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用作品传递理念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瓜瓜 点击 :

“童年记忆放大了,整个世界就变小了。”这是荷兰艺术家、“大黄鸭”设计师弗洛伦泰因·霍夫曼透过艺术品所传播的价值。他说,世界上的水是我们共同的大浴缸,橡皮鸭遨游不同水域,联结世界上的我们。北京的“我们”,同样铭记心中的“欢乐之旅”。

“这是件关乎欢乐、幸福、童年的艺术品。它的面前,处处是面带笑容的人群,很开心地尝试各种角度拍照,我想他们也在回望童年、思考生命吧。”霍夫曼日前接受采访说。

“大黄鸭”为北京增添乐趣和幽默

作为今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主宾城市阿姆斯特丹的“设计去荷兰”系列展示,一只高18米、由200多片橡胶拼接成的“大黄鸭”自9月26日起在颐和园展出一个月。

它先遭遇了各种本土鸭“抢风头”,后经历了霾的“雾里看花”,也曾因呼啸的大风而“泄气”,还领略了著名烤鸭店的“热情编排”。26日,是“大黄鸭”在北京的最后一个周末,各地游客来颐和园看它,依旧摩肩接踵,其中不乏海外粉丝。

在中国古典皇家园林颐和园的昆明湖东堤,介于廓如亭和万寿山之间的湖面上,霍夫曼的“大黄鸭”与镌刻清朝乾隆皇帝篆体铭文的“铜牛”相对,远处是彰显中国园林建筑精髓的“十七孔桥”和“石狮”。

铜牛铸造于18世纪中叶,意为“降服洪水”“祥福百姓”;“大黄鸭”从西方一路走来,扮演唤起童年记忆的“治愈系大玩具”。

面对古老国度的新邻居,年轻的“大黄鸭”心里会想什么?阿姆斯特丹市市长埃伯哈德·范德拉恩在“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这简直是完美的相遇,源远流长的东方园林艺术和前卫流行的西方艺术,彼此映衬着对方,也成就着对方。

艺术家用作品传递理念与信仰

颐和园的鸭迷中,有佩戴纪念胸章的年迈夫妇,感叹与“大黄鸭”跨越中西的缘分;也有出生在山里的农村人,尽管儿时没有澡盆,小黄鸭作为玩具,却也燃起美好的童年记忆;还有来自德国的游客,不停地摆着亲吻姿势拍照,惊喜于跟“大黄鸭”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居然在中国。

“从某种意义上,大黄鸭将地球上的陌生朋友相连。许多人日常穷于交流,在这巨大的公共艺术品前,你们遇见陌生的彼此,大黄鸭带来的欢笑也令颐和园变得不同。”霍夫曼说。

2007年首次出游至今,霍夫曼的“大黄鸭”游历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德国纽伦堡、日本大阪、英国伦敦、澳大利亚悉尼、中国香港等13个城市。

霍夫曼向记者透露,结束北京展示后,将带“大黄鸭”去中国台湾,在高雄和基隆停留。“我还计划带它去非洲,让足迹覆盖更多的大陆,结识不同种族的朋友。”他说。

“大黄鸭所到之处无不受到追捧,但其实,我并不关注和介意这些。”霍夫曼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充气“大黄鸭”是个内部空空的大物件,仅此而已。

“艺术家需要透过作品传递理念和信仰,而不是追求艺术品如何受欢迎。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大黄鸭在地球上每一站旅行所构成的那个‘整体足迹’,它把陌生人联结在一起,给大家静下心来回忆的契机,分享彼此的欢乐,也思考交流的重要。”霍夫曼说。

在霍夫曼看来,北京也可以成为阿姆斯特丹那样的“设计之都”,北京国际设计周激发了更多年轻人投身设计,它也传播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供人们大开眼界。

“实际上任何城市都有条件在设计领域自成风格。”霍夫曼说。

相关文章

  • 野口勇:雕塑是空间的艺术[图文]
    野口勇:雕塑是空间的艺术[图文]

    什么是雕塑?第一,关于雕塑的主题。今天的雕塑主题与生命无关,不管是现实主义的还是意象的。答:让我们做的雕塑能够针对今天的问题,要使雕塑的形充满科学的、微观的和宇宙的意义,充满使生命从梦想到人类的志向、挫折、承受和成果的讴歌。第二,由于经常不是由艺术家亲自完成的,所以作品反映不出作者通过物质与空间的手段对作品的驾驭,因此也就从根本上说那不算真正的雕塑。答:我们必须通晓塑造与成型的当代方式方...

