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性感建筑VS城市生与死

时间 : 12-20 投稿人 : 锐锐 点击 :

今年5月份,王澍荣获“普利兹克奖”,这一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大奖第一次奖给一位中国人,引起各方关注。“中国建筑”、“中国建筑师”再次走进大众视野。

中国在急剧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和建筑语言在丧失,而王澍坚持用一砖一瓦找回时间和历史的记忆,他的扎根历史背景的建筑表述给国际建筑带来新的思考。在王澍看来,正是因为时代走到了一个急速转换的“节点”上,在追逐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高速过程中,人们好像开始抓到了有关生活的某种本真的部分。那么建筑与城市该如何共生?2012年威尼斯建筑展提出“共同点”这一概念,用以探讨建筑相关联的内容,和生活在建筑中的人该怎样互相对话,建筑开始关注人的内部生活而不仅仅只满足一个城市的观感。

潮流、城市与建筑地标

从前几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等国际性展会,以及上海世博会各个国家馆的形态上,不难看出建筑发展的趋势——在“未来前瞻性背景下”的一种能够刺激公共感官的形式。

这样的建筑实体犹如时尚语言一样,方言、俚语最终融入潮流、品位的都市表述中,而这样的都市又是如此欢迎积极的消费主义者和享乐人群,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个高级公共建筑,如果具有奢侈、豪华、大规模性质,或者带有一点浪漫的异国情调特质,把它当成这个所谓的现代化都市的地标,一定会带来大肆的喝彩。

因此,超现实感的扎哈·哈迪德等以及动态、几何或拓扑学,或奢侈、豪华风格等“非常态”的建筑成为主流,因为他们的“性感建筑观”或多或少与这个加速的时代趣味是合拍的。

一个努力要使自己现代化的城市是乐意将自己打扮成或追求性感的,因而这类城市迫切需要那些能够驾轻就熟就掌握城市性感风貌建筑的设计者,譬如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还有其他迫切需要迎头赶上的城市。

当建筑不再是建筑本身,而要承担特定时期经济发展的功能时,在地标、潮流等附加条件下,建筑也就会显出其内在的悲哀。

一个城市的死与生

个性善良不如长相美貌。天才诗人王尔德在19世纪洞察到这样的社会现象,并作出了趋势性的预言;在110年前,经济制度学派开山鼻祖凡勃伦以《有闲阶级论》指出我们这个时代“炫耀性消费”这种病体的过快盛行。凡勃伦认为如果不加以制约的话,某个链条断裂将导致全球经济危机的连锁反应——事实不幸被言中。

我想,这是一种对“经典文明”的肆意反叛——不是作为建筑设计学范畴的突破和创新。

作为人类精神支柱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以建筑师的身份设计房子:“我为格雷特尔建造的房子……是良好的方法的产物,是一种深刻的理解(对文化的理解等等)的表达。但是这种原始的生活,这种挣扎着为了摆脱限制的野性的生活——是稀缺的。人们也可以说,它缺少美。”他们的朋友卢斯是维也纳名气最大的建筑师之一。卢斯关于建筑要去除无用装饰的观点,则是维特根斯坦完全赞同的。

维特根斯坦主要的美学思想就是,希望人们明白,究竟什么是“美”,为什么要为“美”买单,如果一个东西缺少“美”,是真的缺了某样东西吗?维特根斯坦的目的是必须狠狠打击“美”,才是目前捍卫美(已经很稀缺)的唯一方式。

实际上,维特根斯坦嫌我们今天建筑物体这些所谓的“美”(其实就是一些奢华、浅薄的炫耀装饰而已)就是多余的部分。

1961年,美国女记者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问世,在西方建筑界掀起了一场大地震,她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制度、方法、原则及其强烈作用下的城市进行了质疑和考问。

她推崇城市建筑的多样性和人性化。她要的并不多,无非是一个城市工作者晚上疲倦归家,在街角拐弯处有一盏昏黄的路灯……

维特根斯坦和雅各布斯的意义在于他们看到城市建筑背后的社会精神,在于将人文精神灌输到城市规划和建筑中,使城市有了与人和谐相处的合理布局。而想想中国今天所追崇的建筑理念,是不是打着人文的旗号,在反人文主义之道上已经走了一段路?!

