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中国画:书法关若过不了 画法关也过不了

时间 : 03-22 投稿人 : 呱呱 点击 :

中国画应该从整体看是一幅画,分开看,都不是画,是书法。书法关过不了,画法关也过不了。金石、书法、诗文,画画的人都必须熟悉。书法是艺术,因此与绘画一样,有真感情就美,矫揉造作则丑。书法柔媚者,世以为美,其实极丑。大凡人无独立之人格,其艺术则柔媚,既无独立人格,何来美?写字要真下功夫,不能光写字。沈寐叟就是写得多,想得少,偏于考据方面去了。我们学字则不必如是。

写字有下苦功夫一派,所谓“闭户数年,埋笔成冢”,如邓石如、包世臣等到人。但不可忽视看帖功夫,多看多想,然后有得。如一味以为只要多写便可写好,则八字先生天天写干支,道士常年作阴骘文,可写成书家么?要之,苦功固不可废,而尤须多看多想,多看古碑帖,得其神理。古人所谓“心摹手追”,须心摹有得然后手追有成。

初学写字下笔要重,以后则要越写越轻,若不费力。如初学即轻,则会越来越轻,越写越浮了。

写字最初要求重、雄强,不要去追求清、隽永。

金石书画皆以雄强为第一。有人谓雄强即有气势,此不尽然。如黄山谷之字,剑拔弩张,可称雄强乎?《急就章》含蓄丰润,可谓不雄强乎?实则黄字骨多肉少,内蕴单薄,其心胸在柳公权之下,不能算雄强。雄强者,是内健,是生命力长久,比不垮。书法中,钟、张属雄强,雄强之反面是纤弱,一比就垮。

学写字既要学雄强一路的,也要学浑涵的,既要学粗笔的,也要学细笔的。如果全学豪放一路,则将失之于野。

一幅书法须有整体之妙。整体之妙在于风神。初学书法绘画,重在大方,格局要高,好坏尚在其次。字总要写得开展,要大方、华贵。只要悟通一种方法,即可以随便写都成。

八大山人、石涛的书法好,根源在其胸襟开畅。与他们比较,颜、柳、欧、苏、黄、米、蔡诸人都是羁绊太大,即有佛家所谓“障”——名利障,各种障。

书与画,无论结体、用笔都要独特,要变化莫测,使人不可见其端倪。

写行书要慢笔多,快笔少。邓石如书法功力虽深,但缺少天趣,多技术性,缺艺术性。

伊秉绶《郙阁颂》,气度大,乍一看会觉得不好看,这是其美内蕴。一般的人写字,用笔总是躲躲藏藏,他写来笔笔丢伸,无一点取巧处。画画亦需如此,总要解衣磅礴,大气盘旋,不去着重细部才好。何子贞以篆笔写隶书,很好。

学字学画都不能但求形似。何子贞写的《张迁碑》、《石门颂》,都不是《张迁》、《石门》本来的样子。这一点可以启发学画的人。清杨岘山写《礼器碑》得其神,入化境。吴昌硕隶书有天趣。近世书家中学北魏碑的,公孙长子是第一人,此人有才气,富收藏,成就在赵之谦之上。

郑孝胥、丰子恺、于右任、谭延闿之书法,均属第一流,然就中较之,郑为最,丰次之,于、谭最后。盖郑、丰写来若漫不经意,似儿童;于字气势大,难点多。好的书法,应若佛祖,见之使人生恭敬之心而不觉可畏。只是气势大,则若睹大官,只见其容仪威严,尚看不出他的德。我们常叹道:“啊!这树多大!这山多大!”而从不说“这天多大”,“这地多大”。以其乃真大,而人遂不觉其大也。于德于艺均如此,使人不觉其大者乃真大。

