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中国艺术家去威尼斯双年展镀金:丢不丢人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雨橙 点击 :

文/陈戈

已于2013年6月1日全面启动的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可谓艺术界除巴塞尔艺博之外的另一大艺术盛会。虽然早在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尚未开始之前,关于平行展过多出现的诟病就曾让这次双年展在国内提前火了起来,据早前的报道称,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仅由中国艺术家构成的平行展就有5到6个之多,而参与其中的艺术家数量更是创下了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的参展记录。当然,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的存在时间较短也是促成这一记录生成的一个客观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是作为新鲜事物的双年展平行展,如此密集的展览构成也很难让人不把它与金钱、利益等众多不光彩的因素联想到一起。

自中国国家馆出现于威尼斯双年展以来,国家馆的展览历来是国内艺术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最近的几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展览中,质疑之声从未消失过。但今年,众多国内艺术家参与的平行展出现后,变相地为国家馆分担了许多质疑的火力,也使得中国国家馆在本届的威尼斯双年展当中变得“正常”了许多。但正常不代表合理,批评家程美信就对今年的中国国家馆提出了自己的不满意见:“威尼斯双年展历来以注重先锋性艺术著称于世,代表当今时代的艺术想象力和文化创造力。然而,中国馆却为了响应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外输出价值观的伟大战略,把一座徽派建筑屋架送到水城威尼斯,这种以杀人来反对杀人的艺术逻辑,居然被媒体说成是‘艺术家近年来致力于保护、修复和重建古老中国风格的建筑’。对此,中国馆策展人套用康德的‘物自体’概念,把一风物特产说得深不可测和神乎其神了。”

除了中国国家馆的展览遭受质疑之外,今年由国内艺术家组成的双年展平行展可谓走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抛开具体的参展作品不谈,单单千余人的参展规模已足以让这次的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部分成为众矢之的,而如此庞大的展览群体以及名目众多的平行展本身就是对于威尼斯双年展这一已被“神圣化”了的艺术盛会的羞辱。只不过,对于当年的中国当代艺术而言,威尼斯双年展是一个神话;而在今天,创造并传播了这一神话的国度又将这一神话活生生地演变为一个“笑话”。

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这句话用在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可谓再合适不过。看看那些自命不凡且又毫无廉耻的先锋艺术家们带给整个艺术世界的所谓充满东方文明的当代艺术:穿着用丝线绣着“拆到欧美”的衣服穿行在威尼斯双年展被看成了行为艺术;倒在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门口的“矿工”被看成了国人的“愚昧”;一座徽派建筑屋架的凭空出现竟然成为中国馆的文化代言;原本计划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尝试《空袭全世界》,却不料表演还未完成就被请进了警察局;曾让跪了492年的秦桧夫妇站起来歇歇的金峰再次将毒手伸到了古代名人身上,在威尼斯披麻戴孝玩起了“哭孔子”的游戏。难道这些就是今日乃至未来中国当代艺术的真实面貌,就是所谓的中国未曾给世界呈现的声音?

哗众取宠、简单粗暴、三教九流云集的威尼斯双年展显然已经在国内艺术家的大规模参与下失去了其原本的神圣。最后奉劝那些花重金抱着出国镀金念头的艺术家们一句:“省省吧,丢人在国内就可以,不用跑那么远。”

相关文章

  • 能诗善画的孟淑敏[图文]
    能诗善画的孟淑敏[图文]

    孟淑敏,号湘竹居士,汉族,籍贯河北省黄骅市,自幼爱好美术、诗词,师从工笔仕女画大家刘思良先生,专攻工笔仕女、花鸟,其绘画风格细致、飘逸,搭配自作诗词题款相得益彰,深受书画收藏者喜爱。作品《读西厢》获沧州市书画比赛一等奖,作品《春夏秋冬》获沧州市中青年书画比赛二等奖,作品《昭君出塞》、《李清照》、《红叶仕女图》、《富贵全家》、《富贵满庭》、《富贵花开》、《富贵和平》、《有余图》等被众多国内外书画爱...

