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中国画”名称辩议:应该取消或扩大外延

时间 : 12-15 投稿人 : 婧婧 点击 :

有一年,《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画何以被油画打败》,其中历数中国画的不少弊端,我很同意。但是,我萌发了一个新的问题:“何谓中国画?”平常的答法自然是用中国笔墨颜料,按“六法”原则绘制,顺应中国的传统,题上中国书法、诗文,加盖中国篆刻的即为中国画。这个定议的内涵和外延在100年以前,还似乎可以说得通,而在现在,就有许多可质疑之处了!

质疑之一:

中国人画的油画、水彩、水粉,素描算不算中国画?一百年前,留学英美的中国人画西画叫油画或洋画,情有可原,那是基本学习外国人的,没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是临摹、学习外国。而绝大部分中国画家还用毛笔、墨、彩画中国的传统山水、花鸟、人物,还求散淡,平和,野趣,逸风,中国画还有自己的一统天下,尚未被侵染,这时,“中国画”这个名字和我上面定义的内涵和外延相适合。

但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一大批留学外国的中国人把油画,水彩带回中国,并和中国传统绘画相结合、创造出融合中外结合古今的“不中不西”的画,其中有用油画材料画中国传统画内容的,有用中国笔墨画西洋题材的,更多是借鉴外国技法改造中国画的,如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这些作品既不是纯粹的传统中国画,也不是如西洋风格的油画,是一种新的画,我们习惯于把他们用油彩画的称油画,而把笔墨画的称“中国画”。其实,这里已有概念的混乱:这三个都是中国著名美院的院长,是纯粹爱国的中国人,难道他们画的油画不叫中国画,反倒叫西洋画?

尤其是近些年,中国油画佳作迭出,技法精湛,已吸收中国传统技法,已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积极题材,越来越受大部分中国人的喜欢。如我个人,少时画中国山水画,长大后钟情中国传统画,每年都几十次去荣宝斋“看画”,可近年来却越来越对中国油画感兴趣,买了很多油画,也尝试在画油画。尤其在著名油画家靳尚谊当了中央美院院长,中国美协主席后,我们就更应当把他的油画划为真材实料的“中国画”范畴之列了。

质疑之二:

外国人用中国笔墨学习中国传统的画算不算中国画?这世界真是奇特,不少中国人因中国传统画消极、封闭、千篇一律而摒弃它,而走向油画时,外国也有不少人学中国书法、用中国笔墨来辛苦地画中国传统画,也山水、花鸟;也梅、兰、竹、菊;也携杖隐士……其中有几人画得还蛮是那么回事,尤其是传出毕加索对张大千说:“艺术在中国,何必来西洋学艺术。”更给坚守中国画阵地者以信心。但这都是外国人的好奇和文化信仰上的充分自由所至,外国人无论用什么材料画的都是其国人的画,决不是中国画,正如某拳王在身上刺上毛泽东像并不代表他是毛泽东思想的执行者一样。

那么结论是什么?中国画这个名字应当取消或外延扩大,因为其他国家并没有什么美国画、英国画来界定画种,中国经济、文化已走向世界,也没有必要弄个中国画来自我封闭自己,使自己不好发展。假如非要保持“中国画”这名字以标明“中国画”之伟大杰出,则要把中国人画的代表中国气派、反映中国现实的油画、水彩、水粉、素描都归入中国画范围之内,而现在专擅“中国画”之名传统的画则应改为水墨画或彩墨画,现实已经有不少画刊是这样称呼这类用中国毛笔和墨汁、颜料画的画了,这是很正确而合理的,已经被油画偶尔打败,平时平分秋色的水墨画是不应专霸“中国画”这个名字了。

杰出的吴冠中提出的“笔墨等于零”,实在是对传统绘画的有力针贬。九十年前,康有为已对中国传统画提出有力批评,认为应走向世界,学习西画;而伟大的文化巨人鲁迅则大力推行木刻、油画,他没有对传统绘画提出表扬和批评,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冷漠。

环顾周围,穿西服、皮鞋、住高楼、坐汽车、走马路、吃西餐,世界优秀文化已经在中国扎根,先进的中国人要面对世界,中国传统画、《易经》、京剧是三大国粹文化,但传统绘画如不接受世界文化影响,不吸收现代生活血液,其灭亡是注定的。希望彩墨画在去掉“中国画”的圣名后,与其他中国油画、中国水彩互相取长补短,在公平竞争中奋力发展,使中国美术走向世界前列,这乃是作者的本意。

(作者王宏任为河北省作协会员、廊坊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曾任香河县文化局长、文联主席)

相关文章

  • “气韵生动”是画之首要[图文]
    “气韵生动”是画之首要[图文]

    涂勇玉兰花开中国画南齐画家谢赫在绘画的“六法”中,首先提出“气韵生动”。“气韵”犹如人之精神,是一幅画的灵魂,也是一幅画的生命。因此“气韵生动”成为绘制、鉴赏、评判画作的最高标准。“气”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也是中国艺术的一个核心命题。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天地万物是由气...