学习书法,选好一种范本要长期写,甚至写一辈子,以此为自己一生书法的骨干。此外再兼收并蓄其他作品的好处。用来丰富这一种。但不能仅注目于碑帖,殷周铜器、秦权量诏板、汉砖石瓦当文字皆宜究心取法。写字应以古人某一种书体为基础,写熟之后,再写其他。写其他也是为了丰富这一种。如盲目临帖,见异思迁,不过白白浪费精力罢了。写字要一种一种写上手,对其结构、点画、笔法都了解了,再放下另学一种。要写好,总需从篆隶下功夫。“写字容易识字难”,先要认得字,要懂得一般的文字学。

石鼓文讲疏密布白,小篆讲停匀安排。写隶书者未能进入能欣赏殷周金文、秦汉砖瓦石刻文字的境界,谈不上高格。李斯所书权量诏板,格调较汉人为高。学书法可在汉简中受到启发。汉简境界高,首先是朴素,所以就高了。写汉隶可变一下,变为篆体;也可用篆笔写隶书。书法以秦、汉为最高。西汉高于东汉。从前我喜欢二王书,现在则不甚入眼。汉以“言文书制”取士,故善书者众,前人云“二王后无书”,实则二王比起汉人已薄弱了。

我对《祀三公山碑》、《吴天发神谶碑》、秦权量诏板用功三十年。《三公山》、《天发神谶》实为中国书史上的两支雄笔。其中尤以《三公山》气度大,写得满不在乎。

写隶书须笔势滚动运行,谓之捻笔,须此法方得一波三折之旨。隶书源乎篆而异于楷,篆楷之间,隶书更近于篆,其笔顺先后亦与楷书不同而更似篆书,因此,习隶书不从篆书入手,终难得高古之意,此理知者盖寡。

蔡邕《篆势》、卫衡《隶势》,鲍照《飞白书势铭》讲书法之结构、变化、气势,极尽其能事,习书画者须熟读之。不是所有的汉碑都好,如果书法少变化,无趣味,虽汉碑亦未必佳。

书法当然是汉魏六朝好,那是兴盛时代,隋唐是其余波,逊一筹了。学古碑石文字在于体会古碑精神,《张迁碑》等汉隶,何子贞都临过八十次、一百次以上,他的心得都在此临本里面,我向何子贞学,等于跟他合作,他学的帮我学了,我少走许多路。

李白所书《上阳台帖》,落名“太白”,写得近似“大二日”,很象“大大白‘,很有启发性。艺术品须偶一望去易生错觉方有趣。若用此笔法画山水、花鸟,是为最高格。北魏碑原本皆工整。我们学它,取“锋利”二字足矣,不必亦步一趋,不必模拟外貌。善学者,要反其道而行之,彼字形短,我则长,彼长我则短。彼是正楷,我临成行书,如此之类。学字最低应写六朝墓志。

《爨龙颜碑》如浑金璞玉,然又精丽高峻。下笔如昆刀切玉,但见浑遒;布势如精工画人,各有意度。血脉源于《杨淮表记》、《石门颂》,于浑厚生动中兼茂密雄强之胜,为正书极则。昔人称李斯篆书画若铁石,体若飞动,可移以形容此碑。

《张黑女碑》如骇马越涧,偏面骄嘶,雄强无匹,颇带质拙。《张猛龙碑》如周公制礼,事事美善;结构之长短俯仰,各随其体,隶楷极则,精丽精能。《天发神谶碑》师王莽《嘉量铭》,奇伟惊世。《衡方碑》丰茂凝整,为朱登所书,虽非知名人,然已工绝如此。

古代讲“虫书”,是说字写得象虫蛀纹,象蚕、蛇。陆机的《平复帖》写来如饥蚕昂首、蚯蚓钻泥,这是以画法入书法,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无一点着象。

古往今来多少名人都是“因缘际会”而生,因为有几个人喜欢而捧起来的。《兰亭序》也无甚大了不得处,你临过去,我临过来,皇帝又派人去偷,于是名声大噪。讲写字,一说就是二王、钟、张,难道历史上除了二王钟张就没有人了么?

