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艺术展热了 艺术评论却为何刷不出存在感[图文]

时间 : 04-21 投稿人 : 晁儿 点击 :

如今的艺术生态缠绕着太多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艺术界本身对作品去芜存菁的运作机制有时运转不灵。知性与批判性的艺术探讨常常因为某些艺术家、画廊、艺术机构的利益渗透而被边缘化。与此同时,艺术圈里很多时候对于艺术作品的评论,或限于浅层的介绍性文字,或杜撰一套谁也看不懂的话语“阐释”体系,更多的是关于作品是什么,或者可能是什么。

在学界看来,艺术评论应该是伴随艺术创作发展的,甚至推动、导引艺术创作的发展。艺术家和观众真正需要的艺术评论,是能够指出艺术家看不到的那一面,是在回答好或不好之余,能够对作品提出建议,为观众提供合适的欣赏路径。振聋发聩的艺术评论甚至足以影响艺术史走向。

艺术展热了 艺术评论却为何刷不出存在感 | 艺术百科

为观展而排起长队,为精彩的展品而耐心等候,正成为时下越来越多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之一。艺术展览热了,但是真正引领观众的艺术评论却显得缺位。当下能够针对艺术本身作出有质量、有见解的分析、评论还不多——即便在艺术圈内,有一些所谓的评论,因为受商业利益制约,其权威与严肃性也受到人们的质疑。而普通艺术爱好者参与艺术评论的也屈指可数,远不如影评、书评那般热闹活跃。

“尬吹”与“阐释”削弱了艺术评论的价值判断

近年来艺术评论价值评判的弱化,与这样两种倾向不无关联——一是被市场操控、被红包绑架的“尬吹”,一是以“阐释”代“批评”的不痛不痒。这是前段时间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主办的第六届国际艺术评论奖系列活动中,多位知名艺术家、艺术评论人、策展人不约而同揭示的现象。

如今的艺术生态缠绕着太多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艺术界本身对作品去芜存菁的运作机制有时运转不灵。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关于艺术家展览或作品的好评刊登在媒体上,这位艺术家在艺术界的发展就有可能会发生转机。因此知性与批判性的艺术探讨常常因为某些艺术家、画廊、艺术机构的利益渗透而被边缘化。因为不想树敌或是失去撰稿的机会,很多艺评人不愿意发声批评作品。艺术家与艺评人的关系也变得暧昧起来。艺术家办了新的展览,常常花钱请好些艺评人为自己的展览撰写吹捧的软文,并将其收入展览图录,有时这些文章甚至未经艺术家本人过目。

与此同时,艺术圈里很多时候对于艺术作品的评论,或限于浅层的介绍性文字,或杜撰一套谁也看不懂的话语“阐释”体系,更多的是关于作品是什么,或者可能是什么。作品越贫乏,阐释越玄,甚至为了忽悠,扯上一堆云遮雾罩的哲学概念,编造出一套不说“人话”的评论话语,诚如去年刷屏朋友圈的那份被人戳破的“当代艺术编瞎话速成指南”。而事实上,这样的阐释是苍白的,于大众而言没什么说服力。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直言:“强悍的阐释者,根本不需要艺术家,也不需要艺术家的作品。给他们一块砖头,就可以进行淋漓尽致的阐释了。他们能够把稻草说成黄金,把乌鸦说成天鹅,但是这样的阐释者我们艺术家真的不需要。”

与创作对等的评论,应该为观众和艺术家提供向上的“引力”

在学界看来,艺术评论应该是伴随艺术创作发展的,甚至推动、导引艺术创作的发展。

邱志杰认为,艺术家和观众真正需要的艺术评论,是能够指出艺术家看不到的那一面,是在回答好或不好之余,能够对作品提出建议,为观众提供合适的欣赏路径,“这样的艺术评论,才能让艺术家们‘大开脑洞’,帮助他们进步”。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马琳进一步告诉记者,振聋发聩的艺术评论足以影响艺术史走向。她举例道,批评家的推波助澜,就曾让现代艺术被艺术圈乃至公众接受,让塞尚从原来“一个永远完成不了一幅画的笨蛋”被尊称为“现代绘画之父”。1910年代,英国着名批评家罗杰·弗莱先后策划了两次后印象派展览,“后印象派”这个名称也是罗杰·弗莱命名的。

当时,英国公众认为展出的作品完全动摇了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传统绘画——写实艺术的基础,对展览进行各方面的攻击。弗莱被迫对展览进行辩护。他为两届后印象派展览所写的如《后印象派画家》《格拉夫顿画廊之一》《后印象派画家之二》《一则关于后印象派的附论》等辩护文章日后都成了批评史上的经典文献。展览举办后不到10年间,当初被斥为“垃圾”的画作几乎全部进了国家美术馆,成了人们热爱和讨论的对象。

