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文物医生妙手回春 10个月修复四川最大汉代陶棺[图文]

时间 : 07-22 投稿人 : 非儿 点击 :

文物医生妙手回春 10个月修复四川最大汉代陶棺 | 艺术品鉴赏“医生”在加固陶棺碎片

今年8月,泸州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的一口汉代陶棺,宣布结束修复,并于近日通过四川省文物局的验收。修复后的陶棺长约190厘米、宽约52厘米、高约67厘米,是四川目前出土汉代陶棺中最大的一口,十分珍贵。

一年半以前,这口陶棺其实还只是一堆碎片,并且和另4口陶棺碎片混在一起。来自川博的文物修复专家卫国带领学生花了10个月时间,终于让它神奇“合体”。

53岁的卫国,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在川博担任文物保管多年后,他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文物修复之路。残破的石刻造像、精美的青花瓷器,在他严谨的“诊断”和“对症下药”后,重获新生。

上千块陶片早已疏松不堪

2015年初,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向川博文保中心求救:十多年前考古出土的几口汉代陶棺石棺,由于缺乏修复力量,至今还是一堆碎片。作为文保中心修复石刻文物的老师傅,卫国被派到现场。“一看,哪有什么陶棺的影子。在博物馆厕所外搭建的简易棚里,数不清的陶片就摊在地上。大的有一米多长,小的就只比指甲盖大一点点。”

卫国和弟子最终还是把这堆陶片数清楚了,“共有1100多块,不过总共是5口陶棺的碎片。”原来陶棺出土时,经过两千多年的岁月早已疏松不堪,在发掘时就开始破碎,搬运过程中也烂了不少。当地文管人员面对一堆烂陶片,束手无策。

这对卫国一行同样是个难题,“现存保存完整的汉代陶棺十分稀少,无样本参考。”不过,文保人员根据经验,还是发现了线索:“仔细分辨,会发现陶片有红陶、灰陶、夹砂等不同材质,只需分门别类拣开即可。”为了便于以后拼接,修复人员会在找到断裂痕迹差不多的陶片上做记号。尽管如此,仅分拣陶片还是花了将近3个月时间。

手术前先“体检”“配药”

修复文物,并非简单拼接了事。卫国说,他们的工作其实和医生没什么区别。为了诊断陶片有哪些病害,文保人员会先在陶片上提取芝麻大小的样品回实验室分析。

在超景深显微镜下的放大图像上可以看到,陶片表层已经疏松多孔。经过激光拉曼和扫描电镜分析,工作人员发现,陶片上的白色晶体含有碱性的可溶盐。对此,工作人员得出结论:陶棺因为年代久远,埋藏环境的多种病害共同作用,最终导致陶片疏松。如果按照惯有程序,“处方”里一般会建议脱盐处理。不过针对这口陶棺的个体差异,工作人员建议在修复粘接断裂面以前,直接用B72加固剂对酥粉脱落部位进行预加固。因为,以陶片的“病入膏肓”,已经不起脱盐的“大手术”了。卫国说,正是在“检验科医生”的指导下,他们在每一块陶片的正反两面和断裂面都刷了加固剂,才保证了后期拼接。

修旧如旧接近本色

在石刻或陶瓷器文物修复中,拼贴、粘接后的全色往往是最重要的工艺。但这次陶棺的修复,怎样不再度损毁成为最大难题。卫国说,修复后的陶棺仅棺盖就有100多公斤。这么重的文物本体,根本不可能按照原有的方法从下往上拼接了事。否则陶棺还未拼好,就会受不了上面的重量再度坍塌。为此,卫国和四川博物院文保中心主任张孜江反复琢磨,终于想到了在棺内量身定做钢架的办法:脆弱的陶棺棺身靠在支架上一片片往上复原,而棺盖的全部重量则压在不锈钢架上。为了“修旧如旧”,无法拼接的陶粒都被打成粉末当成“勾缝剂”。

