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查继佐行书诗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10-20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查继佐行书诗卷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查继佐行书诗卷
时代
门类 书法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3386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查继佐行书诗卷❖图片

查继佐行书诗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查继佐行书诗卷❖简介

《行书诗》卷,清,查继佐书,绫本,行书,纵450厘米,横33.3厘米。

释文:

一片山花落笔床,石桥寺里最清凉。寄书河上神明宰,玉帛朝回望帝乡。为政心闲物自闲,一州横制浙江湾。百花仙酝能留客,野屐同登竹外山。不将富贵碍高情,树里南湖一片明。杭越风光诗酒主,琵琶起舞换新声。愿得相从一问师,论交却忆十年时。轻舟共泛花边水,南国争传五字诗。西湖清宴不知回,雨过南山积翠来。近得麻湖书信否,五云多处是三台。英雄见事若通神,不薄今人爱古人。蚤晚得为同舍旅,道光谁不仰清尘。燕蹴飞花落舞筵,蓝田日暖玉生烟。河边淑气迎芳草,琴瑟同谐愿百年。心在重霄鬓未华,不知春思落谁家。城中车马应无数,阁道回看上苑花。生平诗誉复谁过,银箭金壶漏水多。内史笔锋光案牍,江南江北望烟波。苏小门前柳万条,酒醒时得广离骚。无劳海上寻仙客,王母新开一树桃。朝野俱欢庆寿晖,山光物态弄春辉。雄如宝剑冲牛斗,再为苍生入翠微。才子襟期本上清,黄云捧日瑞升平。东风小饮人皆醉,试向文园问长卿。右集唐十二绝为石翁张老师寿。治门生钓史查继佐书并政。

款署:“右集唐十二绝为石翁张老师寿。治门生钓史查继佐书并政。”钤“查继佐印”白文印、“伊璜氏”朱文印,引首印为“紫微房”朱文印。

此书是查继佐自集唐诗十二首为老师祝寿而作,当中每一首七言绝句都是从四首唐诗中分别选取一句,组合成为一首。整件作品共涉及36位唐代诗人的48首诗, 如岑参王昌龄、白居易、高适、杜甫、李商隐、刘禹锡、温庭筠、杜牧等人的诗作。个别字句与原诗略有出入。其书学颜真卿,用笔劲健、爽利,分间布白极其匀称。查家在清初遭受了文字狱之灾,当时保存查氏墨迹可能会引起杀身之祸,所以查继佐的传世作品较少,此件则更为珍贵。


相关知识科普


琵琶

也称“批把”,弦乐器。汉刘熙《释名·释乐器》曰:“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唐朝时有龟兹琵琶、五弦、忽雷等多种形制。多为半梨形,曲项,以拨子弹拨演奏。

引首

中国书画手卷的专业术语。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多为四字,与画心之间有隔水分开。因开卷时首先见其,故称“引首”,最早在明初出现。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长安。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写塞上风光和战争场景,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时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有《岑嘉州诗集》。

王昌龄

王昌龄(698—756年),字少伯,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数任小官,屡遭贬谪,后被贬为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安史之乱后回乡,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工诗,以写边塞诗著名,也长抒情诗,尤擅七绝,比美李白,后世尊为“七绝圣手”。

杜甫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唐朝诗人,有“诗圣”之名。其诗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倾向 。《三吏》、《三别》、《秋兴》、《春望》等诗篇广为传颂。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县)。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唐贞元间(785—805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后与白居易唱和甚多,也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有《刘梦得文集》。

杜牧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中进士第,曾官司勋员外郎,后迁官司中书舍人。工诗文,有《樊川集》二十卷传世,是唐代著名诗人。亦工书法。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临沂(今属山东)人。唐代书法家。曾任平原(今属山东)太守,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平原”、“颜太师”、“颜鲁公”等。书法初学褚遂良,后请教张旭,深悟笔法。参用篆书笔意写楷书,真书笔力弥满,端庄雄伟,气势森严,行书遒劲郁勃,阔达自在,书风明显区别于二王(羲之,献之)和唐初诸家,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世称“颜体”。与当时另一位书法家柳公权并称“颜柳”。唐人《书评》论其书:“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传世墨迹有正书《自书告身》、行书《祭侄文稿》和《刘中使帖》,碑刻有《争座位帖》、《多宝塔碑》、《东方画赞》、《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中兴颂》等。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

文字狱

因著书立说,吟诗为文所遭致的刑狱。清统治者往往把诗文中的个别词句牵强地指斥为意在反清,因而对作者横加迫害甚至斩首。清代以乾隆朝文字狱为炽。

相关文章

  • 徐渭草书论书法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徐渭草书论书法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论书法》卷,明,徐渭书,纸本,手卷,纵32.1厘米,横736.5厘米,草书,99行,1353字。《论书法》释文本幅款署:“万历壬辰春季月青藤道士徐渭书于梅花馆”,钤“徐渭私印”、“天池山人”、“湘管斋”,迎首印钤“公孙大娘”。有张笃行题跋一则。收藏印钤“约斋鉴赏”、“阎纳之印”、“张笃行印”等15方。本文书梁武帝、米芾、黄庭坚、苏轼等论书语。“万历壬辰”为...