    153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书坛翘楚亦斵轮[图文]
    书坛翘楚亦斵轮[图文]

    我和占先是20多年的老朋友了。“占先”者,“登则占高峰,攻则做先行”之谓也。名如其人,业精于勤。受李占先事业成就和书法艺术的感染,曾口古绝句以赞之:“龙虎抖神韵,金农有传人。书苑连商海,翘楚亦斵轮。”这是我当年为他写的一首小诗,特取最后一句作这篇文章的标题。73岁的李占先,从一位优秀军人到成功的企业家,晚年又成为中国书坛翘...

    144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执着,褪去繁华显本色——记津门山水画名家于立[图文]
    执着,褪去繁华显本色——记津门山水画名家于立[图文]

    山水画家于立于立,号云石轩主,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书画,1983年就读于夭津市茂林书画学院主攻山水,同年在天津第一工人文化宫山水创作组跟随著名画家陶家元习画。并一同从事山水画创作,后得著名画家梁琦大师及孙克刚指教,并得到李长友、赵松涛,孟寒松等名师教授。擅长人物、花鸟、山水。尤以山水见长。于立山水画作品和于立相识并相交在十年前,朋友刘宝刚知道我喜好收藏字画,便将于立介绍给我,第一次见...

    142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陆蓉之:我真的唱衰行为艺术[图文]
    陆蓉之:我真的唱衰行为艺术[图文]

    陆蓉之台湾艺术评论家、策展人,曾于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参与女性主义运动和行为艺术。陆蓉之(参加研讨会的)没有一个人,比我更老,从事行为艺术的历史更久。我在1972年就将行为艺术作为我的主体表现手段。我对行为艺术的理解可能跟你们很不一样。请原谅,因为我生在台湾,20岁就到了欧洲,当时嬉皮刚刚结束,我1970年代初到了美国,美国开始搞行为艺术,在推动女性主义运动。我没有什么感觉,我就是跟着潮流...

    100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齐白石艺术新论[图文]
    齐白石艺术新论[图文]

    齐白石的艺术是在古今之交、中西之汇的时空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齐白石的艺术属于古代又属于现当代。齐白石首先是传统的继承者,他学习以及从事绘画职业的方式发生在清末,他的诗书画印的艺术修为模式属于传统文人画范畴,而且他的作品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确是在延续传统,他的人物画里有一大批儒道仙佛,花鸟画里也有一批梅兰竹菊,这些都证明齐白石首先是一位传统的承继者。但是对于传统的继承并不是齐...

    168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艺术圈为何热衷出国办展[图文]
    艺术圈为何热衷出国办展[图文]

    近年来,国内当代艺术家频频跨出国门办展览。金子艺术家徐冰最新个展“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近日正在英国V&A美术馆展出,据了解,这件他近年来创作的规模最大的作品将在V&A的中庭花园“住上”3个月。近年来,国内当代艺术家频频跨出国门办展览:今年10月,曾梵志作品《最后的晚餐》在被拍出1.8亿港元后,其首个法国大型回顾展旋即在巴黎开幕;今年9月,...

    92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雕塑:不分国界且可以惺惺相惜的艺术[图文]
    雕塑:不分国界且可以惺惺相惜的艺术[图文]

    托尼·克拉格雕塑家托尼·克拉格(TonyCragg)总是向别人强调自己是一个materialist,刚接触他的人还以为他指的是“唯物主义者”,我一开始也有这样的误解,于是就问他信不信上帝,他爽快地说:“当然!但是这个世界如此复杂有趣,我们研究一辈子也研究不完。上帝创造了物质,我们来研究物质。”这就是他口中materia...

    149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张堃:希望观众爱上博物馆[图文]
    张堃:希望观众爱上博物馆[图文]

    张堃(右)在指导组员练习仪态手势。前天8:40,虽然距离天津博物馆开馆还有20分钟,但门口等待进场的参观者已经排起了长龙。试开放两周以来,天博每天普遍接待游客近5000人次,而首个周日竟高达9500人次。因此上周日,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迎接可能再次出现的游客高峰,记者也跟随天博的讲解员,感受他们在博物馆工作的一天。早间必修课口腔体操8:40,天博的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的点名后,穿...

