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什么是优秀的策展人?[图文]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可可 点击 :

什么是优秀的策展人? | 美术资料

2013亚洲策展人论坛案例展现场

如今,到美术馆看展览已经成为大众休闲的一种方式。当人们穿梭在各色展览之中时,是否想过,一个美术展是怎样诞生的?从展览策划到展品呈现,会有哪些幕后故事?在这其中,往往被一再提及的策展人又充当着怎样的角色?

日前,由广东美术馆和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首届“亚洲美术策展人论坛”在广东美术馆举行。来自亚洲各国美术馆、艺术机构及部分欧美著名艺术博物馆的近80位馆长及资深策展人就亚洲艺术发展问题展开对话。

什么是优秀的策展人? | 美术资料

2013亚洲策展人论坛平行展之:未来屋——室内健身能源计划

美术展缺乏“亚洲意识”

随着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亚洲问题”正在超越地域而成为全球性话题。亚洲艺术的过去、现在、将来,亚洲美术馆人如何探求“大国际”视野下的本土策展意识,今后亚洲各美术馆之间的合作,都成为焦点。

近20年来,亚洲各国的当代艺术展呈现一派蓬勃生机,尤其是“双年展”、“三年展”,仿佛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数量甚至已达全球总量的1/2。据悉,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17个部门中,亚洲艺术部已然成为该馆第二大部门,可见近年来亚洲特别是中国艺术的飞速发展。

然而,繁荣的背后,亚洲艺术发展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不少与会嘉宾都意识到,在“全球化”意识的冲击下,各国艺术都出现了同质化倾向。雷同的主题、相似的艺术作品,在亚洲各地的双年展和三年展中屡屡上演。“从历届亚洲艺术展和各美术馆的展览中不难发现,亚洲意识一直被忽视。”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主任张晴说。“这些展览不但可以在中国、日本、印度看到,而且它们的面目与欧美是完全相同的。可以说,缺乏亚洲意识是亚洲艺术目前的共同问题。”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也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亚洲在哪里?”与会人士发出了追问。张晴分析认为,由于“亚洲”的概念是在近代被西方人强行植入的,亚洲人艺术自觉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过去亚洲的艺术家总是忙于应对复杂的国内问题,而对彼此之间的发展状况几乎从不关注。随着全球化,亚洲艺术家和策展人也开始对共同面对的问题作出思考。”

那么,应该如何强化“亚洲意识”呢?罗一平建议说:“对外,亚洲美术馆应推出国际性、学术性和当代性的品牌展览,并提出自己的艺术理念和价值主张;对内应立足本土,加强对区域文化的研究传承和对当下社会的关注及艺术表现。但这些都依托于美术馆的文化自觉和对藏品的长期研究。”

策展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策展人”作为一种职业,最早起源于欧洲。17世纪后,私人博物馆开始向公众开放,博物馆经常按时代或主题组织一些专题艺术展览或陈列,于是出现了早期的美术馆“策展人”。在中国,“策展人”的概念一般认为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逐渐形成的。但即便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也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策展人。2000年举办的上海双年展,应当算作是策展人“首秀”。

张晴就是这个“吃螃蟹的人”。“没有策展人,美术馆就是被动的展览馆,有什么展什么。有了策展人则完全不同了,比如说我要请你吃饭,我会思考是在家做点还是去饭店。”张晴把一个好的策展人比喻为导演,要有思想,需要经过长期的工作历练来吸收经验。

近十几年来,策展人这一身份在艺术界得到很大认同,与近年来中国艺术市场的火热程度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是基于艺术馆、拍卖行、画廊等诸多艺术机构的需要。

“前十几年,美术馆大幅缩水,有的地方仅靠出租场地维持,甚至有的都租给卖服装的了。从几年前开始,投资艺术的人大幅增长,艺术创造也就有所增长,对于艺术空间的需求就变大了。所以,现在全国各地,不管民营的、国营的,美术馆都在增加。”湖北美术馆副馆长冀少峰说,这是美术馆泡沫化,是一个假象。

之所以称之为泡沫,是因为在冀少峰这些专业策展人看来,真正的美术馆内部系统应当是一个知识生产系统和传播系统。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策展人孙志新也表示,西方意义上的博物馆本质上就是个教育机构,“策展人”的职能因此应当包括三种:收藏、策展、出版。中国如今的策展人仍主要集中在“策展”这一部分,对其另外两个重要功能的拓展远远不够,“一个美术馆,并不是简简单单把画挂在那里”。