今天,国内无论艺术创作还是艺术展览都蓬勃正兴,艺术评论的未来可以说分外值得期待,有望产生一批与艺术创作、展示对等的艺术评论作品。匹兹堡大学艺术史教授、艺术评论家高名潞指出:“哪个艺术家、哪个艺术展览真正触动你,让你不得不发声?我觉得艺术评论家应该具有这样一种责任,写真正感受到的东西。”在他看来,有感而发的艺术评论才能建设起属于我们自己的艺术评论体系,对此,他坦言“更愿意强调实践问题,各种各样现成的成熟教条都可以抛开”。策展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则提到,艺术评论最大的作用在于为大众提供引导作用——“总有一些东西是相对有价值或者相对缺乏价值的,总有一些人在引导整个评判标准的方向,而艺术评论最大的价值就在这里。”

相关文章

  • 当代艺术创作何以屡遭质疑 利益背后是否有净土[图文]
    当代艺术创作何以屡遭质疑 利益背后是否有净土[图文]

    、上世纪80年代“思想性和创造性摆在西方大师面前毫不逊色”的中国当代艺术,曾凭借高质量的艺术作品赢得了世人的尊重。但在当代多元的文化背景下,艺术家尽管获得了充分的创作自由,作品却没有获得业界认可,许多艺术家的画作一直处于争议的中心,褒贬不一。近日,浙江大学教授、艺术史评论家河清更是推出《“当代艺术”:世纪骗术》一书,观点鲜明地直指“当代艺术”就是世纪骗术,由此掀起了一场关于“当代艺术”在当下生存...

    1278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篆书书法家张景泰:崇古中破古[图文]
    篆书书法家张景泰:崇古中破古[图文]

    书法家张景泰书画圈网闫春玉 屈菲菲报道篆书古朴劲健、端正柔美。在追崇行草快意潇洒的现今,张景泰的篆书繁简大小、一任自然,在书法的世界中无疑开辟了一方返璞归真的古朴世界。张景泰,1971年2月生于陕西周至,字悟真,斋号:博容斋,别署林泉草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高研班学员、陕西省书协会员、陕西省慈善书画研究会研究员、周至县书协副主席。【山水云烟-诗情画意】-四尺横幅-68...

    161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德艺双馨】——著名画家吴秋华作品欣赏[图文]
    【德艺双馨】——著名画家吴秋华作品欣赏[图文]

    【艺术简历】吴秋华,福建省福州市人,1980年进福州市美术馆,1993年-2000年任福州市美术馆美术室主任,并担任福州市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助理,同时担任福州业余美术学校和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福州分校教务主任,2000年调入福州画院,福州画院特聘画师,工会主席,《中国艺术博览》编委会顾问,西安亮宝楼中国书画名家联谊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海峡吴氏总会书画院画师。《比翼双飞》1...

    146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这一年︱2019年博物馆展览:了不起,但还不够伟大[图文]
    这一年︱2019年博物馆展览:了不起,但还不够伟大[图文]

    什么是博物馆?这一“灵魂”发问,使得2019年几乎可以算作是博物馆学史上最为焦虑的一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沿用多年的博物馆定义被普遍认为已经过时,新的定义又难以顺利通过,突然之间,一直以来被我们观看和反思的博物馆丧失了它清晰的轮廓。但与此同时,“博物馆里过大年”“国潮文创”“夜场常态化”“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社区博物馆”“高校博物馆”“博物馆游学”“品牌合作展”“回归文物”等头条热词,几乎全面覆盖了包...

    21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水墨丹青呼唤市场活力
    水墨丹青呼唤市场活力

    潘天寿 鹰石山花图 182.3x141.8cm 2015年嘉德春季拍卖,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秉承一以贯之的遴选策略,汇集了逾880帧现当代名家的佳作。其中不乏市场难得一见的博物馆级 巨制,以及多个来源可靠首度面世的家族珍藏,亦囊括多个特别策划的精彩专题,将分列六大专场拍卖:《大观——中国书画精品之夜·近现代》,《中国近现代书 画》,《一角小楼画语温...

    165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从传统版画到欧洲铜版 看东西方艺术的交汇逻辑[图文]
    从传统版画到欧洲铜版 看东西方艺术的交汇逻辑[图文]

    论坛嘉宾观看展览当代艺术张大千印象派水墨行为艺术“融合的视界——亚欧经典版画展”于6月26日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明清民间木版画、日本浮世绘,以及丢勒、伦勃朗、戈雅等欧洲铜版、石版画的原版展示出东西方艺术交汇的逻辑。展览前夕,由上海美术学院主办的“融合的视界:亚欧经典版画展国际论坛”从多个角度讲述东西方艺术背后文化的交融,从中可以找到文化交流的轨迹以及促进世界文化发展的脉络。...

