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香奈儿和艺术家的亲密往事[图文]

时间 : 09-27 投稿人 : 小宇 点击 :

香奈儿和艺术家的亲密往事 | 艺术品趣闻

黑色鞋尖配合米色鞋身,以及鞋侧的松紧带,这两个元素构成经典的CHANEL双色鞋。图为香奈儿女士(右)与展示双色鞋的模特们

香奈儿和艺术家的亲密往事 | 艺术品趣闻

模特比安卡·巴尔缇(BrancaBalti)身着香奈儿2010年春夏高级成衣的头巾造型,和一件15、16世纪之交的石灰石雕塑头像《伯纳丁》摆放在一起

由让·路易-弗蒙策展的“文化香奈儿”放置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暗示了香奈儿和现代艺术之间那条若隐若现的线索。—直到20世纪50年代,她仍被人视为“当今仅有的创作‘现代’而非‘戏服’的设计师”。

“在这里,手稿、画作、摄影作品、贵重艺术品、珍本文献、时装设计、香水甚至高级珠宝都汇聚一堂,来描绘香奈儿独特的创意空间。这项展览就像一个大型的多宝阁,向外界公开了由无数秘密、感情和创作所构筑的世界,以及艺术精神与艺术品之间的连接。”由让·路易-弗蒙策展的“文化香奈儿”放置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暗示了香奈儿和现代艺术之间那条若隐若现的线索。—直到20世纪50年代,她仍被人视为“当今仅有的创作‘现代’而非‘戏服’的设计师”。

模特比安卡·巴尔缇(BrancaBalti)身着香奈儿2010年春夏高级成衣的头巾造型,和一件15、16世纪之交的石灰石雕塑头像《伯纳丁》摆放在一起,陈列的方式显然在暗示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这件中古头像来自法国科雷兹省,是拉本茨艺术与历史博物馆的藏品,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关联到底在哪里:科雷兹省有一座奥巴辛修道院(Aubazine),那里收藏了香奈儿成为香奈儿之前的过去。

香奈儿的传记作者和研究者在这一点上已经达成共识:从12岁到20岁,被父亲遗弃在奥巴辛孤儿院的7年铸造了香奈儿的美学宇宙:“一种混合着简约、庄重和奢华的美:素净的修女服,孤儿院童的黑袍白领裙,弥撒时神职人员圣袍和法器的绚烂华美。”

奥巴辛修道院属于严冷肃穆的西都教派,研究者认为,可以从修道院的建筑里找到香奈儿设计语言中的大量元素,如星星、月亮、太阳等有着宗教意味的神秘符号。诸如此类的联想还包括:当年教堂地面上用扁鹅卵石铺成的图案,出现在她于1932年推出的“BijouxdeDiamants”钻石珠宝展中;奥巴辛孤儿院通往小教堂的楼梯,被香奈儿复制在她位于南法海滨洛克布鲁的别墅LaPausa里;品牌的双C标识来自小教堂彩绘玻璃的启示,从1921年开始,这个图案出现在No.5号香水的水晶瓶盖上以及她后来的系列设计里。

如果不回过头去翻捡分析,这些早年经验里的细节其实都是隐秘而散落的,它们真的存在吗?可疑。如果它们没有在所谓香奈儿以后的人生经历中得以和现代艺术相遇并被不断激发,香奈儿的美学宇宙恐怕也难以建筑,至少不会如此耀目而持久。

No.5号和现代艺术展“5×5=25”

香奈儿是在20世纪第一个10年里开始她的生意的:1910年,她在巴黎开设了一家女装帽店。她以在修道院里训练出来的手工缝制款式简洁耐看的帽子,生意大获成功。1914年,她又开设了两家时装店,就在名流出入的度假地多维尔,香奈儿这个品牌算是正式诞生了,那年她31岁。

从1907年的立体画派和毕加索的《亚维农少女》开始,现代主义也在20世纪第一个10年的巴黎开始了一场美学革命。这是一种新的语言,旨在追求纯粹和直面本质。来自法国南部山区的香奈儿几乎是被一种与生俱来的判断力和直觉所驱使,搭上了这一波现代艺术生长的大势,就像她自己所宣称的:某一个世界即将消逝的同时,另一个世界也正在诞生,而她就在那个新的世界。