凡小楷,均须于朴实中寓风韵。晋人小楷只是古朴而无风韵,若以之题画,需稍加改变,增其妍丽乃可。晋人书体及后来之正楷被称为“公文书”,是比较古板的。

学王字容易落入俗套。谢无量善学,他先写二王,再加上《千秋亭》笔意,则自成一家风貌。

古人讲执笔用“拨灯法”,即用笔如拨灯芯一般。有人讲成以腿拨马镫,则非矣,拨灯用指,写小楷就靠指法。王羲之善小楷,当用此法。

写小楷讲风致,风致在笔姿上体现。中锋取质,侧锋取妍。王羲之用的是侧锋,因而王书妍美。王羲之的字雄强妍丽,多侧锋。《澄心堂帖》中有王羲之书《戒酒帖》,笔画粗者绝粗,细者如游丝,写得最好,临几十次也临不象的。学一种碑,只需学它某一个优点就够了。如隋碑,可学其开展明朗。颜鲁公学汉碑最用功,可从颜书中去认识汉碑,也可以颜书作桥梁去学习汉碑。一般写写手熟,柳字及历代写得好的字都可以。

古代讲“虫书”,是说字写得象虫蛀纹,象蚕、蛇。陆机的《平复帖》写来如饥蚕昂首、蚯蚓钻泥,这是以画法入书法,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无一点着象。

古往今来多少名人都是“因缘际会”而生,因为有几个人喜欢而捧起来的。《兰亭序》也无甚大了不得处,你临过去,我临过来,皇帝又派人去偷,于是名声大噪。讲写字,一说就是二王、钟、张,难道历史上除了二王钟张就没有人了么?

凡小楷,均须于朴实中寓风韵。晋人小楷只是古朴而无风韵,若以之题画,需稍加改变,增其妍丽乃可。晋人书体及后来之正楷被称为“公文书”,是比较古板的。

学王字容易落入俗套。谢无量善学,他先写二王,再加上《千秋亭》笔意,则自成一家风貌。

古人讲执笔用“拨灯法”,即用笔如拨灯芯一般。有人讲成以腿拨马镫,则非矣,拨灯用指,写小楷就靠指法。王羲之善小楷,当用此法。

写小楷讲风致,风致在笔姿上体现。中锋取质,侧锋取妍。王羲之用的是侧锋,因而王书妍美。王羲之的字雄强妍丽,多侧锋。《澄心堂帖》中有王羲之书《戒酒帖》,笔画粗者绝粗,细者如游丝,写得最好,临几十次也临不象的。学一种碑,只需学它某一个优点就够了。如隋碑,可学其开展明朗。颜鲁公学汉碑最用功,可从颜书中去认识汉碑,也可以颜书作桥梁去学习汉碑。一般写写手熟,柳字及历代写得好的字都可以。

从古代的丛帖到现在的书法选本,大都选得不好,都是帝王喜欢的东西,后人也人云亦云地凑热闹。现在来选古代书法作品,要用功重新去“发现”。唐人功力深。如颜鲁公日书一万字,虽长文,前后字体亦相一致,然功力虽深,意味不及汉人。但康有为说得唐人一无是处,是一种偏激的看法。初学书者写褚、薛,是通过他们往上溯。只看古人好是复古,说古人都不好是极端。

来源:陈子庄的博客 作者:陈子庄

相关文章

  • 高其佩指画:画尽意在意在画外[图文]
    高其佩指画:画尽意在意在画外[图文]

    高其佩作品指画萌芽于唐朝,清代画家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有唐代画家王洽“以墨泼指素,或吟或啸,脚蹴手持,随其形状,为山石云水”的记载。指画多以食指为主,辅以拇指、小指,泼墨时四指、手掌、手背并用,连涂带抹,必要时指背、手掌侧面都可以用来作画。指画适合比较粗放的写意画,而且重在墨的运用,深浅浓淡,浑然一体,与毛笔画相比少了些笔墨刻画的痕迹,所画人物形象生动。到了清康熙年间,画家高其佩以早年打下的以...

