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杨国忠进银铤 | 
|---|---|
| 外文名 | |
| 创作者 | |
| 别名 | 杨国忠进银铤 | 
| 时代 | |
| 门类 | 其他 | 
| 出土 | |
| 备注 | |
| 文保级别 | |
| 馆藏地点 | 河南博物院 | 


唐代(公元618-907 年)
长32、宽5.4、厚1.2 厘米
1970 年洛阳隋唐宫城遗址出土
杨国忠,唐玄宗天宝年间宰相,专任采市银使,负责边市贸易税收。据铭文知其为边将上缴之边郡和市银两,反映唐代“和市”制度的存在。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唐玄宗改吏部为文部,至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又改回吏部,因此铭文所载杨国忠官职为“右相兼文部尚书”。
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 中文名 | 杨国忠进银铤 | 
|---|---|
| 外文名 | |
| 创作者 | |
| 别名 | 杨国忠进银铤 | 
| 时代 | |
| 门类 | 其他 | 
| 出土 | |
| 备注 | |
| 文保级别 | |
| 馆藏地点 | 河南博物院 | 


长32、宽5.4、厚1.2 厘米
1970 年洛阳隋唐宫城遗址出土
杨国忠,唐玄宗天宝年间宰相,专任采市银使,负责边市贸易税收。据铭文知其为边将上缴之边郡和市银两,反映唐代“和市”制度的存在。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唐玄宗改吏部为文部,至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又改回吏部,因此铭文所载杨国忠官职为“右相兼文部尚书”。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