香奈儿和搅动在这场革命中的先锋们声气相通:毕加索、科克托、斯特拉文斯基、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就算不去谈论私生活,她化繁为简的时装设计风格无疑也是这场革命的自觉的一部分。“直觉告诉香奈儿女士,‘现代感’只能以‘减法’来表现。她不是堆积累赘的装饰,而是除去所有令人不悦、分心和杂乱的元素。”

1921年,No.5号香水问世。香奈儿请原沙皇宫廷的御用调香师恩尼斯·鲍为她调制了一款人工合成的香水,“就像是手工缝制的裙子,也就是经过设计的香水”,它的名字是一个数字,它的包装只有无曲线的方形瓶身,它被认为象征了香水的一种现代。恩尼斯·鲍试制的样品本来有两个系列,分别编号为1至5和20至24,但香奈儿选中第5款,她宣布把发布会放在5月5日举行,并决定就用“5”这个数字作为香水的名字。在有着深厚香水制造传统的法国,香水的名字总要充满梦幻的味道才受欢迎,所以香奈儿这个看来简单的决定,在那个年代实在需要无可拘禁的想象力。

有一种说法是,香奈儿的生日是8月5日,所以她对“5”这个数字有偏爱。这可能是答案,但并不是唯一的。在No.5号香水问世的这一年,另外还有两个与数字“5”相关的重要事件。一是俄国的结构主义艺术家罗钦科(AlexanderRodchenko)在莫斯特举办了绘画展“5×5=25”。正是在那次展览之后,他放弃了绘画,像曼·雷一样,转而成为一名现代主义摄影大师。罗钦科和香奈儿的交集是因为他的妻子瓦尔瓦拉·斯蒂潘诺娃,这位流亡巴黎的俄国女艺术家是香奈儿的朋友,以绘画几何线条著名,后来曾为香奈儿设计过面料图案。

同一年,香奈儿倾慕的俄罗斯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在香奈儿借给他和家人客居的LaPausa别墅里写了一组名为《五指》的钢琴曲。他在自传《我的生命纪事》中写道:“1920年末到1921年初的冬天,我寓居在Garches的那段日子里,谱写了好几首交响乐。那期间,我还写了一组儿童小品,名为《五指》组曲。这8首曲子旋律都很简单,右手五指在一个乐段甚至整首乐曲中都弹着同样的琴键,不需要移位,而左手以最简洁的和弦或以对位法伴奏。”这份乐曲的手稿,被收藏在瑞士巴塞尔PaulSacher基金会的斯特拉文斯基典藏中。基金会还藏有毕加索当年写给作曲家的明信片,香奈儿和作曲家等朋友在巴黎商品博览会上的合影以及作曲家写给香奈儿的信。在20世纪20年代,这些人一度围聚在俄罗斯芭蕾舞团灵魂人物佳吉列夫(SergeDiaghilev)的身边,科克托写剧本,毕加索绘画布景,斯特拉文斯基谱曲,香奈儿为舞团设计服装。

罗钦科和斯特拉文斯基,都和香奈儿有一份或远或近的关系。他们的创作有没有影响到香奈儿对数字“5”的偏爱?至少这种联系是可能存在的。在香奈儿的生活圈里,画家、音乐家、诗人、编舞家、摄影师和电影制作人是不可或缺的,他们一起分享创作的精神。直到50年代,香奈儿仍被人视为“当今仅有的创作‘现代’而非‘戏服’的设计师。”

Jersey面料和立体主义

法国诗人和剧作家让·科克托(JeanCocteau)是香奈儿和现代艺术的一个从未中断的连接。他是香奈儿热烈的爱慕者,同时也是一众巴黎社交名媛的腻友,其中包括歌剧女王卡拉斯、大明星玛琳·黛德丽,每个女人都曾领受到他一份令人陶醉的亲密关系,混合着爱情和友情。不过,在社交气度和艺术观念的分享上,香奈儿和他无疑是最为对等且恒久的:他们都是可以凭天赋本能嗅到成功的天才,又有世故的戏码,懂得吸引自己希望吸引的人。