    1077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许江:写作是未竟之事[图文]
    许江:写作是未竟之事[图文]

    许江我出身的家庭可以称是教师之家。我父母一生都在教室岗位上辗转,虽生涯波折,颠沛流离,却始终诲人不倦。大约三岁的时候,我已经会背唐诗百首。那时有客人来,常拉我当场测试。幼年的强记与模仿,总是父母脸上的光彩。但和许多少年一样,我对这类读书并无多少兴趣,唐诗百首很快忘却,读书的习惯也未养成。直至我11岁那年,正值“文革”大批斗时期。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发现家里正被红卫兵查抄。...

    86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宣德青花双龙杯端庄大气 龙头双目圆睁披发上扬[图文]
    宣德青花双龙杯端庄大气 龙头双目圆睁披发上扬[图文]

    龙,在我们民族文化里占有显赫的地位,它象征着威严、强大、正气、祥瑞。它的形象最初表现于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雕艺术品,原始、抽象、精美绝伦。到了商代,无名艺术大师创作的玉卷尾龙之类,则较为具象地刻画了龙的形貌与神态,至春秋战国及两汉,在我国辉煌的古玉艺术中,龙的形象已得到完备的塑造。瓷器上有龙的出现,大抵已到隋唐,以简练的堆塑手法表现,极具观赏价值。元代首创青花瓷,所绘图案除鱼藻花...

    126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西安当代艺术概述[图文]
    西安当代艺术概述[图文]

    彭德中国当代艺术追踪欧美现代和后现代艺术,备受非议。超越欧美当下形态的普世艺术和相对独立的中式当代艺术,尽管不少批评家都在呼吁,但还不成气候。所谓中式当代艺术,概指带有中国问题和中国文脉的前卫艺术,同跨国跨文化的普世艺术有着内在联系。西安地区特别适合造就中式当代艺术。这片统领中国文明八百年的土地,有着开拓中式当代艺术的典型背景,包括体现文明进程的历史遗存,彰显农业文明的民俗,影响儒释道思想和塑...

    58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赵卫东:绘画的意义无关当代[图文]
    赵卫东:绘画的意义无关当代[图文]

    《生命的果实》系列之一123cm×76cm纸本水溶铅2012年版画经验受益匪浅商报:1992年从中央美院壁画系毕业后,您在1998年又回到美院读版画系的研究生,当时再次选择回到美院学习出于怎样的考虑?赵卫东:本科毕业后,我认为自己画的不错,但画了几年后发现涉及到独立创作时,画面和绘画语言还存在很多问题,非常渴望能有所突破。那时,自己周围已经有一些比较观念的艺术形式出现,但还没到今...

    36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张增丽:春思感怀[图文]
    张增丽:春思感怀[图文]

    画家张增丽一直以来就很喜欢以自然为题材作画,这里的自然题材,指的不是写实的日常风物景观,而是一种心灵深处的印象,是在对天地万物进行联想后,运用笔墨与色彩去理解和诠释的巨大与绝小,宏观与微观,这样的画面往往能让观者感觉到画面中的自然,虽不熟悉,但仿佛亘古有之。“天清地宁,万物化育”是我们东方圣人从遥远的时空里发出的合于自然的大善境界之祥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110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公共艺术更需要艺术家善于随机应变[图文]
    公共艺术更需要艺术家善于随机应变[图文]

    上海大黄鸭◆林明杰记得有一次在欧洲接连周游了两、三个大型的新潮艺术盛会,然后走在马路上见到垃圾堆都觉得是装置艺术。上海街头刚刚竖起的一件用无数“小黄鸭”沾覆的大型雕塑“大鸭梨”,被路人剥得光了下半身。这样的“非礼”事件,被方翔先生看成了“行为艺术”,大概也是因为他在艺术圈呆得时间多了些造成的。...

    51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向京:只有专注才会成就你[图文]
    向京:只有专注才会成就你[图文]

    雕塑家向京红火了很多年,她似乎也成为了女性艺术家的代表,一个时常能被提到的名字。而我们所知道的向京也与“女性”这个词息息相关,因为她的作品本身塑造了很多大胆的女性艺术形象。因为这样,她成为“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获奖艺术家之一。最近,向京又与丈夫瞿广慈在上海当代艺术馆联袂举办了一个“双个展”,展览的名字叫“这个世界会...