城市建筑的未来之路

所幸的是,除了这些彰显明显个人主义风格建筑盛行的同时,有一类“天下为公”的建筑人士表现出了他们的“责任感”,“生态建筑”作为一种新的设计风尚席卷整个世界,面对一个日渐变暖的地球,建筑师、开发商都开始重新考虑建筑物对于公众和环境的影响。

这等于拽了一把高速运行的高速列车,结果如何,有待于不远的将来检验。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一个关键。世界各国的建筑除了表现它们文化、生活风情之外,也告诉我们如何甄别美与不美,如何去消化、吸收。

城市建筑是人类聚居的产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城市里,而这些人的兴趣、能力、需求、财富甚至口味又都千差万别。因此,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来看,城市建筑都需要尽可能做到功用的多样性,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多样性是城市建筑的天性。

维特根斯坦在建筑上的决绝,是一种美学上的坚持:简化和净化来自他对文化的深刻理解之后的态度,他表明自己“不同情欧洲文明的主流,不理解它的目标,如果它有什么目标的话”。

对上海来说,百年内会面临全球转暖而下沉的危险,我想中国的“生态建筑”应该更多思考这些,而不是建大楼。亚洲最高之后是世界最高——高不一定就能成为地标,因为高并不属于美学范畴,只是功能和炫耀,说到底还是一种性感建筑思维,并没有回到人的内心和对历史记忆的追寻。

回头看看世界对王澍的认可:“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说明在追求性感建筑过程中,也能兼顾传统,它将为我们城市现代化进程找到新的路径。

相关文章

  • 大师泛滥乱象背后[图文]
    大师泛滥乱象背后[图文]

    “大师”泛滥乱象背后当前“非遗大师”成为一个出镜率较高的词语,但严格来说,在现今的市场中并没有任何机构评选过“非遗大师”,这个原本不存在的称号已然成为工艺品作者抬高产品身价的方式,大师评选标准的缺失也给人可乘之机,与市场层出不穷的“大师”相对应的,却是“大师”名号含金量的逐渐衰...

    77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青年画家向亚——做一个大自然和生活的好学生[图文]
    青年画家向亚——做一个大自然和生活的好学生[图文]

    向亚,男,1990年生,湖南岳阳人,2013年毕业于长江大学油画本科专业获学士学位。“在描绘对象之前我会先去感受对象的故事性,这个故事的结局或赞扬、或批判,有了这个结局我的作品才有生命力。艺术中最打动人的东西是从生命中来的,而不是推理出来的,灵感的源泉其实就在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中。”——向亚当社会与大学校园都处在一种普遍的利益至上的病态之中时,向...

    114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一个非美术馆的展评[图文]
    一个非美术馆的展评[图文]

    未知博物馆遭遇2011展览“一个(非)美术馆”开幕的时候,广东时代美术馆的历史还不足一年。数月前,第一次来到由雷姆·库哈斯和阿兰·弗劳克斯设计的展览空间时,还在不禁担心这样一座空间对于展览呈现提出的挑战。这座由时代地产集团投资的美术馆地处广州黄边村这样一个城中村中,一条还未完全规整的大路横在门前,时而扬起的尘土是美术馆外最忠实的观众。在19楼...

    71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书画家钱锋的艺术追求[图文]
    书画家钱锋的艺术追求[图文]

    图为:隶书对联湖北日报讯图/文记者王理略56岁的钱锋,是位低调的书画家。认识他的人都说:“老钱写得一手好字,绘画功底也十分了得,可惜从不追求名利,这使得他的知名度并不高。”不过,知名度不高,并不影响其书画作品的水平。“高手在民间”这句话用于此或许最为恰当。近日,记者采访了钱锋,他谈起了自己几十年修习书画的故事。与书画结缘,要从钱锋儿时说起。因...

    144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文物修复:为历史缀补碎片[图文]
    文物修复:为历史缀补碎片[图文]

    图为商王墓出土头盔修复前后。涂完最后一笔颜料,王静艺仔细端详面前的黑陶鸟,修补过的鸟头和鸟身浑然一体,若不事先说明,根本看不出陶鸟的头部曾碎成10多块。在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的陶瓷修复室,大三学生王静艺和同学们正在为各种残破的陶瓷器做“整形手术”,修型、绘纹、上釉、做旧,那些青色、白色、酱色、五彩的陶瓷器渐渐恢复本来的面目。巧夺天工,还文物以神采“别看这...

    82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鸟语花香入画卷——记津门花鸟画名家温洪琪[图文]
    鸟语花香入画卷——记津门花鸟画名家温洪琪[图文]

    温洪琪,字德玉,1954年生于天津,祖籍北京西城区人。现为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河东区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民革天津画院理事。温洪琪家学渊源,以中国传统笔墨为骨架,融入西画的技法,将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融入自己的笔墨之中。既秉承聊传统画功,但又不落窠臼,坚持“三人者必有我师”这个道理,精心揣摩,不断开拓,丰富自己,强调时代气息,逐渐形成品味独特格调高雅的绘画艺术风格。其作品《古...

    55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镜头亲吻世界:谈邵华泽摄影的特色[图文]
    镜头亲吻世界:谈邵华泽摄影的特色[图文]

    《祝福祖国》,200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夜邵华泽摄于北京天安门城楼上。邵华泽同志是我国新闻宣传战线的一位老领导,他为推进我国新闻宣传事业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长期以来,许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位著名的理论家、评论家、书法家,却不知道他还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摄影家。邵华泽本行是搞理论宣传的,在逻辑思维领域,他纵横驰骋几十年,得心应手,但对于属于形象思维的摄影则从来没有接触...