美术展飞速发展,大学教学科目却缺位和脱节,这让策展人素质良莠不齐在所难免。张晴认为,应该用呵护的心态来看待策展人的队伍建设,给其逐渐成熟的时间和空间。张晴说,2012年开办过策展人培训班,课程包括艺术史方面的学术训练和资深策展人带来的实践案例,还有政策法规学习,可以使学员基本不犯错,但“怎样才能把菜烧得好吃”,还得修行靠个人。“策展人是拥有学术能力、协调能力、运作能力的综合人才,不仅仅是在做学问,而且要能去‘打仗’”。

相关文章

  • 泰特美术馆里的“维基艺术” 预示艺术新趋势(组图)
    泰特美术馆里的“维基艺术” 预示艺术新趋势(组图)

    什么是“维基艺术”?简单解释下什么是“维基艺术”,被亚历山大·孟璐(AlexandraMunroe)博士称为“网络模式”艺术。这个概念来自于美国2007年的经济学著作《维基经济学》,书中提到了“维基经济学是一门对等生产的科学和艺术”这一论述。而针对这一全新艺术形式的预言,早在凯文.凯利...

    192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自画像的对话[图文]
    自画像的对话[图文]

    李宝华《自画像》上世纪80年代末,我怀着憧憬,只身飞越大洋,开始了澳大利亚之旅。初到悉尼,由于职业关系,第一件事便是参观当地最大的新南威尔士美术馆,刚进美术馆就被大厅正中央其中一幅巨幅布瑞德·怀特雷的《画室里的自画像》所震撼。在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画家已经脱胎于他早年深受培根、霍克尼和马蒂斯画风影响的痕迹,作品比前辈们更富于流畅和音乐感,充斥着荒诞与不羁,灵魂随着色彩在画布上跳...

    118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艺术可以救赎灵魂吗?——艺术经理人访谈[图文]
    艺术可以救赎灵魂吗?——艺术经理人访谈[图文]

    太和艺术空间董事长贾廷峰先生荣登《艺术经理人》2012年9月刊杂志封面人物艺术经理人:从您的身世得知您是书香门第,从小受父亲的艺术熏陶,您做了如此多的行业,是什么吸引您走上艺术这条路,又是什么吸引您一走就走了20多年?贾:记得我小时候,每年过春节父亲总是写同样内容的春联贴在门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多少年不换,我刚记事时,经常看到父亲白天被批斗,夜里用旧报纸在昏暗的灯光下练毛笔字。现在我...

    92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从华西村“故宫”看当代大众审美[图文]
    从华西村“故宫”看当代大众审美[图文]

    图来自网络华西村抓住政策机遇,在多年艰苦创业之后走上了富裕的道路,2009年,华西村凭借所创造的多项全国之最和世界之最,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誉为“中国第一村”,从此闻名遐迩。今年11月28日,华西村花费巨资在村博物馆中以1比1原样复制了故宫的代表性建筑——太和殿、乾清宫、东华门、角楼和红墙等,引来各界的惊叹、质疑或非议,又一次吸引了国人的眼球。俗...

    167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记清代三代供奉宫廷的绘画世家[图文]
    记清代三代供奉宫廷的绘画世家[图文]

    设色绢本《平定乌什战图》张廷彦作台湾故宫博物院藏三代供奉宫廷的绘画世家——清代扬州宫廷画家张震、张为邦、张廷彦扬州人张震于康熙、雍正时在宫廷中供职,张震之子张为邦于雍正时进入宫廷,成为供奉画家。张为邦在宫中作画延续至乾隆时,又推荐他的儿子张廷彦奉宫廷入画院,成为三代供奉宫廷的绘画世家。设色绢本《岁朝图》张为邦作故宫博物院藏据清代周道所著的《读画辑略》记载:&ld...

    90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莫言故乡民俗:扑灰年画中国一绝 茂腔婉转[图文]
    莫言故乡民俗:扑灰年画中国一绝 茂腔婉转[图文]

    图片来自网络“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莫言提到山东,自然就会想到齐鲁文化,提到潍坊,自然就会想到风筝。现在,提到莫言,自然就会想到山东潍坊的高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在老家高密第一时间接受采访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

    135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李健亚:赵无极执画笔去天堂[图文]
    李健亚:赵无极执画笔去天堂[图文]

    赵无极世界抽象派艺术大师、法籍华裔著名画家赵无极将在天堂中继续其东西方绘画的创想。4月9日下午,赵无极因病医治无效在其瑞士沃州的家中逝世,享年92岁。而昨日,赵无极的母校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为杭州艺专)在举行的85周年校庆馆藏展中,为赵无极的画作献上了鲜花,以进行特殊的纪念活动。与此同时,记者从中国美院前院长肖峰处了解到,赵无极遗愿之一是希望在杭州建立一座纪念馆。赵无极的身后事,包括遗产等问题将...

