟艺术部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石化美术家协会会员。艺术成就:国画山水作品《山叶红时》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术家、书法家、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华北地区第二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绘画一等奖。国画花鸟作品《恋歌》获中国美术家协...

    24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2018艺术市场的七大疑问[图文]
    2018艺术市场的七大疑问[图文]

    2018年,对于珍贵拍品的疯狂追逐仍会继续上演近期,一组统计数据让我们重新回顾2017年的艺术市场:全球范围内,以人民币为单位计算,共有42件拍品超亿元成交,其中也包括3件在中国境内拍卖的珠宝。这态势的出现是建立在市场信心回升基础上的,但表象之下,中国艺术市场仍然有其纷繁复杂的一面。2018年的艺术市场令人期待,但仍有七个问题萦绕在我们心头。哪些板块会脱离低谷?如果珍贵藏品被猛烈地追逐,必定会...

    37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简说书家林中阳[图文]
    简说书家林中阳[图文]

    林中阳作品在我的印象中,甘陇人是很不平凡的。“秦家”是从这块贫瘠而丰腴的土地上走出来的。“李唐”的远祖,似乎也从这儿发祥。岁月悠悠到了二十一世纪末叶,甘陇又出了一位书法家——林中阳。林中阳挟着一支笔来到了长安。于是,长安的书法队伍里多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林中阳固执地坚守着传统美德中的二个字——忠孝。他忠诚于养育自己的这块华夏土地。忠诚于他痴爱的书法艺术喝推举自己的朋友。他孝于给了自己...

    33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赏析[图文]
    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赏析[图文]

    清康熙窑豇豆红釉锥花团龙纹太白尊《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楷书款底径:13cm这件造型优美奇特的康熙文房佳品,是我在2010年纽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购得,底书青花三行六字年号款。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是非常著名的官窑名品,应该是康熙十九年始烧的第一批官窑瓷器中的创新作品。它奇特而隽秀的造型,应该是出自当时供奉内廷的刑部主事刘源的精心设计,因酷似唐代酒仙诗人李白的酒坛而得名。面世即得到了朝野内外的喜爱,并有...

    186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十五载春华秋实栽得漆坛芳华满园[图文]
    十五载春华秋实栽得漆坛芳华满园[图文]

    陈金华 大地飞歌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独立画种的中国现代漆画艺术,经历了从漆艺到纯艺,从立体到平面,从物质到精神漫长的语言转换过程。这当中经历了数代漆画人的努力,逐渐实现了成为一门独立画种的华丽转身。至此,漆画艺术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艺术元素和组成部分,奠定其既能代表悠久厚重的古代中国艺术风范,又能代表当代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画种。进入新世纪的2001年,在中国文联和中国美...

    198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进博会里的中国当代艺术 吴为山赵无极徐冰亮相[图文]
    进博会里的中国当代艺术 吴为山赵无极徐冰亮相[图文]

    吴为山《孔子问道》 铸铜童雁汝南徐冰 《回到轮辋河边》 纸本水墨仇德树《天下》 设色纸本赵无极《300176》 油画艺术陈设是会场空间的灵魂。良好的空间氛围是一种无形的外交推力,既能在文化上塑造大国形象,又能在会议期间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增进文化认同感,为国家外交活动赢得公共空间,在向世界展示艺术水准的同时,也显现文化外交的软实力。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于11月5日至10...

    191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鸡年纪念币遇冷 鸡币竟有近亿躺银行?[图文]
    鸡年纪念币遇冷 鸡币竟有近亿躺银行?[图文]

    鸡年纪念币二次发行于2月28号正式截止,根据央行的结果,二次发行共兑换出去6666万枚,兑换进度68.5%,剩余9938万枚。相比去年发行猴年纪念币时,那深夜预约、排队兑换的场景,今年鸡年纪念币则要冷淡得多。2017年贺岁普通纪念币的设计图案根据雄鸡身体结构、羽毛生长方向等,巧妙地加入中国传统剪纸元素和装饰效果,设计简洁、大方。工艺方面,贺岁币采用双色铜合金、数字化薄浮雕制作技术,还有隐形图文、微...

    182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时振华:“画”说建希[图文]
    时振华:“画”说建希[图文]

    “画”说建希文/时振华 中国画的学习和传承有着不同的路径。新中国成立以来,尊苏联的西画教学模式为“正统”,过了学院派几代人的强化训练,在艺术造型和艺术观念上,已让传承千年的意象造型的中国,面目全非,体无完肤,进退两难——既望“洋”兴叹,又去“中”日远。想回归纯粹,谈何容易。只是“笔墨”一关,就把百万大军挡在了门外。然而,中国画如同其母体中国文化一样,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和顽强的生命力,总有有识...

    92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从《花气薰人帖》 看黄庭坚与苏轼的笔墨心情[图文]
    从《花气薰人帖》 看黄庭坚与苏轼的笔墨心情[图文]

    花气薰人帖(局部) 黄庭坚《花气薰人帖》是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的一件书法小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内容为一首28个字的小诗,意兴淋漓。老朋友王晋卿数次写诗给黄庭坚,他都没有及时答和,于是王晋卿通过频频送花来催促,想以此提醒黄大诗人。以诗歌作为媒介进行文学上的切磋,是古代文人们进行交往的方式——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方式,人们通过唱和、酬答来表达对风景、历史、事件、人物等的看法,或者记录当时...

    956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