1954年3月,香奈儿重返时尚界后,科克托在法国《女性》杂志为她撰文说:“不论是对作家还是艺术家,香奈儿女士都谦逊地隐身在阴影里,她在高级定制服装领域已经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她将她与毕加索、达利、斯特拉文斯基、勒韦迪以及我之间的友谊,看得比她在时尚界一言九鼎的崇高地位还要重。”1959年,科克托送给香奈儿一幅版画,背后随手写给她几段话,开首一句即叩中香奈儿的心:“时尚一时绚烂,正因如此,它令人如此动容。”

1921年,是女友米西娅·赛特把香奈儿带到佳吉列夫的现代芭蕾舞圈里,她和科克托、毕加索结识了。在20世纪20年代,佳吉列夫在巴黎的这个俄罗斯芭蕾舞团就像是现代艺术的庇护所,在那些习惯于流浪度日的穷艺术家和势利的上流社会之间建立起一个奇怪的通道,毕加索等人就在其中往返自如。1922年秋天,他们合作了改编自《安提戈涅》的舞剧,在蒙马特区一个又小又破的“工作室戏院”里推出,科克托写剧本,毕加索画布景,香奈儿设计戏服。1924年,他们三人又合作了舞剧《蓝色列车》。

其时,毕加索和布拉克引领的立体主义画派已经登上巴黎现代艺术的舞台中央,正在赢得一场视觉革命。香奈儿在和画家的交往中,显然受到这种革命性的影响: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素材、简单的色调以及拼贴割裂的效果。她在设计中采用了一种Jersey针织面料,以前从未有人将它用到女性时装里,那是用来做男性内衣的,香奈儿却用它设计了优雅的连衣裙、几何剪裁的套装,成功地将诺曼底渔民的工作服引进中产阶级的衣橱。最初印在面料上的那些菱形图案,让人想到立体主义绘画的结构。

1926年,香奈儿反动于“美好时代”繁复风格的小黑裙开始风靡时装界。毕加索的情人、女摄影师多拉就回忆过,当她从布宜诺斯艾利斯来到巴黎闯荡的时候,满大街都飘荡着香奈儿的小黑裙。绉绸缝制、细长袖管、裙长及膝,美国版《Vogue》称小黑裙为“香奈儿版的福特车”,意指它就像福特车一样成为行业标准——“不管打造什么颜色的汽车,只要是黑色的就好。”香奈儿用小黑裙创造了一种女性的现代主义姿态:自由舒适而不受陈规束缚。“在我之前,没有人敢穿黑色。有四五年的时间我只设计黑色衣服,只是加上一个白色衣领。非常畅销,我也因此致富。不论电影女明星还是旅馆女服务员,每个人都穿着小黑裙。”

在香奈儿的康朋街31号寓所,楼梯空间是典型的立体主义风格设计。“墙面的镜子衍射出复杂的视觉映象,楼梯边缘每天都被粉刷一新,空气中弥漫着No.5的香味。镜梯里的图像无穷尽地重复映射,愈缩愈小,直至消失于极远的未来……”对镜子这种元素的迷恋,也是立体主义画家寻求解决问题的象征符号之一。最早是在1912年的巴黎“黄金分割展”里,格里斯展出的拼贴画《盥洗盆》用到了一块镜子碎片,这块极富创意的碎片于是被视为立体主义对绘画本身“更严重的入侵”,显得异质而神秘。科克托和香奈儿都是镜子元素的迷恋者,他们在一起经常谈论关于镜子的话题,离开现实跨到“镜子的另一面”。香奈儿的工作室和店面就在康朋街寓所的楼下,每当她发布最新一季的定制服装系列时,她都坐在镜梯的最上端,这座镜梯见证了不变的香奈儿风格,这种风格给予女人身体和心性的自由,自身却遵循完美构成和严苛秩序,在这一点上,香奈儿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立体主义者,她承认:“是艺术家们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严谨。”

