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齐建秋:我对苏轼《功甫帖》的另类议论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路路 点击 :

一幅古代书画作品特别是年代较远的书画作品,当代鉴定家的意见已不能左右它真伪的辨识,它需要的是流传有序,需要“帮手”(指题跋、作诗塘或鉴藏印)代代来认证,指证这是真品。宮藏画尽管也有赝品混杂其中,但毕竟是经过了比较严格的筛选和鉴识,而民间的藏品就需要有序的传承。

譬如一幅五代、北宋或更早的作品,在元代或最迟在明代就不断得到名家的收藏和肯定,而清代的意见就只能参考了,民国的认证意义不大。特别是古代传世作品甚少的名家就更需要这种层层的认证,因为仅仅靠名家传世的二三幅作品真迹做范本来指导辨识同一名家新面世的其它作品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对年代较远的名家孤本作品,完全要靠“帮手”的认证,而第一“帮手”距作品的创作年代不能相隔太远。

我的这种一贯的观点,使我对苏轼的《功甫帖》持怀疑的态度。

真正的另类议论是:我认为它不应该称之为“帖”。西晋陆机有《平复帖》,索靖有《月仪帖》,东晋王羲之有《快雪时晴帖》,王献之有《中秋帖》,王珣有《伯远帖》,唐代怀素有《自叙帖》、《苦笋贴》、《食鱼帖》等墨迹传世。其实这些所谓的“帖”都是作者当年或致亲友信札的残部,或失缺的文章片段,或抄录的只言片语,甚或手书的食谱等等,不一而足,但它们历经1000多年而流传下来就是奇迹。被称为“帖”的这些作者都没有正式的书法作品传世,只能凭这些“帖”来评估作者的书法艺术成就。

而五代和两宋就不同了,有相对于两晋、南北朝、隋、唐来说大量的绘画和书法作品传世。以苏轼来说在绘画上有《枯木怪石图》、《潇湘竹石图》传世,在书法上有《黄州寒食诗》、《中山松醪赋》、《洞庭春色赋》等传世,这都是很正式的作品。既然有正式作品传世,那么《功甫帖》无论真伪,还是称“手札”为好。严格讲,非年代久远稀缺作品一般是不能称之为“帖”的,宋及宋以后的作品一般不能以“帖”相称,因为“帖”不仅是个学术概念,还是文物的定位概念。

相关文章

  • 熊晋:以狂草传承中华文化[图文]
    熊晋:以狂草传承中华文化[图文]

    香港《大公报》9月20日为熊晋推出专一个文化交流的使者,一个负有民族正义精神的传承者,他用自己的书法书写着感情、心境、和谐、生命与人生。他以艺术为生,却强调先做人再做事,进而才做艺术。他用笔流走纸间,用爱写意人生。这就是著名的山西中青年实力派书法家熊晋,在狂草中寻找自己,传承中华文化。描南绘北写意传统熊晋从小就是一个很特别的孩子,对艺术有特别的感悟与天赋。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体现出了书法特长。...

    182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中国当代艺术何时羽翼丰满[图文]
    中国当代艺术何时羽翼丰满[图文]

    图片说明:方力钧创作于1991年的油画《第二组,NO.2》。光头的艺术家本人以及“光头”人像系列,成了方力钧的艺术标识。他笔下的光头形象往往多选择自己或自己的朋友作为模特,使这种嘲讽成为自我嘲讽的形象。以蓝天、白云等空阔场景作为人物背景,则表达了一种从内心压力中自我解脱的感觉,应了一句中国俗语“退一步海阔天空”。迈入“硬件时代&rdq...

    35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花鸟画的古今参照[图文]
    花鸟画的古今参照[图文]

    蒋采苹盛开的百合花中国画被划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科或称之为三大类,至今已成共识。三大科中,花鸟画独自成科最晚。花鸟画在魏晋南北朝初露端倪,到南唐时有了自己独有的身份,而真正的繁荣,从现有流传下来的作品看,当属宋代。1000多年来,虽然战乱频起,自然灾害无数,不知有多少花鸟画的精品力作灰飞烟灭,但祖辈们仍然为我们留下了相当可观的花鸟画传统佳作。花鸟画的题材花鸟画的题材并非仅有百花和各种鸟...

    22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2013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XI艺术中心古典油画[图文]
    2013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XI艺术中心古典油画[图文]

    多德雷赫特的日落2013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将于9月18-20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艺博会招展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目前已有多家画廊的多位重量级艺术家确定参展,位于北京798的XI艺术机构将带来17-19世纪古典印象派,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等油画大师作品,是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河边的村庄XI艺术机构是一家位于北京大山子798国际艺术区,长期推广和销售著名画家的艺术作品原作的专业艺术机...

    192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钟锦沛:布面的表情[图文]
    钟锦沛:布面的表情[图文]

    《愉悦后的安静20110719》钟锦沛的“绘画”是对日常生活的重新审视,无论是从其最早的作品“都市系列”还是现在进行中的“愉悦后的安静”系列都是如此。正如他所说,很难说自己是在绘画还是在构建一个空间,我们看上去的抽象线条与图案呈现在凹凸不平的画布上,他却解释说这是写实作品。如此,我们眼中的“生活”已...