然而刚刚粘接好的陶棺,遍布伤痕。此时考验修复手艺的时刻再度到来。他们要用特制的砂纸将修补痕迹细细打磨,直到闭眼抚摸感觉不到凹凸不平为止。此后,拼接部分还得用油画笔上色,直到修补的颜色看上去和文物本色接近。

卫国说,仅这一口陶棺的修复,就花了近10个月时间。

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韦荃:

修复文物让公众感受传统文化的风姿

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让文物修复这个枯燥工作着实火了一把。在四川各大博物馆,同样有一批文物修复师,通过一双妙手恢复着文物原本的夺目光彩。仅四川博物院今年一年,就牵头完成了古代字画、碑帖、青铜器等数百件文物的修复。

在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韦荃看来,文物修复的最大价值,是得以让公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风姿,而修复文物不仅可以延长文物生命,更是对文物的再认知。

韦荃说,在各种揭秘文物修复的作品中,公众似乎更对手艺人的绝活感兴趣,“比如伸手一捏装裱书画的糨糊,就知浓度够不够。实际上现在的文物修复在强调老师傅们的经验同时,更注重使用科学手段。现在装裱时用糨糊,浓度、颗粒度、黏稠度都要有理论依据。因为我们修复的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每一个动作和步骤都可能影响到文物生命,必须让修复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为此,文物修复从来不求速度。一尊铜车马的修复,从检测病害到修复方案确定再到动手修复,也许要花上几年时间。如今,越来越多从事物理、生物、化学甚至材料学的大学生加入到了文保队伍中。

相关文章

  • 宋明文人以何物为伴[图文]
    宋明文人以何物为伴[图文]

    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瓜棱腹带盖执壶高16.3厘米 腹径14.7厘米 底径8.7厘米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2吕大临墓出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与盛唐相比,(宋)时代精神已不在马上,而在闺房;不在世间,而在心境。……心灵的安逸享受占据首位。”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如是说。宋代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文人的黄金时代,追求极简之美,形成了品调高雅的造物艺术。在日渐喧嚣浮躁的今天,人们对古人追求雅致的“慢...

    1302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咸丰重宝背满文宝浙当头十 当头百大钱鉴赏[图文]
    咸丰重宝背满文宝浙当头十 当头百大钱鉴赏[图文]

    图1 黄铜质(直径37.8mm 厚2.6mm 重19.9克)图2 黄铜质(直径46.5mm 厚4.3mm 重47.3克)清咸丰宝浙局曾铸造过两套重宝大钱。第一套背为满文宝浙,所见有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四十、当五十、当百等;第二套背为满汉文浙,所见有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四十、当五十、当百等。这两套大钱存世均罕,尤以第二套为最。而在第一套大钱中有一种“十”字和一种“百”字均在背穿上者,...

    1358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不可再生的点翠[图文]
    不可再生的点翠[图文]

    点翠是一种取翠鸟翎毛贴饰在金银表面的首饰制作工艺,其瑰蓝华美的色彩易百年不变,一度成为中国首饰的主流。这本是一个极为小众的收藏门类,主要流行在梨园行和传统首饰爱好者之间。近来随着一些清宫剧卖座以及收藏市场日趋专业化、多元化等因素,这门古老的手艺逐渐为大众知晓,收藏点翠的玩家与日俱增。点翠工艺起源于何时学界并未有统一的共识,据文献记载最早在魏晋时期就已有取翠鸟翎毛制作首饰的传统,但由于年代久远,...

    1094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霍克尼创作疫情中的新画:“病毒也不能取消秋天”[图文]
    霍克尼创作疫情中的新画:“病毒也不能取消秋天”[图文]

    大卫·霍克尼今年三月,当世界各地许多地方的人都在经历隔离的时候,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为我们发来了一幅描绘春天的快乐图景,与此同时附上了一句充满希望的信息“记住,它们不能取消春天”,获得了人们的共鸣。如今,当英国与法国进入了第二轮隔离之时,霍克尼又一次发来了两幅近作——这一次,他捕捉了秋天的美,并且也附上了又一句积极的话:“记住,它们也不能取消秋天。”大卫·霍克尼《秋天的大树》(2020年10...

