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赵孟頫:没见到他的字媚 却爱上他画的马肥[图文]

时间 : 04-01 投稿人 : 元元 点击 :

赵孟頫:没见到他的字媚 却爱上他画的马肥 | 艺术评论赵孟頫的《浴马图》

知道赵孟頫是因为他的字,知道他的字却是因为告诫,三十多年前,有人告诉我赵字不可学,因为其字间有媚态,据说媚态源于他的“侍元”。宋代皇室子弟做了元人的官,似乎名节有损,按理应该学八大山人,画一张翻白眼的鱼。我一直很警惕,警惕自己因为喜欢而跟着媚了。世事难料,许多年后我还是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赵字,从《胆巴碑》到《洛神赋》一路跟着,直到近年,喜欢上那种随兴书写的状态,移情别恋上王宠,雪松道人的字才告一段落。事实上,阅读与临写赵孟頫的字,并未让我增加半分媚惑之气,在赵字的影响下,我渐渐地明白了书法美学的根本,懂得了书法与写字之间的辩证。

雪松老师不仅字好,他的画也很有味道,今天我们单说马,说说赵马的来龙去脉。赵马之前有韩马,唐人韩幹的马。韩幹的马据说是赵马的艺术线索之一,这个有《饮马图卷》为证,同时,在韩幹的《照夜白》与《神骏图》中我们可以轻松地找到赵马的视觉依据,临摹与创新似乎是中国绘画传承的依据所在。

赵孟頫:没见到他的字媚 却爱上他画的马肥 | 艺术评论韩幹的《神骏图》

将韩幹的《神骏图》与赵孟頫的《浴马图》作一横向比较,这二件作品是源自于同一题材——浴马,韩幹的神骏图讲述一个东晋高僧爱马的故事,画中的马踏浪而行,马上坐一披发童子,挽袖着内衫,手执棒状毛刷,似从水中洗马而归。杜甫曾点赞韩马云:“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干唯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神骏图》在视觉上用笔极为精练,所绘马匹体形精准,比例匀称,在结构处加入了些许的渲染,这样的处理赵画中也有,只是多了许多的马,而多出的马却与赵雪松所处的时代相关连。

赵孟頫:没见到他的字媚 却爱上他画的马肥 | 艺术评论《浴马图》局部

关于时代我们稍后再说,这里我们只从技术层面分析,《浴马图》展示的是浴马休整的场景。雪松老师的马亦是画肉不见骨,依然加入了些许渲染,只是赵马更加肥的精神抖擞,斑斓毛色似乎也很踞傲。这样的勾勒与渲染甚至可以追溯至李公麟时代。在用色上,同样采用了石绿色来渲染山石,这类相同的敷色方法,也让二幅画有了共同的视觉气氛。二幅画唯一不同的地方是水的画法,韩幹的水在北宋似乎更多些,到元时便简化了许多。

赵孟頫:没见到他的字媚 却爱上他画的马肥 | 艺术评论胡人与马却是江南风光

现在我们说时代,赵孟頫虽为皇家子弟,却是离权力中心极远的子弟,书上说在宋时只是小官,改朝换代后,皇室子弟不仅沒被追究,反而被忽必烈尊为博学多才的汉人,应邀入京官拜兵部郎中,这一点很奇怪,前朝皇家后裔,名闻天下的文人,却被聘为军职。只能有一个认定,这个职位是军中的闲职,元人以闲职养闻人先例很多,有钱有闲的雪松老师在这个状态下写字画画似乎很安逸,当然他留下的作品也就比较多。《浴马图》的视觉也很时代,貌似江南河塘丘陵,被一帮人放马浴马,这个场景只有元代才会出现,蒙古人特别爱马,想想他们游牧民族的背景就不难理解。

赵孟頫:没见到他的字媚 却爱上他画的马肥 | 艺术评论宋韵传承 绘画/杨建勇

纵观画史,赵孟頫的马画声卓著且广受珍视,因为这,致使后世画成的马都钤以赵雪松,钤完印的画通常都会加上伪款,以便信誓旦旦。据汉学家高居翰说赵孟頫这类作品传世很少,这个似乎很麻烦。好在传承有序,不至于会假,不然,真正是无话可说了。

相关文章

  • 260岁了!关于大英博物馆你(可能)不知道的19件事[图文]
    260岁了!关于大英博物馆你(可能)不知道的19件事[图文]

    大英博物馆大中庭(Great Court)位于博物馆中心,于2000年12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大英博物馆全景©Foster+Partners(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福斯特建筑事务所重新设计)自1759年大英博物馆第一次向公众敞开它的大门以来,便向全世界所有的“好学求知者”免费开放。不久前,它刚刚度过自己260岁的生日!大英博物馆官方公布的一组数字,勾勒了其260年的发展之路——3.5亿人次参观量、...