    156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中国山水画创作杂谈[图文]
    中国山水画创作杂谈[图文]

    杜世斌山居图145×360cm概括地说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离不开意境这个根本指导思想。意境的表达是山水画艺术的灵魂,意境的有无标志着中国山水画起点的高下,它是山水画创作实践中一个重要的经验总结。何谓意境?意境是中国艺术实践与理论、艺术创作与批评方面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属于审美意识领域。是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对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所唤起的能动反映。具体说来,意境的根源是自然现实。其组成因素是...

    149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马乐:读书行路 意写造化大美[图文]
    马乐:读书行路 意写造化大美[图文]

    马乐(左)与美协主席刘大为(右)马乐(本名,马建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新华书画院副秘书长、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外事局局务会成员。成长轨迹:1963年出生于太行山麓的古赵都城邯郸,自幼跟四处写生绘画的父亲“游学玩艺”。幼年在心里埋下的艺术种子在他数十年的求学、工作,读书、行路中滋生、成长。教育背景: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外文系,研究生就读于号称“中国新闻...

    32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顶尖艺术家眼中的亨利·摩尔 [图文]
    顶尖艺术家眼中的亨利·摩尔 [图文]

    亨利·摩尔作品《椎骨》(1968-1969)IC资料“身体与空无,当代艺术关于亨利·摩尔的回声”5月1日至10月26日在英国赫特福德郡佩里·格林的亨利·摩尔故居举行。展览除了呈现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还包括约瑟夫·博伊斯、安尼诗·卡普尔、安东尼·葛姆雷、达明&...

    114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百年巨匠齐白石生命中的苦白[图文]
    百年巨匠齐白石生命中的苦白[图文]

    齐白石在治印前段日子,中央电视台播《百年巨匠》,看完其中的《齐白石》,蓦然想起曾见过他的一方印章“苦白”。从木匠到画匠、从画匠到画家、从画家到巨匠,在其人生每个阶段,都有近乎传奇的情节和故事,而苦难则是其生命的底色。我以为,用“苦白”两个字足以概括其人生。白石老人“苦白”印章去年暑天看“三百石印富翁&mdas...

    197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文化改革迎民族复兴 推动从文化大国向强国转变[图文]
    文化改革迎民族复兴 推动从文化大国向强国转变[图文]

    文化改革迎民族复兴(红船观澜)——论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改革与发展郑志文(一)10年,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长河里,不过是一瞬。但这一瞬中蕴含的精彩却足以铭刻下中国文化新的坐标。10年里,我们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广播电视网,出版了世界最多的书报杂志,主要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规模位居世界前列;10年里,我们完成了空前复杂的文化体制改革,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54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盗墓:文学之热与现实之殇[图文]
    盗墓:文学之热与现实之殇[图文]

    2011年河南省平舆县盗墓案犯罪嫌疑人李红笛近日,小说《盗墓笔记》改编的同名网络电视剧正在拍摄中,预计2014年年底将在视频网站开播。网络文学改编成影视作品早已不是新鲜事,但这一消息却引起了广泛热议。事实上,近年来盗墓题材的作品人气不断高涨,已经引起了很多质疑。《盗墓笔记》《盗墓笔记》由笔名为“南派三叔”的80后青年作家创作,全文2006年开始在“起点...

    75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王广义:创作是绝对自我的表达[图文]
    王广义:创作是绝对自我的表达[图文]

    《红色理性——偶像的修正》布面油画1987(局部)今日美术馆供图10月13日,“自在之物:乌托邦、波普与个人神学——王广义艺术回顾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任总监,黄专任策划人。在展厅旁的德咖啡,艺术家王广义接受了《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他表示,艺术创作是绝对自我的表达,艺术就是...

    84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走向坚实的大地[图文]
    走向坚实的大地[图文]

    兰力斌圣城我相信这是对他许多年来寂寞而艰苦的探索过程的一种精神上的回报。我们将认识他和他的艺术,并与他一道去感受那些曾经感动过他的心灵的人与自然。像今天人到中年的许多油画家一样,兰力斌在学习和研究油画的过程中经历了不断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的历程。在中国,对油画的了解在很长时间里停留在浅显的层面,无法目睹欧洲油画原作的局限,使学习油画的年轻学生只能靠对印刷品上图片的揣摩,去体会油画的语言意味和技法...

    100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李安和莫言的共同特质:荣辱不惊的温和与朴实[图文]
    李安和莫言的共同特质:荣辱不惊的温和与朴实[图文]

    梅开二度的李安再度令华人圈沸腾。台北最高建筑101大楼顶端当晚打上“李安!”两个大字。几天来,同样不停滚动他名字的地方,还有内地的网络。他在致辞里的一句中文“谢谢”,让所有华人与有荣焉。李安的获奖让人联想到不久前莫言的折桂。作为先后问鼎世界电影、文学领域最高奖项的两位华人,人们免不了把两人放在一起谈论。事实上,这种比较确实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两...

    133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专访蔡国强:谈艺术与争议[图文]
    专访蔡国强:谈艺术与争议[图文]

    《九级浪》在外滩前的黄浦江上驶过,上海,2014年一艘载着99只奄奄一息的仿真动物的大船静静停靠在黄浦江畔,这是中国艺术家蔡国强的最新个展《蔡国强:九级浪》中的同名装置作品。蔡国强解释道,“九级浪”是最危险,最高的浪潮,以此命名这个诺亚方舟般的作品和整个展览,表达生态问题的严重性。然而,8月8日展览开幕当天,蔡国强在黄浦江上为开幕所做的白天焰火作品,也引起了舆论的&ld...

    107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