    1273 徐渭 手卷 论书法释文 梁武帝 米芾 黄庭坚 苏轼
  • 铁保行草书临王帖册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铁保行草书临王帖册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草临王帖》册,清,铁保书,五开,纸本,纵16.3厘米,横26.5厘米。此册临晋代王廙、王洽、王献之诸帖,计五开七帖(《行草临王帖》册释文)。末开自识:“丙寅四月廿五日大雨,闭门作书亦复佳,特不知河口情形何如,心甚悬悬,铁保识。”左钤“铁保私印”、“宫保尚书”印二方。首钤“平生珍赏”印。首末开分钤“幼农”、“格平读过”、“传贤子孙”等鉴藏印十方。未见著录。...

    330 铁保 王廙 王洽 王献之 行草临王帖册释文
  • 石涛多体临阁帖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石涛多体临阁帖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草临阁帖》卷,清,石涛书,纸本,行草、楷书、隶书,纵24.5厘米,横350.4厘米。 署款:“时丙子秋八月,清湘瞎尊者临于清莲阁下。”款下钤“前有龙眼济”、“瞎尊者”、“头白依然不识字”印。 鉴藏印钤“欧阳林平 ”、“曾在朱屺瞻家”等5方。 此书分别临《淳化阁帖》卷二、卷四、卷五中的部分单帖,共六则七帖,分别是《隋僧智果评书五则帖》、《晋卫夫人稽...

    780 石涛 淳化阁帖 智果 萧子云
  •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卷(传唐褚遂良摹本)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卷(传唐褚遂良摹本)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卷(传唐褚遂良摹本),晋,王羲之书,唐,褚遂良摹,纸本,行书,纵24厘米,横88.5厘米。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山阴名士四十一人集于兰亭,修禊祭,宴曲水。即席赋诗,汇为一卷,由王羲之当场作序。这篇序情文并茂,心手双畅,向称“天下第一行书”。其妍美流便的风神,被后世视为行书的典范和楷模。唐太宗 李世民酷爱羲之书法,在得到《兰亭序...

    1482 王羲之 兰亭序 唐太宗 李世民 欧阳询 冯承素 虞世南 神龙本
  • 张弼行草书诗文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张弼行草书诗文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草诗文》卷,明,张弼书,纸本,行草书,纵29.5厘米,横58.9厘米。《行草诗文》卷释文署款:“成化十六年庚子六月,张弼在南安郡斋记。”钤印“汝弼”、“东海翁”。鉴藏印有“潘氏季彤珍藏”、“李定颐收藏记”、“宋氏廉一长物”等诸方。卷后有清潘正炜题记一段。此卷内容分别为张弼自作五言诗、七言诗七首及短文五则,书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庚子六月,作者时年5...

    904 行草诗文卷释文 台阁体 怀素
  • 安弘嵩隶楷书大智度论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安弘嵩隶楷书大智度论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大智度论》卷,十六国 北凉,安弘嵩书,纸本,隶楷书,纵25.1厘米,横342.5厘米。《大智度论》是阐释佛典《大品般若经》的论书,古印度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汉译,共一百卷。此卷抄写其第五十五卷第廿八品,卷首已残,尾题“法师慧融,经比丘安弘嵩写”。敦煌曾出土另一卷《大智度论》,抄写第五十九卷第卅六品,亦题安弘嵩写,笔迹与此卷相同。汉字书体自汉末至魏晋时期,经...

    1626 十六国 北凉 安弘嵩
  • 行书五律扇面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书五律扇面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书五律扇面,清,张玉书,纸本,纵16.7cm,横52cm。张玉书(1642—1711),字素存,号润甫,江苏丹徒人。清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主修《明史》、《平定朔漠方略》、《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典籍。此作是张玉书写给徙庵的扇面,结构字字独立,笔断意连,大小开合自然随意。...

    183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书法类藏品
  • 姜立纲楷书东铭册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姜立纲楷书东铭册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东铭》册,明,姜立纲书,纸本,楷书,纵28.7厘米,横14.8厘米。此书无名款,末行下钤“廷宪”。鉴藏印有: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御书房鉴藏宝”。后幅有明代东庐题记一段。此书是姜立纲书录宋张载《正蒙》篇中的一文。此书册用笔劲健方正,结体紧密,笔墨厚重,得力于柳公权书法,但一些笔画过于板滞僵硬,未脱“台阁体”遗风。王世贞《艺苑巵言》曾云:“立纲...