    105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何家英:笔墨的自由挥洒[图文]
    何家英:笔墨的自由挥洒[图文]

    何家英简介何家英,1957年出生于天津,自由喜爱画画,197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中国画,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擅长工笔人物。现为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美协副主席、天津画院院长、当代工笔画协会副会长、天津美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谈创作建党90周年的纪念展中展出了何家英新作《杨开慧》。何家英说,他...

    117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封岩谈当代摄影艺术[图文]
    封岩谈当代摄影艺术[图文]

    当代摄影以一种反摄影的形式去模糊与其它艺术之间的界限采访者:迦沐梓受访者:封岩迦沐梓:作为国内知名的当代摄影艺术家,能告诉我们,什么是当代摄影?封岩:“当代摄影艺术家基本上采取一种反报道的创作立场,他们放慢拍摄节奏、避开火爆时刻,并在决定性瞬间过了之后才抵达现场。除了放弃35mm小型相机回归19世纪中叶迫不得已才使用的中大画幅相机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些摄影家试图以一种设想周全的...

    88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马克-夏加尔油画:窗外的真实世界[图文]
    马克-夏加尔油画:窗外的真实世界[图文]

    马克·夏加尔布面油画《窗外的巴黎》(1913年),现藏于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马克·夏加尔是出身贫穷家庭而家风严谨的犹太人,其家庭信奉的信条对于人像绘画非常禁忌。从小经受犹太传统教育的马克·夏加尔,每幅作品都充满着“叙事性”因素,每个故事往往又充满了光怪陆离的情节。夏加尔对我触动最大的一件作品,是他在巴黎学习后所绘的具有强烈想象空...

    167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从“四王”入手,敬畏传统[图文]
    从“四王”入手,敬畏传统[图文]

    上海博物馆藏王翚《重江叠嶂图卷》(局部)清初“四王”由于受明董其昌——扬南抑北理论的影响,一直以元四家为经典,对传统山水画的技法梳理、归拢作出了独特的理解与实践,对后世的山水画影响至今不衰。王原祁曾道:学不师古,如夜行无火。曾记有人这样认为:当这个社会以文人为中心转动的时候,文人的审美就显得特别重要。清皇家对“四王”偏爱与...

    195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南怀瑾一生传奇 能否称“国学大师”向有争议[图文]
    南怀瑾一生传奇 能否称“国学大师”向有争议[图文]

    南怀瑾9月29日于太湖大学堂逝世享寿95岁。图片来源:台湾《旺报》中新网10月1日电著名文化学者南怀瑾日前去世,享年95岁。他的一生宛如传奇,曾习武学文,在台湾备受推崇后又在大陆掀起传统文化热潮。对于他的学术造诣,则有着非常不同的评价,有人奉他为“国学大师”,亦有人认为他的著作有常识性错误。从九月下旬起,南怀瑾病危的消息就开始在网络传播,对于病情的猜测也各式各样。流言...

    190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童真世界中的文化呈现[图文]
    童真世界中的文化呈现[图文]

    题记:思想融化在精短的文字里,以深刻的洞悉发现艺术的真谛!孙鹏的古装童画,在当下中国画坛,也许并不多见。孙鹏的立意,被他那轻灵活泼的画面所掩盖,被孩童的烂漫天真的情趣所裹挟。动感十足的画面,让人的眼球无法顾及其它。孙鹏弹奏的,是一阕遥远的童谣,它滑过我们的耳际,飘落在我们的心湖,柔风吹皱春水,一时间,仿佛找到了自己摇曳在波光中的童稚的面影……孙鹏的立意,显然不只是为了描...

    50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刘二刚:中国画教学问题断想[图文]
    刘二刚:中国画教学问题断想[图文]

    现在的美术教学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教师到学生心中无数,东张西望,美学的标准很模糊。如今文化课不好的学生,家长都让去考美术院校,以为是个捷径。这无形中已降低了美术院校招牌,亦降低了教授的水平。某教授让儿子考美院,儿子说:你就这么瞧不起我的成绩么!作为美术最高学府,给人的印象怎沦落至此?中囯画教学本应是一体化教学。须集诗、书、画;文、史、哲于一身,看来是奢侈。如今学校为了...

    130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盘点十类国际艺术大事件[图文]
    盘点十类国际艺术大事件[图文]

    回首2012,国际艺术圈经历了很多意外:多家博物馆被盗;名家画作惨遭破坏;各种赝品丑闻频频曝出;纽约艺术圈遭遇飓风“桑迪”;多位艺术圈名流相继离世;但同时,多个重量级个展与回顾展,以及精彩纷呈的艺博会,以及拍卖市场被刷新的多个纪录,还是为我们带来了诸多惊喜。另外,多家画廊和艺术机构也都在这一年里发生了很多变化……在即将跨入2013之际,99艺术...

    111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