科克托1949年写作出版的《法兰西皇后》一书,也是香奈儿灵感的来源。16世纪严肃、高贵的法国皇后凯瑟琳·德-美第奇似乎很让香奈儿着迷:这位亨利二世的遗孀拥有的双C徽章,和香奈儿设计的品牌标记有着惊人的相似;她喜穿白色绉领装饰的黑色袍服,而香奈儿也为小黑裙加上了白色衣领。但香奈儿本人从未明确表达过她对这位皇后的仰慕,只是在1936年为《世界与运动期刊》撰写的一篇文章中,香奈儿写道:“生活在弗朗索瓦一世到路易十三年间的女性,常使我产生同情与钦佩的奇妙感觉,也许是因为她们集无与伦比的简洁与肩负重任的伟大于一身吧。”

对这些艺术家来说,香奈儿作为女人和朋友的迷人处,或许有大部分就在她这种无所惧怕的自由姿态,就像曼·雷在1935年为她拍摄的那幅侧面肖像。1956年,法国《快报》记者弗朗索瓦斯·吉胡写到重新出山的香奈儿面对老去的坦然。吉胡描述,当看到大明星玛琳·黛德丽对着镜头双唇微张,想掩盖下垂的下巴的时候,香奈儿不加情面地对她说道:“这么做干什么?过了45岁,大家都老了。男人也不例外,只不过是女人风度好,没有告诉他们,其实他们已经满脸皱纹,头也秃了。过了45岁,重要的是这里还有些东西(指着自己的头和心)。心智衰老,我们才是真的老了,在百无聊赖中萎缩、衰老、死去。”

黑色线条和“蒙德里安效应”

香奈儿花呢套装的黑色编结滚边,包装的棱边,J12的黑色表带……醒目的黑色线条标示了后期香奈儿,它们来自“蒙德里安效应”。

荷兰画家蒙德里安(PietCorneliesMondrian)以几何形体构成“形式的美”,深刻影响了同时期以及后代的设计和建筑。他的作品多以垂直线和水平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各种格子构成,将立体派绘画方式抽象为音乐性的纯粹造型,最终脱离了立体派,创立了新造型主义。20世纪50年代,蒙德里安的绘画在西方引起的巨大反响,一如当年毕加索画出《亚维农少女》。从原色的运用到几何构图方式,他为创意视觉领域提供了纯粹抽象的思考概念,形成了“蒙德里安效应”。他在1931年完成的《双线条菱形组合》,现收藏于阿姆斯特丹市立美术馆,以黑色线条贯穿画面,这种“简单的艺术法则”被后期的香奈儿吸收腾挪到了花呢套装的经典线条风格里。1954年,70岁复出的香奈儿正是以花呢镶边套装、珠子项链和棕、黑色的浅口皮鞋,在巴黎时装界重新立于不败之地。

香奈儿说过:永远摘除,从不添加。女性夸张的胸部在她眼里是“粗野的”,因为她不喜欢使女性苗条灵活的身体“动物化”的一切,长头发、过于丰满的体型都在其列。她喜欢的是“抽象主义”这种将一切简化到只留精髓的奇妙游戏,“有一股视觉鲜明的持续性力量”。香奈儿天性偏爱恰到好处的精准,1924年的一件旧事似乎可为佐证:和她一起为佳吉列夫舞团工作的立体派女画家玛丽·洛朗森曾应约为她画了一幅肖像,却被香奈儿不客气地退了回去,她说,不喜欢洛朗森将自己画成面目不清的样子,其实她很清楚这正是洛朗森为人喜爱的画风,但是她却不喜欢。

在现实生活中,蒙德里安是少有的一个曾如此影响过香奈儿却从未和她发生过交集的同时代人。其他那些帮助确立了香奈儿风格的所有艺术元素,几乎都伴随着一段深刻的关系,如俄罗斯诗人伊利亚兹特(IliaZdanevitch)之于Jersey面料上的几何图案。