    537 东铭 姜立纲 张载 柳公权 台阁体 王世贞
  • 邵宝行书东庄杂咏诗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邵宝行书东庄杂咏诗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东庄杂咏诗》卷,明,邵宝书,纸本,行书,纵25.8厘米,横231.5厘米。《东庄杂咏诗》卷释文署款:“友生邵宝顿首稿上复斋先生吟伯请教。三月廿八日。” 款下钤“国贤”、“常郡锡邑世家”印。引首印“二泉”。无题跋及鉴藏印。此为邵宝为赞美吴宽的“东庄别墅”之景色所作的20首五言绝句。此书用笔稳健,顿挫有致,笔墨浓郁温厚,气势沉实宽博。其笔画钩如屈铁,点如坠石,...

    1608 邵宝 东庄杂咏诗卷释文 引首 吴宽 李东阳
  • 伊秉绶行书五言联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伊秉绶行书五言联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五言联》,清,伊秉绶书,纸本,行书,纵125厘米,横31厘米。此联为芸野三兄所作,款署“嘉庆丁卯初秋汀州伊秉绶”,书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是伊秉绶54岁时所书。书法运笔全用中锋,无论大字、小字皆点画瘦劲,不露圭角,通篇章法疏朗,体式宽博,是其书成熟面貌的体现。钤“墨卿”朱文印、“伊秉绶印”朱文印,引首印“宴坐”白文印。释文:改诗眠未稳,怀古坐应枯。书...

    1099 伊秉绶 引首
  • 宋广草书风入松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宋广草书风入松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风入松词》,明,宋广书,纸本,立轴,纵101.7厘米,横33.7厘米,草书,7行,147 字。释文:畫堂紅袖倚清酣,華髮不勝簪。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軟、花底停驂。书詔許传宮燭,香羅初試朝衫。御溝冰泮水挼藍,飛燕又呢喃。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銀字泥椷。报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洪武十二年夏五月,余于鍾山挈累還吳。明年春又復徙家湖南崑丘。友人陸君德修頗愛眷...

    1225 宋广 风入松 虞集
  • 陆居仁草书苕之水诗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陆居仁草书苕之水诗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苕之水诗》卷,元,陆居仁书,纸本,手卷,纵28.2厘米,横130.7厘米,草书,41行。《苕之水诗》卷释文 卷前钤陆氏“云间”、“幽谷一叟”印2方;卷末钤陆氏 “宅山”、“陆氏居仁”、“静寿山”、“卧松亭”、“寄寄轩”款印5方。鉴藏印以项元汴、卞永誉、安岐三家最多,并有项氏“意字号”编号。《苕之水诗》卷书七言古诗一首,赞扬笔工陆文俊所制毛笔精良耐用,夺造化...

    660 陆居仁 手卷 苕之水诗卷释文 项元汴 卞永誉 安岐 陆文俊 张旭
  • 李建中行书贵宅帖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李建中行书贵宅帖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贵宅帖》,宋,李建中书,纸本,册页,纵31厘米,横27.5厘米,行书,9 行140字。释文:“貴宅諸郎各計安侍奉,所示請改章服。昨東封須得出身歷任家狀一本,並須齎擎官告敕牒去,未審此來如何行遣也。兼爲莊子事,已令彼僧在三學院安下,近已往彼去來回。此莊始初見說甚好,只是少人管勾,若未貨,可且收拾課租,亦是長計,不知雅意如何也。侯親家亦言可惜拈卻。建中(花押)...

    1179 李建中 册页 敕牒 泰山 项元汴 卞永誉 式古堂书画汇考 平生壮观
  • 黄庭坚草书浣花溪图引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黄庭坚草书浣花溪图引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浣花溪图引》卷,宋,黄庭坚书,纸本,草书,纵35.5厘米,横391.4厘米。释文:[拾][遗][流][落][锦][官]城,故人作尹眼[为][青]。碧鸡坊西[结]茅屋,百花[潭][水]濯冠缨。[故][衣]未补新衣[绽],空[蟠]胸中书万[卷]。探道欲度[义]皇前,论诗未[觉]国风远。干[戈]峥嵘暗寓县,杜陵韦[曲][无]鸡犬。老妻稚[子]且眼前,[弟][妹]...

    1064 黄庭坚 石渠宝笈 吴宽 王世贞 夏德声 山谷外集 怀素 孙氏书画钞
  • 徐霖篆书四言诗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徐霖篆书四言诗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四言诗》卷,明,徐霖书,纸本,篆书,纵29.5厘米,横62.8厘米。释文:蘅从圜方,剖分玄黄。日月悬象,着明阴阳。人参两仪,身为己冈。貌言视听,内思外荘。动植柔刚,品德水形。开物成敄,器用有常。穷数尽变,六义括囊。始一终亥,欮旨寔宏。图书卦画,表里发扬。自非神圣,制作熟当。编继简紊,踵袭面墙。岌绎先训,部列叙明。启蒙致格,人文化成。吴郡徐霖书。钤印“徐氏子...

    907 徐霖 翁同龢 玉筯篆 李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