    190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吴为山:以忧患为生命底色[图文]
    吴为山:以忧患为生命底色[图文]

    翻阅吴为山的雕塑作品集,其间,最令我怦然心动、血涌神驰的,乃是一尊《独立苍茫——齐白石》。图片上,齐白石的颈项、身躯被拉长又拉长,拔高又拔高,乍一看,似宇宙洪荒孑遗的巨木化石,又似“天欲堕,赖以柱其间”的独秀峰。材质为泥,视之却如山骨,崚嶒,峥嵘,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目光叩处,锵然作青铜声。这是齐白石吗?齐白石哪能有这般颀伟?若依头部和躯干的比...

    134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雕塑家潘鹤:不为有钱人创作要做给大家看[图文]
    雕塑家潘鹤:不为有钱人创作要做给大家看[图文]

    “康梁及丘逢甲雕塑”揭幕仪式举行著名雕塑大师潘鹤接受本报专访本报讯(记者林洪浩实习生文倩通讯员朱海靖)昨日上午,由广州市越秀区宣传部主办、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共鸣杂志社(万木草堂读书会)承办的“万木争荣文德相传——康梁及丘逢甲雕塑揭幕仪式”在万木草堂举行。广州市副市长王东、市文广新局局长陆志强、市政协科教文卫主任李哲夫、越秀区...

    4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花鸟怡情 燕京欲笑[图文]
    花鸟怡情 燕京欲笑[图文]

    本文作者何金良与萧玉芝先生(右)合影萧玉芝先生是娄师白大师众多弟子中极具悟性,又勤奋,功力深厚,个性鲜明的一位女画家。之所以称其为先生,是因其精湛的艺术造诣、高尚的人格情操,其巾帼不让须眉的的画风气韵,正可谓是“德艺双馨”,可为人师,故称之为“先生”。萧玉芝,字欲笑,号青山玉人,1945年生于北京。现任国际美术家总会主席等及诸多头衔于一身的中国花...

    166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公共艺术如何“过冬”[图文]
    公共艺术如何“过冬”[图文]

    没有人会怀疑剧院、美术馆、音乐厅、博物馆存在的必要性。它们是一座城市必须提供的重要文化服务之一。但棘手的问题是,很多人依然不把公共雕塑当回事。其实那也是城市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欧洲各国政府纷纷削减预算,公共艺术的前路显得愈发渺茫。殷卡·绍尼巴尔(YinkaShonibare)作品,《瓶中的纳尔逊战舰》相信任何一位伦敦的访客都不会错过特拉法加广场。广场位于城市的正中心,一边是...

    97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公共艺术,如何更贴近公众[图文]
    公共艺术,如何更贴近公众[图文]

    3月19日,广西南宁的首幅公共地面3D彩绘《荷塘月色》创作完成。尽管公共艺术在我国已有相当一段时间的发展历史,但对于大多数公众来说,对于公共艺术的认知,起源于北京奥运会。奥运期间,无论是鸟巢、水立方、机场第三航站楼等建筑设计,还是奥林匹克公园内以“奔向未来”为主题的大型景观设计,或是北京奥运地铁支线体现出的城市公共交通中的艺术设计理念,都让公众对公共艺术有了直观的感受。...

    166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写生自然山水间[图文]
    写生自然山水间[图文]

    沈菊隐沧浪系吾情女性绘画在明清时期就引人注意。清代汤漱玉、汪远孙夫妇的《玉台画史》、《玉台画史别录》就辑录了迄清为止历代能画女子约200多人。就苏州人来说可引以自豪的是可以在这些女性画家中检出一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如文徵明的玄孙女文淑,仇英之女仇珠以及钱谦益的夫人柳如是等。那些深居闺阁的女子以闲适散淡的心情去从事绘画,表达了其存在的几许价值。而现代生活中却又涌现出许多女性画家,由于历史的进步和女性...

    74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苏坚:祛魅威尼斯[图文]
    苏坚:祛魅威尼斯[图文]

    现在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平行展、外围展什么的——这样的话题,相信很多人已觉有点不合时宜了——除非某一届、某个人、某一件证实做得真的好。是的,人们如此的心态成熟,确实因就“时宜”,仅就专业范畴本身,比如:近几届的表现及热议,一方面谁都知道决定权如果仅仅落到官方主导、某一策...

    63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