1928年,香奈儿成立了“香奈儿织物公司”。她后来所使用的Jersey针织面料全都从这里设计出来,面料上那些十分香奈儿的图案,多数来自于俄罗斯前卫诗人、未来主义艺术家伊利亚兹特在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的设计。伊利亚兹特流亡巴黎,是那个时代极受欢迎的出版人,能够拥有一本他出版的书是当时很多爱书人的梦想。几乎是无例外地,他也是香奈儿的爱慕者和合作者,乐于为她设计织物草图。香奈儿受到立体主义风格启发而在设计中大量出现的几何图案,通过伊利亚兹特和另一位俄罗斯女艺术家瓦尔瓦拉·斯蒂潘诺娃的参与,在30年代得到了最后的提升和确立。

隐藏的奢华和达利的麦穗

1947年,达利画了一幅《麦穗》送给香奈儿,画面上一颗独株麦穗。这幅画作没有装裱,一直收藏在康朋街31号的寓所里,置放在米色麂皮沙发上方的书柜上。

达利夫妇和香奈儿极有可能是在30年代末期通过香奈儿的女性密友米西亚·塞特介绍相识。1938年,达利夫妇也像斯特拉文斯基一样,曾在香奈儿位于南法的LaPausa别墅里小住了4个月,并且在这期间创作出了他的著名画作《无尽之谜》。

那时候的香奈儿已经是时装界的女王,而达利,也早已画了他最著名的油画之一——《那耳喀索斯的变形》,在超现实主义运动里成为明星。他们彼此被对方在各自世界里织就的“神秘与幻想”所吸引,而且他们都很迷信去发掘事物隐藏的含义。在康朋街的寓所里,香奈儿不断堆砌各种符号、图腾和神兽,麦穗就是其一,在她眼里,麦穗象征欣欣向荣和永不止息。她在寓所里收藏了数个20世纪的麦穗木雕,然后将2世纪的埃及女性葬礼面具和6世纪的石灰岩菩萨头像置放于木雕前。在她收藏的一些古籍的书脊上,也能看到以麦穗装饰的设计。达利是因为看到了这些物品,才创作并题赠了那幅《麦穗》画作吗?还是因为拥有了达利这幅画,香奈儿才对麦穗的意象发生如此特别的关注?总之麦穗就像茶花一样,成了香奈儿的经典标志,出现在她的许多设计中,“对于香奈儿女士来说,奢华的真谛隐藏于最小的细节。这几近个人主义、‘为我独享’的极致奢华,是仅限于登堂入室者彼此分享的秘密”。香奈儿说过:有些人认为奢华的反面是贫穷,其实不然,庸俗才是。

相关文章

  • 晚清大收藏家龚心钊最会给藏品做“美颜”[图文]
    晚清大收藏家龚心钊最会给藏品做“美颜”[图文]

    瞻麓斋象牙章龚心钊(1870—1949),字怀希,号仲勉,安徽合肥人,寓居上海,是清末著名的外交家、收藏家。龚氏出身缙绅世家龚氏三代为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家学渊源。龚心钊先祖龚鼎孳,号芝麓,龚心钊“瞻麓斋”即为高瞻仰怀先祖之意。龚心钊的日常生活,除了玩文物,也以诗文自怡。以前家中屋子大,其书房堆满文稿,藏书丰富,其中还有元版书,所收藏的器物都是装箱落地存放。他学问好,性好清淡,白天喝茶,只...

    1154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男子价值3万多元工艺品竟被德邦物流拍卖[图文]
    男子价值3万多元工艺品竟被德邦物流拍卖[图文]

    在西安做生意的王先生经常在德邦物流公司发货,双方已经合作了十余年时间,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一批价值3万多元的工艺品竟被物流公司拍卖了。事发后,他曾经想追回这批货但未果,向物流公司提出索赔也没有得到满足,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时间仍没有任何处理结果。货到昆明一个月后就找不到了王先生是新疆人,在西安做工艺品生意,他经常通过德邦物流给外地客户发货。去年9月10日,他在德邦物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建材城营...

    317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聪明的古人!3500年前辽西人已经开始种水稻[图文]
    聪明的古人!3500年前辽西人已经开始种水稻[图文]

    阜新务欢池沟渠墓葬出土陶器资料图片位于辽宁西部的阜新市紧靠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多风少雨,十年九旱”是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点。然而这个干旱少雨的地方3500年前竟是“灌溉水渠纵横交错、稻浪翻滚”的地方……考古专家在该市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务欢池镇发现了埋藏在地下的发达水渠,经研究发现,这里是我国北方较为完整的古代农田灌溉系统。“至此,我国稻作农业向北传播的东、西两条北上路线已基本摸清。”阜新市...