    502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颜值与价值兼顾的铜砚滴[图文]
    颜值与价值兼顾的铜砚滴[图文]

    砚滴也称水滴、水注、书滴、蟾注等,是文房中一种用于磨墨的辅助工具。《饮流斋说瓷》中记载:“其制甚古,蟾滴、龟滴由来已久,古者以铜,后世以瓷。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则名曰滴。”砚滴起源于何时,并没有明确的说法。汉代以前,墨是呈颗粒状的,到了魏晋才有墨锭,推测砚滴也是这一时期的产物。至唐宋时,砚滴于实用性之外,还追求形式和工艺上的美观,闲暇时观赏把玩,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为文人雅士们所青睐。明代高濂...

    1000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英艺术家将“迷你迪厅”带到王府井大街
    英艺术家将“迷你迪厅”带到王府井大街

    新东安商场的地下一层聚集了几百名观众,大家都对一个看似魔术箱、门口挡着黑色幕布的“迷你迪厅”充满好奇,五位戴墨镜的英国艺术家在商场保安的帮助下组织观众排队蹦迪。据介绍正是因为小,这个迪厅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记者看到,刚刚“开张”的迪厅门口已经有五六十人排队等候,大多是想进去看个究竟或者小试一把的年轻人。迪厅周围站着五位衣着前卫的艺术家,黑色的门...

    539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西夏剔刻花瓷:源于黄河的独特纹饰[图文]
    西夏剔刻花瓷:源于黄河的独特纹饰[图文]

    黑釉剔刻花经瓶一千多年前,在黄河上游地区生息着一个英雄民族——羌系党项族人,他们从黄河泥土中创造发展了神奇、独特纹饰和器型的瓷器,这就是西夏剔刻花瓷器。然而后来,西夏王朝渐渐被历史所遗忘,成为“谜一样的王国”,它所遗存下来的西夏文物凤毛麟角。西夏黑釉剔刻花瓶,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西夏瓷器制作及其装饰艺术,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西夏瓷器上的剔刻花纹一般采用开光构图,巧妙地处理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04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为什么全世界都给他过生日?[图文]
    为什么全世界都给他过生日?[图文]

    4月15日是著名画家、天文学家、发明家达·芬奇的生日。2019年也是达芬奇逝世500周年。为了纪念他,欧洲重要的博物馆几乎都策划了与达·芬奇有关的展览。不过对于我们来说,最早了解他,还是“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达·芬奇开始学画的时候,老师先让他画鸡蛋,画了一个又一个,他画得不耐烦了,就问老师:“老师,您天天要我画鸡蛋,这不是太简单了吗?”老师严肃地说:“你以为画鸡蛋很容易,这就错了,在一千个...

    1470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以罚款名义受贿5000元 芮城文物局原副局长获刑1年[图文]
    以罚款名义受贿5000元 芮城文物局原副局长获刑1年[图文]

    山西晚报讯 11月5日,山西晚报记者从裁判文书网获悉:芮城县文物局原副局长在抓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盗墓嫌疑人后,以罚款名义受贿5000元,私自将嫌疑人及车辆放走,致使多名盗墓嫌疑人仍未受到法律追究。近日,当地法院宣判,其犯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获刑一年。芮城县人民法院相关刑事判决书显示:2015年12月某日下午,时任芮城县原旅游文物局副局长的景宏波接到该局安全股原负责人刘有民(另案处理...