    99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刘玉来:国画画品简述[图文]
    刘玉来:国画画品简述[图文]

    刘玉来作品中国画特别讲求品格,传统上将画品分为五大类:庙堂气、书卷气、山林气、江湖气、市井气。分类的原因与所画内容没多大关系,与所画风格关系密切。我们知道,画家众多,他们各自的社会地位不同,自然思想意识也就有所差别。无论你画什么,艺术品的情调就是画家的思想意识和艺术观的折射。而你的家庭环境,你的朋友圈,你的社会地位形成的世界观念,都会通过你的作品反应出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国画中的五大...

    54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寅虎纳财 鸿虎齐天——著名画家蔡智[图文]
    寅虎纳财 鸿虎齐天——著名画家蔡智[图文]

    蔡智艺术简历广西艺术学院教授(国家二级)中国画学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广西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协理事“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广西国画作品展”国家画院主办“广西是个好地方—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全国政协主办主持国家艺术基金“南方地域特色中国花鸟画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参加文化部、中国美协、国家画院、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等...

    153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漫谈古代文人与赏石[图文]
    漫谈古代文人与赏石[图文]

    宋 赵佶 听琴图轴(局部)借“百仞一拳、千里一瞬”之缩景来寄托林泉之意,起源并不算晚。甚至有学者认为汉代“山型砚”已是山石盆景的发端。而有力的实证从人间一直延伸到了地下,建于公元706年的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墓甬道两旁的壁画,赫然可见有侍女手托树石盆景的场面。说明在1300多年前,赏石已纳入人们的视野,并进入到贵族的日常生活之中。而在唐代阎立本的《职贡图》中,那些奇巧的峰石和盆景更被列为贡品,说明雅...

    22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欧阳询书法少有争议缘于法度[图文]
    欧阳询书法少有争议缘于法度[图文]

    雨石临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雨石临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研读《中国书法批评史》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欧阳询是位少有争议的书法家。姜夔《续书谱》云:“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乃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一句话,把唐人否了。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一本书,把传承一千多年的帖学否了。唐以后的一千多年中,虽名家辈出,然莫衷一是。特别是碑帖之争,至今未休!这就叫做文艺批评,文艺批评推动文艺进步。再说欧阳询,唐太宗李...

    121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上海财经大学[图文]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上海财经大学[图文]

    一、校史沿革坐落于东海之滨的上海财经大学,历史悠久。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是上海财经大学的源头。1932年,学校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1950年,学校改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1985年9月19日,该校正式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为学校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她有着“企业家的摇篮”、“经济师的摇篮”、“会计师的摇篮”等美誉。二、校名赏析老一辈无...

    659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乌利希克眼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图文]
    乌利希克眼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图文]

    乌利·希克坐在艺术家所雕塑的“乌利”旁瑞士人乌里·希克的名字与中国当代艺术紧紧捆绑在一起,其收藏中国艺术数量之多,意义之远堪称全球之最。作为世界级收藏家,乌利·希克博士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中国当代艺术收藏体系,30多年间伴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不断发展无疑成为了目前最重要和庞大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而他于1997年创立的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也成为最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评选。希克一直以其多元的身份...

    109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中西美学完美融合 画家藏渊的抽象绘画世界[图文]
    中西美学完美融合 画家藏渊的抽象绘画世界[图文]

    法国巴黎为蓬勃发展的艺术中心,它孕育培养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以及19世纪的印象派、野兽派,巴黎推动艺术、文化、社会各层面的革新,也成为世界各地艺术家向往接受激荡、薰陶的艺文圣地。从上个世纪之初中国人就开始远涉重洋来到巴黎学习艺术。因此法国也造就着一批又一批优秀中国艺术家。从上世纪第一批留法的中国艺术家至今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从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和潘玉良等艺术家,到上世纪四...

    85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夜间办公室》影射的职场女性[图文]
    《夜间办公室》影射的职场女性[图文]

    Edward Hopper,Office at Night, 1940. Collection Walker Art Center, Minneapolis; Gift of the T. B. Walker Foundation, Gilbert M. Walker Fund, 1948“《夜间办公室》这幅画可能是在乘坐纽约市的地铁时获得的灵感,而那些对办公室内景的匆匆瞥见,也在我的脑海中留...

    88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真伪与信用:你敢在艺术品电商买东西吗[图文]
    真伪与信用:你敢在艺术品电商买东西吗[图文]

    艺术品电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浪收藏配图艺术市场研究中心(AMRC)(原标题:中国艺术品电商运营中的问题——真伪与信用)文/刘然来源:艺术市场研究中心(AMRC)信用问题一直是网络交易当中受人诟病的重点问题,艺术品市场的真伪纷争多年来也屡见不鲜。由于买卖双方隔着虚无缥缈的网络,消费者往往只能通过艺术品图像来判断,由于上文所述虚拟图像所带来的种种不便,给消费者的判断带来的很大干扰。这使得消费...

    199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