    1501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七夕:民俗之魅 民族之美[图文]
    七夕:民俗之魅 民族之美[图文]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是柔情似水的七夕,这是佳期如梦的七夕。这是一个有关爱与暖的传统节日。在商家眼里,这是中国情人节;在社区眼里,这是中国家庭节;在学者眼里,这是中国民俗节……这个传承千年的“乞巧节”“女儿节”“双星节”,绵延着中国农耕文化中最温柔与浪漫的那一页。民俗之魅,民族之美。2006年,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牛郎织女”传说列入第二批...

    960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小伙用200根烤串竹签造埃菲尔铁塔近1米高(图)
    小伙用200根烤串竹签造埃菲尔铁塔近1米高(图)

    小伙用200根烤串竹签造埃菲尔铁塔近1米高(图) 据中新社电 河南安阳滑县的小伙子小谢近日火了,他为了讨女友欢心,花费一个月时间用烤串的竹签做出了一个近一米高的埃菲尔铁塔。技术流的恩爱秀让女网友们对“别人家男友”眼红不已,“竹签埃菲尔铁塔”还上了微博热搜话题。到浪漫之都巴黎登上埃菲尔铁塔是不少女性的梦想,小谢一直想带女友去见识一下,但愿望始终未能实现。他干脆自己动手画...

    627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险些化为乌有的簋中之王公式簋[图文]
    险些化为乌有的簋中之王公式簋[图文]

    图1这件青铜簋(图1)之所以被称作簋中之王,是因为它是迄今的考古发现中,周厉王的三件西周王器之一,并且是目前国内发现的铜簋中最大的。就是这样一件举世无双的国宝,差点与我们失之交臂,化为乌有!要了解公式簋命运多舛的经历,就得从40年前周原护宝英雄罗西章说起。那是1978年,陕西扶风县法门乡要在周原遗址腹地的齐村修筑一个百余亩地大的陂塘,用以灌溉这里的肥野。为加快工程进度,动员了全乡村民,并出动农...

    1975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西夏剔刻花瓷:源于黄河的独特纹饰[图文]
    西夏剔刻花瓷:源于黄河的独特纹饰[图文]

    黑釉剔刻花经瓶一千多年前,在黄河上游地区生息着一个英雄民族——羌系党项族人,他们从黄河泥土中创造发展了神奇、独特纹饰和器型的瓷器,这就是西夏剔刻花瓷器。然而后来,西夏王朝渐渐被历史所遗忘,成为“谜一样的王国”,它所遗存下来的西夏文物凤毛麟角。西夏黑釉剔刻花瓶,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西夏瓷器制作及其装饰艺术,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西夏瓷器上的剔刻花纹一般采用开光构图,巧妙地处理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04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考古+旅游”如何发展?[图文]
    “考古+旅游”如何发展?[图文]

    一直以来,大众想要“亲近”考古并不容易,“看不懂”“太深奥”是多数人观看考古遗址之后的感受。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文化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古旅游近年来也迅速发展,成为文化旅游中势头强劲的领域。那么,“考古+旅游”如何发展?近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就考古遗产活化利用、考古旅游融合发展的前景与挑战抒发己见。没有考...

    1767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天地有日月 玉雕分阴阳[图文]
    天地有日月 玉雕分阴阳[图文]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天地有日月,玉雕分阴阳。——玉艺杂谈中国地大物博,南北方经济文化差异大,玉雕作品往往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因此我国的玉雕也分为几大派别,雕工技法中也有有阴雕、阳雕、镂刻雕等技法,有句行话说“三分料,七分工”一说,这里的“工”就是指雕工,可见其重要性。那什么技法操作难度最大呢,相信很多老师傅都会回答——阴雕。清乾隆 白玉盌一对 阴刻「乾隆年制」及 「甲」隶书款阴雕是...