    117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杨佴旻:面具背后的大千世界(组图)
    杨佴旻:面具背后的大千世界(组图)

    《脸》艺术项目作者:夏可君中国文化是一个“面子”文化,总是在表面上做文章,情本体的文化一切都要看脸面行事,这缘情于表面的感知方式,看似表浅,却总是能够把表面打开得别有生面,不是宗教摩耶的面纱那般诡异神秘,也非西方戏剧的面具那般悲惨惊惧,而是在日常平淡之中有着鬼魂一般萦绕的妩媚,即便妖魅也是一种冷诱惑,只是世界侧面的惊鸿一瞥。因此,即便鲁迅先生在去世前想到女吊时,面容之&...

    192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李劲堃:像做学问一样画画[图文]
    李劲堃:像做学问一样画画[图文]

    风动细语2011年“问道雕虫·写生与物本李劲堃花鸟作品展”近日在广州珠江美术馆开展。展厅静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花鸟昆虫,透着优雅、空灵之气,被定格在这个凝固的现场。作为广东有影响力的水墨画家,李劲堃一改以往山水画中的氤氲大气,以精细的笔墨,在方寸点滴之间打开一个极其微妙的世界昆虫、花鸟,展示出“笔墨精妙”的韵味。李劲堃,身为广东省...

    181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贾方舟:水墨材料的“新规范”(图)
    贾方舟:水墨材料的“新规范”(图)

    贾方舟【编者按】:798艺术区新绎空间在2013年4月6日下午开幕的《“言”新水墨-切片系列第一回展》,进而引发的“中国新水墨研究暨水墨切片系列主题展”沙龙,探讨水墨性、水墨精神和水墨方式。此次沙龙的嘉宾有:批评家贾方舟、批评家皮道坚、策展人杭春晓、青年批评家段君、雅昌网副主编谢慕、艺术家陈林、艺术家郝世明、艺术家李戈晔、艺术家刘琦...

    104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晚期毕加索和晚期德库宁作品的历史修正主义[图文]
    晚期毕加索和晚期德库宁作品的历史修正主义[图文]

    在卡罗尔·沃格尔(CarolVogel)在《纽约时报》最近的报道中,宣布了高古轩将对10件威廉·德·库宁(WillemdeKooning)的作品进行展览——及未来的销售——策展人为JohnElderfield。报道中指出高古轩的这个展览有潜力对DeKoonings的晚期作品市场充电,方式类似于现代主义杰作在...

    158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当代中国油画创作技巧与观念[图文]
    当代中国油画创作技巧与观念[图文]

    张晓刚作品赏析:《血缘大家庭系列》从第一代出国留学的油画家画油画到现在的百余年间,中国油画历经坎坷发展已成今天的多元格局。其间技巧与思想(观念)在创作中呈现出的代与代之间的差异及由此引发的争鸣不断地促使着中国油画从单一走向多样,从幼稚迈向成熟。“代沟”的存在是文化的历史阶段性标志,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一代艺术家必然面对着与上一代和下一代不同的成长背景与社会需求,这是导致观念...

    131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无极画论:从具体的抽象到立体的现实[图文]
    无极画论:从具体的抽象到立体的现实[图文]

    从具体的抽象到立体的现实一九八五年,著名的“八五美术运动”大家都知道,那年美术界还有个大事就是赵无极到中国美术学院讲学,许江刘大鸿耿建弈等当代艺术的名家当时都是其班上学员,赵无极先生当时蛮痛苦的,因为他放弃了自己宝贵的创作时间来传道,讲的东西那些学员根本就理解不了,原因有两个,一是赵无极先生不讲“抽象”,只要学生画人体写生,这令奔着“...

    122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杉本博司的东方式美学[图文]
    杉本博司的东方式美学[图文]

    《直到长出青苔》近来,日本摄影家杉本博司正在为中国读者所熟悉。他的作品以无懈可击的黑白语言和钻石般鲜明锐利的影像将摄影的魅力生动地展现出来,极致了摄影的品质和意义。我在11年前曾采访过杉本博司,他对我说:“我很喜欢中国的宋代山水画,特别是南宋马远的作品。”“彩色摄影的色是化学性的,有点工业制品感觉。虽然能吸引注意力,但容易浮在面上;黑白摄影的色是绘画性的,像水...

    196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