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黄釉描金双耳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黄釉描金双耳罐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黄釉描金双耳罐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4569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黄釉描金双耳罐❖图片

黄釉描金双耳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釉描金双耳罐❖简介

黄釉 描金双耳罐,明弘治,高31.6厘米,口径18.8厘米,底径17厘米。

罐直口,溜肩,肩以下渐敛,平底,口、肩之间置对称曲带形双耳,口、底大小相若。罐内施白釉,外施黄釉。罐身上下共有描金弦纹7道,双耳上各有青花线2条,下腹部相对的两面以金彩绘二牛。底素胎无釉。

此罐以舒缓的曲线构成丰满匀称的形体,体虽硕大,却无笨拙之感,古朴中透出俊秀之美。罐上所施黄釉色泽淡雅,浑然一色,描金弦纹熠熠生辉,装饰效果高贵典雅。

我国传统低温黄釉瓷器以明弘治时产品最负盛誉。由于弘治黄釉瓷器一般用“浇釉”的方法施釉,故有“浇黄”之称,又因其黄色浅淡娇嫩,故亦称“娇黄”。明代黄釉瓷器以盘、碗居多,黄釉描金罐唯弘治朝有。此类黄釉描金罐除置曲带式耳者外,尚有置兽耳者,也有不置耳的,均属宫廷祭祀用器。其传世品多属清宫旧藏。


相关知识科普


黄釉

低温黄釉瓷器创烧于明洪武时的景德镇官窑,以后各朝多有烧造。以“黄”与“皇”谐音,故以黄色象征皇家的尊贵,黄色瓷器亦只限于御用。黄釉瓷器均采用两次烧成,即先高温烧成涩胎或素白瓷,然后施黄釉,再入窑经850-900℃烘烧而成。由于黄釉瓷器常以浇釉法施釉,故有“浇黄”之称。对于颜色娇嫩如鸡油者,人们又称之为“娇黄”或“鸡油黄”。统观历史上的黄釉瓷器,以明弘治朝之产品最受称道,被视为黄釉瓷器的典范。其釉面光洁,釉色浅淡娇嫩。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诸多弘治黄釉瓷器来看,其呈色几无差异,表明当时黄釉瓷器烧造技术之娴熟。

描金

瓷器装饰手法之一。其工艺是以毛笔蘸调和好的金粉,在烧好的瓷器上描绘图案花纹,然后入炉经低温烘烧而成。描金创烧于北宋定窑,南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绘,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用大蒜汁调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亦常用描金装饰颜色釉瓷器,如著名的宣德鲜红釉描金器、弘治黄釉描金器、乾隆窑变釉描金器等。

弦纹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大多数情况下,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相关文章

  • 哥釉葫芦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釉葫芦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釉葫芦瓶,明代。...

    1895 葫芦瓶
  • 红绿釉陶灯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红绿釉陶灯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红绿釉陶灯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高27.8厘米 1969年河南济源轵城泗涧沟出土 灯盘为昂首翘尾的鸟形,盘中有一锥状突起,灯柱为圆柱状,以兔形柱头承接灯盘,柱下塑有蟾形座。除灯盘内施红褐釉外,余部均施较薄的绿釉。灯盘造型与汉代画像石上的金乌相近,金乌象征太阳,兔和蟾蜍代表月亮。昼有日夜有月,日月相合为“明”。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

    1554 陶器 红绿釉陶灯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窑变釉带耳双环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变釉带耳双环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变釉带耳双环瓶,清雍正,高23厘米,口径11厘米,足径12.5厘米。瓶唇口微撇,短颈,溜肩,垂腹,圈足外撇。颈部两侧贴塑穿带环耳。通体施窑变釉。外底施酱釉,阴刻“雍正年制”双行四字篆书款。此瓶釉色鲜艳浓重,宛如燃烧的火焰般灿烂夺目,为窑变釉中“火焰红”的典型作品。瓶的口沿处和耳部因釉层流动变薄而形成的灯草边是雍正时期窑变釉类瓷器的特征之一。...

    1633 阴刻 灯草边
  • 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杯一套由12 件组成。均撇口、深弧腹、圈足。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白釉,足端无釉。胎体轻薄,釉面光亮。外壁一面以青花 五彩装饰,描绘代表12 个月中某个月的花卉,另一面题写与花卉相对应的诗句。分别为:一月,迎春花,题“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二月,杏花,题“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三月,桃花,题“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农”;四月,牡丹花,题“晓艳远分金...

    302 五彩 花卉 青花 桂花
  • 越窑青釉瓜棱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越窑青釉瓜棱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瓜棱执,唐,高20.4厘米,口径5.8厘米,足径7.7厘米。执壶撇口,束颈,溜肩,长圆腹,圈足。通体呈四瓣瓜棱形,肩部一侧置短流,另一侧颈、肩之间置曲柄,与流、柄成十字形的颈、肩之间置。通体内外及圈足内均施青釉。此执壶造型圆润饱满,釉质润泽,为唐代晚期越窑的代表作品。青瓷的烧造至唐代已相当精美,浙江越州一带所产的青釉瓷器,体现了唐代青瓷生产的时代水平。...

    684 越窑 青釉 执壶 双系 青瓷
  • 宜兴窑紫砂茶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茶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紫砂茶壶,清,通高8.5厘米,口径5.4厘米,足径6.2厘米。壶圆口,鼓腹,圈足,短直流。浅紫色的泥料中含有黄色颗粒,壶身光素,但各种细节一丝不苟,于细小处见精湛。清代茗壶自康熙、雍正朝起,不再以实用为主要功能,而是逐渐倾向于艺术性和观赏性。...