    1395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74岁老人蛋壳上作画 画出水浒108将[图文]
    74岁老人蛋壳上作画 画出水浒108将[图文]

    傅品金老人在蛋壳上画的《水浒》人物吃剩的蛋壳,有人直接扔了,可有人把他当宝贝。南川74岁的傅品金老人把他当作画的场地,一笔一画,画出的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水浒》、《红楼梦》中的人物。昨天,老人的女儿介绍,父亲的蛋画从不出售,只为享受作画的乐趣。今年74岁的傅品金是南川区文化馆退休人员,老人介绍,他以前学过美术,退休后,近年来迷恋上了蛋画,即在蛋壳上画画。老人家里墙壁上挂着一张两米长的水浒...

    1407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收藏家用瓷器贴房子外墙 网传值98亿专家否认[图文]
    收藏家用瓷器贴房子外墙 网传值98亿专家否认[图文]

    微信上疯传的价值98亿的瓷房子网络图片近日,一条“苏州吴江土豪用多件古董建造了一座价值98亿元瓷房子”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热传,引发众多网友转发,有人感慨“此房一出,世上再无豪宅”。现代快报记者核实得知,瓷房子确实存在,不过并不在吴江,而是在天津,其主人是天津的一名“收藏狂人”。有专家表示,瓷房子外墙所贴的许多瓷器都是明清和...

    1528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宝鸡村民挖出12件青铜器 上交后获奖1万元[图文]
    宝鸡村民挖出12件青铜器 上交后获奖1万元[图文]

    宝鸡村民后院挖出12件青铜器上交后获奖1万元华商报宝鸡讯(记者周金柱)宝鸡高新区千河镇魏家崖村农民魏炳祥,在自家后院取土时,发现12件青铜器,随后上交给文物部门(华商报10月23日A18版曾报道)。昨日,宝鸡市政府对护宝有功的魏炳祥、魏小宁和魏沙一家三口颁发荣誉证书并奖励1万元。10月16日下午,千河镇魏家崖村八组村民魏炳祥在自家后院取土时发现青铜器残片,经过仔细寻找,竟先后找到12件青铜器...

    1343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故宫原创宫廷娃娃疑遭盗版 被改名“韦小宝”[图文]
    故宫原创宫廷娃娃疑遭盗版 被改名“韦小宝”[图文]

    故宫版权的御前侍卫手机座“大兵娃娃”应妮摄中新网北京8月30日电(记者应妮)近日,网络上讨论“韦小宝”是否可以作为扬州旅游卡通形象代言人,并配有图片。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和评论,称“韦小宝与御前侍卫撞脸:故宫原创大兵形象遭抄袭”。故宫博物院30日晚向媒体发函表示,经核实,北京故宫文化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rd...

    747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陈冠希再次因为照片引网友围观 这次真的是艺术[图文]
    陈冠希再次因为照片引网友围观 这次真的是艺术[图文]

    陈冠希最近又被网友关注起来,跟上次“艳照门”相同的是,这次还是因为照片。原来,陈冠希在北京举行了自己的个人摄影展,这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同时由于参观是免费,许多“老司机”现场排队想一睹到底是什么样的摄影。从图片看,陈冠希除了展示一些自己品牌的衣服外,还展出了更多私人照片,基本上就是生活中的点滴记录,比如自己的鬼脸照等。对于这次摄影展,陈冠希表示是在朋友协助下做的,展出了三十多张作品,分成四个组...

    1870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骇人听闻的文玩手串[图文]
    骇人听闻的文玩手串[图文]

    并不是所有的文玩都适合大众把玩的,有些文玩手串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毛骨悚然,胆小的人还真不敢玩。不信,你来看!【嘎巴拉念珠】看着,是不是觉得还挺漂亮的,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如果我告诉你这是人骨打造而成的,知道真相的你还有勇气把它拿在手中把玩么?如果说天珠是万珠之王的话,那嘎巴拉就堪称万珠之神。这种骇人听闻的手串,如今在市场上已经难觅其踪影,偶有销售,也多半是动物骨头仿制。【蛇骨手串】蛇,是一...

    1890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