    1265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重庆自然博物馆开馆52天接待近50万人[图文]
    重庆自然博物馆开馆52天接待近50万人[图文]

    重庆自然博物馆,市民在参观进化厅的古生物化石除了火爆的电影市场,2015年重庆人的公共文化消费情况如何?记者昨日从市文化委获悉,2015年,到博物馆和图书馆的重庆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在2015年,整个重庆市的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36亿元,比2014年高出13%。每天外借图书2.71万册市文化委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达13.3万平方米,到馆读者1245.42余...

    209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崖柏收藏:不但要有“财力”更要有“眼力”[图文]
    崖柏收藏:不但要有“财力”更要有“眼力”[图文]

    据说,根雕艺术讲究尽量不动刀,张显其原始艺术面2013年,随着国内文玩圈越来越兴起的潮流,崖柏收藏热也在湛江逐渐愈演愈烈,成了近年来爱好文玩的市民最受关注的焦点。崖柏的收藏价值和前景如何?其市场现状又是怎样?笔者就此走访了湛江几名古玩行业资深者。崖柏的独特性据了解,由于崖柏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吸收了天地星月之精气,在狂风暴雨的洗礼下铸造了奇特灵动的造型,做文玩的时候可塑性很大。崖柏木质密度...

    931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八旬老伯银杏叶上画蝴蝶 八岁女孩已学三年 [图文]
    八旬老伯银杏叶上画蝴蝶 八岁女孩已学三年 [图文]

    杨老耐心地教小朋友们画“树叶蝴蝶”6月20日,本报C1版一篇名为《八旬老人银杏叶上画蝴蝶,不仔细看还以为是真的呢》的稿子一经登出,就得到了市民的普遍反响,记者接到不少市民的电话,都希望能和杨光明老伯来一个近距离接触,学习这银杏叶画画的独门技艺。昨天上午9点30分,80岁的杨光明老人步履矫健地来到运河社区二楼的活动室,此时已经有不少热心读者以及小区居民在现场等候,希望能...

    902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蓬皮杜艺术中心主席连任[图文]
    蓬皮杜艺术中心主席连任[图文]

    4月1日,法国文化部长弗兰克·里斯特(Franck Riester)宣布蓬皮杜现任主席塞尔日·拉维涅(Serge Lasvignes)将继续连任第二任期,再次领导该机构三年。这一决定令人惊讶,因为政府此前已规定公共机构负责人必须在67岁之前退休。文化部在声明中表示,因为蓬皮杜需要保持连续性,所以选择让拉维涅继续留任。拉维涅于2020年三月年满66岁。塞尔日·拉维涅,2019.图片来源:Thibau...

    1939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揭秘末代皇帝溥仪贩卖故宫国宝惊人内幕[图文]
    揭秘末代皇帝溥仪贩卖故宫国宝惊人内幕[图文]

    溥仪清逊帝溥仪4岁即皇帝位,在位仅3年,宣统王朝便土崩瓦解。但溥仪却在此后一直生活在紫禁城北部的小朝廷中,宣统年号一直在这里使用,因此,从1909至1924年11月溥仪出宫,这15年的宣统时期,溥仪从一个孩童成长为一个青年,满怀复兴帝业的“壮志”,大量宫廷字画、书籍、珍宝便在这一时期流失宫外。流失宫外的珍宝古物,至今还没有一份翔实的统计,估计数目惊人,其价值也无法估量...

    406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荷兰专家对罕见希特勒水彩画作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图文]
    荷兰专家对罕见希特勒水彩画作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图文]

    近日,荷兰报纸报道称,该国两名研究人员对一幅罕见的阿道夫-希特勒 (Adolf Hitler) 署名水彩画作提出了质疑,认为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赝品。两名专门从事希特勒艺术仿制品追踪的专家鲍尔特-楚格 (Bart Droog) 和亚普-凡-德恩-伯恩 (Jaap van den Born) 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这很可能是一幅希特勒画作赝品。”这幅透明水彩画(一种薄贴通透水彩绘画技法)描绘了位...

    1079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