    188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评央美实验艺术系:伪前卫主义者的自嘲[图文]
    评央美实验艺术系:伪前卫主义者的自嘲[图文]

    央美实验艺术系学生作品郭赟中央美术学院的实验艺术系客观地说有值得称许之处,至少作为传统型艺术院校在艺术语言上有寻求突破的意愿而不至于一成不变地固步自封下去。但实验艺术系对于前卫艺术的狭隘理解以及中央美院的体制背景依然使得该系徒有虚名,并且也不太可能有所作为。这从实验艺术系系主任吕胜中先生操盘的“匠气”展览中便可见一斑,展览给出的阐释文本见出吕胜中先生作为保守主义者的本质...

    140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党旗飘飘”七一专辑:耿孟刚水墨人物作品[图文]
    “党旗飘飘”七一专辑:耿孟刚水墨人物作品[图文]

    艺 术 简 历耿孟刚,生于1953年,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研究员、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国韵文华书画院特聘画家、中国传统艺术鉴定评估委员会艺术家学部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84—2014年作品参加了第六届、第九届全国美展,第二届中国体育美展,第三届、第四届全国漫画大展,首届世界华人美术届获铜奖、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世界华人大会—香港大型艺术展”均获国际金奖,纪念鲁...

    95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读夏回:诗性的水墨表达 [图文]
    读夏回:诗性的水墨表达 [图文]

    《江南风物志-2》夏回耐读。我读画有时会不由自主地在内心把画作的枝干背景部分统统驱除,只留下主体,将其置于迷茫寥廓的虚无之中,看它是不是手足无措局促不安,能不能舒展自适元气沛然。我喜欢的作品总是禁得起这样的考验,不惧怕那种不怀好意的折磨。耐读,首先是能够耐得挑剔推敲,然后才是耐得一咏三叹。如同夏回。《花卉图册-3》夏回耐读在于他的丰富——丰富的笔墨意趣,丰富的生命体验。读夏回的作品就像观摩一...

    158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当代国画艺术大家王陇花[图文]
    当代国画艺术大家王陇花[图文]

    人文大秦岭、写意终南山系列长卷是著名画家王陇花先生近期精心打造的国画巨作,关于《终南山》长卷创作概念内涵与表现意识形态之模式的基本理论构成,本文作者以终南山、太平峪、观音山为例,进行深入浅出的抛悉。首先进入作者眼帘的是客观实况:翠竹掩映于杂树之间,奇松逶迤於青石雪岩之旁,碧泉远岫清澈见底,青石五颜六色粒粒可辨,且悠然安静地沉睡沐浴在水底,任凭游鱼青蛙穿来爬去。而这种和谐幽静之相,是作者意识之中最基...

    81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南开大学[图文]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南开大学[图文]

    一、校史沿革南开大学是周恩来总理的母校,1919年由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严范孙创办于天津,并首开北方私立高校男女同校之先河。1937年,天津沦陷,南开大学南迁至湖南长沙,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成临时大学,后迁至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三校回归,南开大学得以重建,张伯苓任校长。其实,南开大学的历史最早要从1904年算起。从1904至1905年,南开校名分别是私立中学堂、私立敬业...

    86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瑞雪辞旧岁·暖阳迎新春:高杰祝全国人民新春快乐[图文]
    瑞雪辞旧岁·暖阳迎新春:高杰祝全国人民新春快乐[图文]

    【艺术简历】高杰,男,1955年出生于天津,1977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5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课程美术学研究生班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高级访问学者班”。天津工艺美院国画系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腕底江山意象新,茫茫丘壑有诗魂——记著名山水画家高杰最近,在祖国首都北京,天津山水画家高杰先生引起了当今画界的一直关注,好评如潮。《中国画典》、《岁月有痕》、《艺术与...

    914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国家一级书法家李建宏的艺术人生[图文]
    国家一级书法家李建宏的艺术人生[图文]

    李建宏,国家一级书法家,男,汉族,1966年5月出生,师从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周慧珺、王德荣,从中国书画函大毕业,作品曾多次入围国展并获金奖。创作的《道德经》书画长卷获得世界纪录认证,并永久展示在道文化区正山门内鼓楼东侧。专职书法家、篆刻家、诗人。李建宏现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国书法家协会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同仁书画研究院常务院长,一带一路委员会专职书画家、中国古莘印社社长、中国洽川书画院常务院长...