    68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30年代女画家关紫兰:国难时期作品毫无苦难情愁[图文]
    30年代女画家关紫兰:国难时期作品毫无苦难情愁[图文]

    2007年1月的某一天,上海寒风凛冽,气温降到了冰点以下。南京路上的王开照相馆里,一根自来水管悄然冻裂,冰冷的水从裂隙处淌出,地下室一只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纸箱也有点被浸湿。这纸箱里装的,全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陈列于该照相馆橱窗内的精致老照片。洇湿的老照片被小心翼翼地取出,晾晒,烘干。有一张照片上是位年轻女子,长得很美。清秀的瓜子脸,楚楚动人的大眼睛,削肩微垂,气质典雅高贵,一副大家闺秀的摸样。...

    108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香港漫画的另一张面孔[图文]
    香港漫画的另一张面孔[图文]

    香港漫画的另一张面孔本报记者程丽仙与香港漫画的创作繁荣相比,漫画研究则显凋零。近10年来,除《路漫漫——香港独立漫画25年》之外,罕有其他,欧阳应霁[微博]说这对香港漫画发展史而言是个很大的欠缺。虽然麦兜的知名程度不弱于《风云》等武侠漫画,但麦家碧仍被港漫界视为独立漫画人,这缘于港漫界对“独立漫画”的认知:更讲求创作者个人关注的题材,体现具有...

    109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刘野:艺术不是批判社会[图文]
    刘野:艺术不是批判社会[图文]

    刘野《竹子的构图4号》布面丙烯50×70cm2011年作刘野供图>>创作学会放弃比得到更难此前在中国美术馆油画双年展上展出的《竹子的构图》已经回到刘野的画室,现在墙上挂着的《静物系列》是刘野准备在明年办个展的作品。从色彩热烈的“小海军”“小兔子”,到竹子和月季的一白一黑,刘野说道,中年后的他在学着放弃而不是得到。刘野现在更关注的...

    142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凯伦·史密斯:这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好的时代[图文]
    凯伦·史密斯:这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好的时代[图文]

    凯伦·史密斯(Karen·Smith),曾为一连串当代艺术家如刘小东在国际上策划一系列展览,不遗余力地向西方推介中国当代艺术。面对当下中国艺术状况乃至整个中国,凯伦比绝大多数中国人显得更有耐心。即便“乱象”种种,她仍然坚持说:“这是真好的时代。”凯伦·史密斯(Karen·Smith),人称&ld...

    123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傅抱石晚年画风丧失中国艺术传统精神[图文]
    傅抱石晚年画风丧失中国艺术传统精神[图文]

    “读一篇古文,看一遍必不如抄一遍。画也一样,临摹一过,则其峰峦渲染,树石安排,乃至一点一画,都直接地予我们以新的启示,累积这时候的失败,即是他日的把握。”痴迷石涛,取名“抱石”就是因为深爱石涛的画作1904年,傅抱石出生于江西南昌一贫苦家庭。虽家境贫苦,但异常勤奋好学,后因在报刊上发表作品,而被一个人赏识,这个人正是当时艺坛的大人物徐悲鸿。19...

    112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中国画史研究需要不同的视野[图文]
    中国画史研究需要不同的视野[图文]

    高居翰本报记者冯智军高居翰,一位被誉为“最了解17世纪中国绘画的美国人”,当地时间2月14日下午2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家中去世,享年88岁。这位生于加利福尼亚福特布莱格的研究中国美术史的学者,留给世人的是一系列的中国美术史研究著作和他的艺术讲座视频。在2013年12月12日的一篇博客中他写道:“并不是我害怕死亡这件事,我害怕的是能力的丧失&mdash...

    157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朱青生:盲目追涨西方艺术品误人害己[图文]
    朱青生:盲目追涨西方艺术品误人害己[图文]

    爱德华·蒙克《呐喊》北京大学教授、当代艺术家朱青生提醒中国藏家——在万达以2816万美元拍下毕加索的《两个小孩》后不久,国际拍卖场上当代艺术又连创新高。11月12日的纽约佳士得夜场,弗兰西斯·培根的三联作——《弗洛伊德肖像画习作》以1.424亿美元的价格成交,超过了2012年由爱德华·蒙克的《尖叫》创下...