    583 宜兴 宜兴窑
  • 黄釉提梁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釉提梁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釉 提梁壶,辽,高29厘米,口径2.5厘米,足径7.5厘米。壶式较高,上扁下圆。壶上端一侧出管状口,口与肩上另一侧连以鸡冠状提梁,口与提梁根部饰凸起的带状饰物。壶下部饱满,圈足微外撇。胎上施白色化妆土,其上施黄釉,近足部不施釉。釉色光亮,釉面开有细小的纹片。   这类提梁壶,是由鸡冠壶逐渐演变而成。...

    1041 黄釉 提梁壶 化妆土
  • 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蓝地珐琅彩 缠枝牡丹纹碗,清康熙,高5.2厘米,口径11厘米,足径4.4厘米。碗敞口、深弧壁、圈足。内施白釉,外壁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装饰。足内施白釉,有胭脂彩楷体“康熙御制”四字双行外围双圈款。珐琅彩瓷器的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据清宫造办处的文献档案记载,其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新瓷器品种。...

    407 珐琅彩 缠枝 胭脂彩 画珐琅 白瓷 景德镇 御窑厂 如意馆
  • “懋勤殿”款龙纹印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懋勤殿”款龙纹印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懋勤殿”款印盒,清嘉庆,通高7.7厘米,口径22.5厘米,足径14.5厘米。清宫旧藏。印盒扁圆形、子母口、圈足。盖面及器壁淡描祥云纹为地,其上各绘两条金彩三爪行龙飞腾于云海之间。底足内施白釉,署青花篆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款。盒盖面正中金彩方框内署“懋勤殿”金彩三字。“懋勤殿”位于紫禁城内西庑,殿名取其懋学勤政之意,其中藏贮图书典籍。清沿明制,凡图书翰...

    756 龙纹 青花 行龙 乾清宫 朱砂
  • 白陶盉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白陶盉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夏代高28厘米,口径7.6×4.3 厘米1990 年伊川县南寨遗址出土盉为水器,宴饮时盛玄酒即水以调和酒的浓淡。商代及西周时期,盉又多与盘同出,因而盉亦是沃盥用具。...

    1051 陶器 白陶盉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黄釉刻折枝花长方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釉刻折枝花长方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釉刻折枝花长方花盆,清光绪,高11.1厘米,口长19.4厘米、宽13.4厘米,底长16.9厘米、宽10.5厘米。花盆呈长方形,平口,直壁,方圈足。盆内施白釉,外通体施浅黄色釉,以暗刻花卉为饰,口沿处暗刻如意云头、蝙蝠,外壁4面分刻牡丹、菊花各两组。底暗刻“体和殿制”4字篆款。...

    585 黄釉 折枝 花盆 刻花 花卉 体和殿
  • 青花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纹盘,高3.1厘米,口径19.4厘米,足径11.7厘米。盘撇口,弧壁,圈足。盘内壁与内底交接处暗划 弦纹一周。内底暗划云纹三朵,呈“品”字形排列。内壁模印云龙纹。外壁以青花绘二云龙赶珠纹。足内施白釉,无款识。此盘胎薄体轻,造型优美,青花发色艳丽,所绘龙纹笔触细腻,生动传神。盘内印、划花纹承袭了元代及明洪武瓷器的作法,反映了景德镇窑瓷器从元至明永乐朝一...

    1348 青花 龙纹 暗划 弦纹 模印 划花 景德镇
  • 粉彩雕镶荷叶香橼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雕镶荷叶香橼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雕镶荷叶香橼盘,清乾隆,高3.8厘米,长15.7厘米,宽10.5厘米。清宫旧藏。盘呈荷叶形,叶面翻卷起伏,叶梗从叶后过枝而上,叶面边缘处贴塑含苞待放的花苞与莲实,莲蓬中有可活动的莲籽,器底粘有田螺和菱角形足。底书青花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所谓“香橼盘”指古人书斋中陈设的一种小型果盘,其常置黄色香橼或佛手于其中,可散发出宜人的香气,平添不少雅趣。此器造型...

    500 粉彩 青花 佛手
  • 青花折枝花果纹蒜头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折枝花果纹蒜头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折枝花果纹蒜头瓶,高28厘米,口径3.7厘米,足径8.6厘米。瓶口内敛,呈蒜头状,直颈,溜肩,垂腹,圈足外撇。腹部主题图案绘6组折枝花果纹,辅以回纹、缠枝 花卉、如意纹、莲瓣纹及海水纹。纹饰布局疏密有致,青花艳丽,画工精细。足内有青花篆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款。此瓶造型优美,纹饰画法与乾隆朝青花蒜头瓶颇为近似,是嘉庆早期青花瓷中的优秀作品。...

    1703 青花 折枝 蒜头瓶 回纹 缠枝 花卉 如意纹 莲瓣纹
  • 定窑白釉刻花萱草纹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花萱草纹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花 萱草纹洗,金,高2.2厘米,口径12.9厘米,底径12.1厘米。洗敞口,浅弧壁,平底。通体内外施牙白色釉,釉质温润,口沿无釉。内底刻划一折枝萱草,花瓣舒展,叶片卷曲,线条婉转流畅,整个图案显得简洁洒脱。萱草纹是定窑瓷器上常见的装饰题材之一,多见于盘、洗、碗、瓶等器物上。装饰手法多样,不仅有刻花,还有印花、划花等。...

    726 定窑 刻花 萱草 折枝 印花 划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