    1838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从汉画像砖石上窥探汉代嗜酒之风[图文]
    从汉画像砖石上窥探汉代嗜酒之风[图文]

    汉代嗜酒之风尤盛,这不仅见诸史料记载,两汉墓葬出土的各式随葬酒器及部分酒类沉渣,皆可印证此观点。但“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欲得见汉人热衷酒事的各般细节,还属画中形象最直观、生动。汉画像砖、石作为汉代艺术的典型代表,其上所饰图像反映了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汉人尚酒,因而酒事题材的作品自必不可少。汉画像砖主要分布在河南、四川二省;画像石则集中分布在山东、苏北一带,河南南部,陕北、晋西北地区和四...

    68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技不厌精 思不厌新——关于王峰先生其人其画[图文]
    技不厌精 思不厌新——关于王峰先生其人其画[图文]

    王峰又名王淦永,号古风,安徽太和县人。现居北京。现为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美协安徽美协会员,国家画院黄格胜工作室画家。08年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高研班,师承黄格胜先生 (当代著名山水画家、中国美协副主席)。2012年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首届“赵孟頫奖”全国书法作品展,2009年入展第三届: “中国书法家协会“兰亭奖尧山杯”新人新作展2011年《山居图》入选中国国家画院师生优秀作品展并获...

    179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战争阴霾下 贾科梅蒂的艺术成为生存的壮观赞美诗[图文]
    战争阴霾下 贾科梅蒂的艺术成为生存的壮观赞美诗[图文]

    对于雕塑家贾科梅蒂,除了他艺术的本身之外,很多人津津乐道于他与法国哲学家萨特、热内,以及剧作家贝克特惺惺相惜。当我们抛开贾科梅蒂“朋友圈”的光环,走进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正在举行“贾科梅蒂回顾展”,发现改变贾科梅蒂艺术的不只是朋友,还有战争——是战争让一个作品带有暴力意味的一个超现实主义者,看到自己的“良心”。贾科梅蒂,威尼斯女人,1957当展览参观到一半,我像被突如其来的某种情绪击中,冷静思考像...

    76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2016伦敦艺博会凸显市场信心 绝大多数画廊表示乐观[图文]
    2016伦敦艺博会凸显市场信心 绝大多数画廊表示乐观[图文]

    2016年1月20日到24日,第28届伦敦艺术博览会在伊斯灵顿的商业设计中心举办,从目前主办方公布的参展画廊更多细节可以看出,购藏艺术品的人正在增多,画廊与国际藏家之间的交易也有涨幅,进一步呈现出了人们对于2016年艺术品市场的信心。根据伦敦艺博会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53家受访参展画廊中有44%的画廊认为2016年艺术市场的情况会变好,41%的受访画廊觉得会继续保持2015年的常态,其余15%...

    123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印象派画家为什么会对浮世绘如此感兴趣?[图文]
    印象派画家为什么会对浮世绘如此感兴趣?[图文]

    梵高在《唐吉老爷》的背景中置入了大量的浮世绘临摹作品印象派和浮世绘之间的关系现在已经被很多人津津乐道,莫奈让自己的夫人穿上和服绘制出《穿和服的卡米尔》,他甚至在自己的花园里搭建起了浮世绘画中的日本桥。梵高大量临摹浮世绘作品,他著名的《星月夜》显然吸收了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的绘画语言及特点。塞尚的《圣维克多山》借鉴了浮世绘画家对山的描绘,这些案例很多很多。印象派是油画,追求色彩光影的变化,...

    175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古董买到手可以反悔吗[图文]
    古董买到手可以反悔吗[图文]

    提起古董交易,有人第一印象想起的,不是谁在交易中得到了一件“传家宝”式的宝物,而是一件件悲惨的“上当”事件。远的不提,2016年在佛山南海,一位市民就买回一屋子“古董”,花费1300万元人民币,最后被鉴定为全是现代仿品,而这些仿品交易单上,刺眼地写着“不退不换”。而知名电视节目主持人陈某古董诈骗案,检察机关公布的诈骗金额高达5000余万元人民币。陈某在辩诉中,也提及古董交易中“不退不换”的“行规...

    496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古人爱橘 藏于书画之中[图文]
    古人爱橘 藏于书画之中[图文]

    橘,也称“桔”,无论取其偏旁或是谐音,都可使人联想到“吉”,往往有“大吉(桔)大利”之意,恰是古往今来秋冬应季的吉祥节礼。古人爱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有借橘托物言志的典故:诸如我们早已熟知的“晏子使楚”中有关橘树栽在淮南就是橘,而栽在淮北却变成了枳的“南橘北枳”的故事;或是真正将“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推至高峰的屈原的《橘颂》,通过对橘树俊逸动人的外在美的描写,转入对橘树内在精神的热情...

    81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