    37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童真世界中的文化呈现[图文]
    童真世界中的文化呈现[图文]

    题记:思想融化在精短的文字里,以深刻的洞悉发现艺术的真谛!孙鹏的古装童画,在当下中国画坛,也许并不多见。孙鹏的立意,被他那轻灵活泼的画面所掩盖,被孩童的烂漫天真的情趣所裹挟。动感十足的画面,让人的眼球无法顾及其它。孙鹏弹奏的,是一阕遥远的童谣,它滑过我们的耳际,飘落在我们的心湖,柔风吹皱春水,一时间,仿佛找到了自己摇曳在波光中的童稚的面影……孙鹏的立意,显然不只是为了描...

    50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肖丰——一位特立独行的视觉知识分子[图文]
    肖丰——一位特立独行的视觉知识分子[图文]

    肖丰,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专业,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院长。年初,肖丰在武汉美术馆举办了一次展览,给笔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它有一个冗长的名字——《一切正在发生着并纠缠着——肖丰,一个视觉知识分子对三十年快速变迁的报告》,展览回顾了肖丰三十年的艺术之路,也引起了我对肖丰艺术创作背后故事的浓厚兴趣。这...

    134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从笔墨到观念[图文]
    从笔墨到观念[图文]

    袁进华消失的天空谁想把画画坏?我想,每个画家都想把画画好。时常看到画家工作室中废纸堆里有一些半成品,有的翻出来看看还不错,但画家却觉得实在不行,可见,画家对自己作品的好坏,都有衡量的标准,不达标准的,就是真的把画给画坏了,也绝不想示人。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也在于不同的场合与背景下,可以阐释为不同的理解。以“坏”字而论,“坏孩子”的背后实际上更多的...

    98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落花无言 人淡如菊——记天津著名花鸟画家靳吉顺[图文]
    落花无言 人淡如菊——记天津著名花鸟画家靳吉顺[图文]

    花鸟画家靳吉顺认识靳吉顺先生已经有十多年,靳先生给人的印象是谦逊儒雅,如他的画一样考究工整。他的画都是从自然生活中拈来的小景,梅兰竹菊、牡丹、荷花,这些简单一枝一叶的花草树木在他的笔下升华了。难怪他的老师——当代花鸟大师霍春阳推崇他的这位高足,给他的画题字:淡妆。出淤泥而不染,细细品着他的画,你就像嗅到一股淡淡的荷花香,柔美清丽给人予美感。他的画受到了许多人的喜欢,被摆上...

    109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画家卫理的绿之梦[图文]
    画家卫理的绿之梦[图文]

    吴正荣卫理新出画集《国墨彩云南》(以下简称《国》)是他多年云南之遁的结晶,是他绘画生涯一次质的飞跃,更是他“禅象国墨”理念开始走向成熟的集成。卫理跟人交谈时,总会情不自禁带着楚腔,神情激昂地宣说他这个楚人的滇人情结。那就是不堪现代都市的喧闹嘈杂,使他的画笔无从抒写,国墨无从挥洒。于是,他打点行囊,天南地北,到处寻觅,终于找到了自己最后的逃遁——...

    130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邵大箴:略谈20世纪中国画的主要走向[图文]
    邵大箴:略谈20世纪中国画的主要走向[图文]

    邵大箴20世纪的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和西方世界有密切的联系,西画的引进,给中国原有的绘画带来了不少可资借鉴的新东西,也给中国画家们带来了困惑。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为代表的艺术家坚持继承文人画传统并致力于在新时代将其发扬光大。另外一些艺术家如徐悲鸿和林风眠的观点代表了那个时期主张革新中国艺术、重振中国艺术雄风一派人的意见。这样,20世纪的中国画便在中西融合的大背景下沿着两条路线—...

    59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陈履生:中国国家博物馆已跻身于世界大馆行列[图文]
    陈履生:中国国家博物馆已跻身于世界大馆行列[图文]

    自从去年4月1日,与德国三大博物馆合作举办《启蒙艺术》展览以来,我馆在欧洲各个媒体上得到了广泛的报道。可以这么说:国家博物馆目前已经跻身于世界大馆的行列当中。我们的各项工作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比如去年试运行期间开展了潘天寿、李可染和黄胄大型艺术展,同时我们做了三个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我们通过网络进行了全面直播,这在全世界的博物馆中也是没有先例的。今年,我们与英国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116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