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灰陶男胡俑 | 
|---|---|
| 外文名 | |
| 创作者 | |
| 别名 | 灰陶男胡俑 | 
| 时代 | |
| 门类 | 陶器 | 
| 出土 | |
| 备注 | |
| 文保级别 | |
| 馆藏地点 | 河南博物院 | 

北魏
高15厘米
河南洛阳出土
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 中文名 | 灰陶男胡俑 | 
|---|---|
| 外文名 | |
| 创作者 | |
| 别名 | 灰陶男胡俑 | 
| 时代 | |
| 门类 | 陶器 | 
| 出土 | |
| 备注 | |
| 文保级别 | |
| 馆藏地点 | 河南博物院 | 

高15厘米
河南洛阳出土
五彩云龙盘,明崇祯,高5.3厘米,口径26.5厘米,足径16厘米。盘口微撇,弧壁,圈足。胎体厚重,通体五彩,盘心青花双圈内绘一立龙,周围满饰红彩云纹,双圈外以绿彩饰海水礁石,外壁绘双龙戏珠纹。底白釉,青花双圈內书“甲戌春孟赵府造用”八字楷书款。甲戌年为崇祯七年(1634年)。明成祖第三子高燧于永乐二年(1404年)被封为赵王。“赵府造用”款瓷器,为赵王府定烧...
1364 五彩 青花黄地粉彩蝴蝶纹奓斗,清同治,高9厘米,口径8.7厘米,足径5.2厘米。奓斗敞口、圆腹、圈足。造型小巧秀丽。内施白釉,外以黄釉为地,彩绘各种蝴蝶纹饰。奓斗是宫廷宴席桌上盛装骨刺的用具。据记载,早在元代就开始使用这种器具了。在同治大婚礼用器中,奓斗是同碗、盘、酒盅这些餐具成套生产的,说明当时婚宴用瓷非常讲究。以蝴蝶作为吉祥图案,除色彩斑斓外,也在于“蝶”与“耋”...
634 粉彩 奓斗 黄釉 吉祥图案绿地粉彩花鸟纹盖碗,清光绪,通高8.8厘米,口径11厘米,足径4.4厘米。碗圆盖,抓钮,口微撇,弧腹,圈足。以粉彩为饰,盖口沿涂金线一周,碗内壁施白釉,盖面及碗外壁施绿釉,其上绘飞鸟和花卉纹。盖钮里及碗外底以红彩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楷书款。此碗是在翠绿色地上用紫、黄、草绿、深绿色描绘花纹,十分别致。图案与光绪元年(1875年)和二年(1876年)生产的大雅...
1383 粉彩 花卉 大雅斋白陶仓房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高54厘米,面阔32厘米,进深43厘米 1959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 仓房正面上部模印紧闭的双门,门上有门钉、铺首、门簪等。门两边模印直棂窗,房顶为歇山顶,顶上覆瓦。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
655 陶器 白陶仓房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青花 转心瓶,清乾隆。瓶直口,长颈,折肩,敛腹,圈足外撇。瓶呈转心式,分里外两层,内瓶与外瓶颈部相连,可旋转。外瓶通体以青花装饰。颈部绘青花变形蕉叶纹,折肩绘十字花叶纹,装饰四个环形系,腹部绘蝶穿花纹,并饰一如意开光。可通过开光欣赏内瓶鱼藻莲池通景画。内瓶以冬青釉为地,绘粉彩金鱼,水藻、荷花纹。底署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此瓶造型新颖,构思巧妙,通过...
1165 青花 转心瓶海水纹香炉,明永乐,高55.5厘米,口径37.3厘米,足距38厘米。炉阔口,短颈,鼓腹,下承以三象腿形足,肩部置两朝天耳。内施白釉。外壁通体绘海水江崖纹。此器与青海省博物馆藏“大明永乐年制”款铜炉器形相似。其形体硕大,青花色泽浓艳,晕散明显,凝结的黑斑密布于纹饰中。纹饰寓意江山永固。能够烧造如此有气魄、纹饰精美的瓷器,反映出当时窑工高超的制瓷技艺。明永乐、宣...
389 青花 景德镇宜兴窑友兰款紫砂诗句温壶,清嘉庆,高9.9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9.1厘米。壶身圆筒形,分内外两层,内层壶胆可取出,内外壶间有腔体,注入热水可以保温。平盖,盖内钤椭圆形楷书“友兰”小印。壶腹刻行书“卢同七碗风生液,李白吟诗斗百篇。”落款“二泉”。底刻篆书“阳羡邵友兰制”圆形印章款。壶以紫红色砂泥制成,形制新颖,设计巧妙,内外胆口边严丝合缝,实用和美观集为一体...
259 宜兴窑 李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