    26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艺术考量:废物装置作品用行动质疑环境问题[图文]
    艺术考量:废物装置作品用行动质疑环境问题[图文]

    这件名为《山色》的大型装置在高楼林立的陆家嘴显得有些突兀,但它就是以这样的姿态直指向每个人:你为环保帮倒忙了吗?梁依云文姜锡祥摄这个星期,上海饱受大范围雾霾天气的折磨,市民出门都不得不全副武装,这污染从何而来?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艺术解决不了,但却能给出最现实的艺术考量,正如不久前出现在陆家嘴的一件旧电脑制作的装置作品就向人们发问:废旧电脑去哪儿了?它们是否也成了“环境杀手&r...

    80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邵大箴:艺术革新与多元格局[图文]
    邵大箴:艺术革新与多元格局[图文]

    邵大箴中国历史在1978年揭开了新的一页,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开始摆脱“左”的思潮的阴影,向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方向前进。中国美术的面貌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1979年~2009年这30年,国家确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人民的物质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这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的繁荣和美...

    77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施杰荣:笔墨为书画书画如其人[图文]
    施杰荣:笔墨为书画书画如其人[图文]

    施杰荣书画作品施杰荣,号般若堂主、莲花居士。1957年生,湖南浏阳人氏。供职于株洲市天元区政府。现为株洲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株洲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省直书法协会研究员,天元诗社副社长。美术作品曾发表于《文艺报》、《湖南日报》,入选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捐助西部失学儿童基金会”,入选湖南省宗教书法作品展,入选株洲、贵阳等六市联展。书法作品曾入选文化部第八届“...

    116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黄永玉的“江湖”情怀[图文]
    黄永玉的“江湖”情怀[图文]

    黄永玉黄永玉老人是个“奇人”,这个“奇人”实在是不太好定位,掰着指头数,他的头衔就有好几个,诸如,艺术家、画家、版画家、漫画家、雕塑家、诗人、散文家,而耄耋之年的他,又突然写起了小说,且是构架宏伟的自传体长篇——《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小说写了好几年,已有几十万字了,但杀青却遥遥无期,因为到现在才写到他小学毕业的时候,对此...

    126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比利安娜:艺术可以改变世界[图文]
    比利安娜:艺术可以改变世界[图文]

    比利安娜与比利安娜谈话时,总能感觉到她的活力和对艺术的热情,这位美丽的塞尔维亚姑娘其实内心有着异于常人的执着。2000年,她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毕业,获得奖学金赴华东师范大学学习对外汉语专业,课程结束后,她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硕士,美术史专业。她的父母曾经反对过她选择艺术史专业,但比利安娜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了学习,在中国一待就是十年,如今,她已经成为一名生活、工作于上海,活跃于国际的独立...

    171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刘玉来:以丑为美的仕女画风追溯[图文]
    刘玉来:以丑为美的仕女画风追溯[图文]

    在美术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形式的作品,美术作品即包括实用又包括审美,这两点的比重在不同作品中肯定不同。如果说美术作品的意义主要在于其思想性,那么这样说也不免有些偏颇,因为许多美术作品主要在于形式美的展现。思想性指什么?应该说是反映社会与社会相挂结,这也应该是画家的责任。为此如果画家不具有体察社会的能力和不具有与社会对话的能力的话,他的作品就会与社会主流疏离。不过历来对作品的实际评价的低昂却并不完...

    131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陈丹青:我们处于一个可以接受负面信息的时代[图文]
    陈丹青:我们处于一个可以接受负面信息的时代[图文]

    关于美:只要是好的我都喜欢中国青年报:你在《荒废集》里写到惊艳美女范冰冰;在《谈话的泥沼》中,有一篇《时尚与模特》,也写到了模特的美。你对美的观察和感受很独特,尤其是对女性。也有人称你是“中年版韩寒、知识版王朔、美术版崔健”。陈丹青:我对俊男也会“审美”啊,画画的,好色嘛。其实遇见漂亮女子,男人都会多看两眼吧。中国青年报:你曾说,你的上海基因...

    155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抽象水墨的可能性[图文]
    抽象水墨的可能性[图文]

    图片资料千百年来,水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渗透在中国传统经典艺术的各个方面。犹如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一样,笔墨书写几乎成为世世代代中国人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与生命状态。即便在计算机逐渐取代书写的现代化变迁中,笔墨渐渐淡出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然而笔墨依然是中国艺术家们汲取养分,立足传统的根本源头。在当代艺术空前多元化与国际化的发展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及东方美学经典的继承、挖掘与创新始终是中国当...

    80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