    43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镌心铭骨家国情  ——画家仲兴泉的艺术人生[图文]
    镌心铭骨家国情 ——画家仲兴泉的艺术人生[图文]

    《阳光育新苗》版画1964年根深叶茂 1965年镌心铭骨家国情——画家仲兴泉的艺术人生李人毅以丹青励志,用画笔效民。他是美术领域的多面手,用一件件作品记录生活、讴歌时代;他怀着真善美的艺术理念,肩负艺术为人民的历史责任感,初心不变地躬耕在丹青园地里,结出累累硕果;他就是四川省苍溪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国家高级美术师仲兴泉。妈妈的光荣 1980年花神 1980年1. 版画创作凸显了人民性...

    154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相忘勺水窄,不羡五湖宽——画家姜宝宏笔下的金鱼[图文]
    相忘勺水窄,不羡五湖宽——画家姜宝宏笔下的金鱼[图文]

    画家姜宝宏姜宝宏,自幼喜爱绘画,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国画系,副高职称。师从于刘福林、姜守垣、陈志良、刘寅生等先生。其写意花鸟从四君子入手,取法前人,有所师承,并博采众长,画风追求文气典雅清新之格调。其工笔没骨金鱼,用心体察,精研细琢,画风独具。其山水,重传统,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姜宝宏作品刘福林先生曾经在我画的一幅金鱼上题写了一首古金鱼诗,“自识濠梁乐,盆鱼亦足欢;相忘勺水窄,不羡五湖宽;跃...

    1471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图文]
    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图文]

    《千里江山图》卷,北宋,王希孟作,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千里江山图》卷是北宋画家王希孟传世的唯一作品。此图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淼,气象万千,壮丽恢弘。山间高崖飞瀑,曲径通幽,房舍屋宇点缀其间,绿柳红花,长松修竹,景色秀丽。山水间野渡渔村、水榭楼台、茅屋草舍、水磨长桥各依地势、环境而设,与山川湖泊相辉映。此卷以概括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

    65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什么是敦煌艺术?[图文]
    什么是敦煌艺术?[图文]

    巫鸿2013年1月在芝加哥“什么是敦煌艺术?”与其给出答案,我希望我们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的反思。  图1 敦煌莫高窟我们现在通常不加思考地把“敦煌艺术”同等于敦煌佛教艺术。这个概念上的跳跃可以理解,因为莫高窟中的辉煌壁画与雕塑构成了当地古代美术和视觉文化的主要遗存,不断地吸引和震慑着美术史家(图1)。但是这个概念上的跳跃有着相当严重的后果,因为它在基本的设论中取消了由敦煌佛教艺术所协同构...

    25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也谈收藏:多学习才能少被忽悠[图文]
    也谈收藏:多学习才能少被忽悠[图文]

    张守涛字画收藏者要具备综合性的、广泛的知识,涉及到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社会历史、美术史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收藏、鉴赏古代作品,如果不熟悉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作起来就会很困难。比如书画作品中的题款,不同时期就有不同的方式,文字上又有相应的避讳,如果在这些地方犯了忌,那就一定是假的了。宋代以前,一般的绘画作品是不题款的, 或是藏在不易看到的地方。如汉朝的《十一功臣像》,就是只写上画的是谁...

    44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摄影,离中国的现实有多远?[图文]
    摄影,离中国的现实有多远?[图文]

    封面用图:摄影师严明作品《礁石上的男子》(2009年重庆)社会现实和精神心理现实,构成了中国当下的现实。照相机作为一种记录的工具,摄影作为记录的方式,被寄予厚望的“客观性”正在受到各种来自拍摄者、被摄者、观看者的经验挑战。真相来自不同领域,但应该是源自内心的真相。发现,并进一步理解我们的世界,这是摄影作品试图达到的目的。宁凯作品《失忆》,郊外的路,阳台上的鸟&helli...

    1371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潇洒豪放 老辣苍劲 —— 李金星书法艺术管窥[图文]
    潇洒豪放 老辣苍劲 —— 李金星书法艺术管窥[图文]

    李金星近照在我国古代,书法很少作为专业的艺术门类而孤立地存在,它总是和书写者的身份相辅相成。历代的文学家、诗人、学者、士大夫,往往都写有一手好字。当然,兵家之中,字字珠玑者,亦是代不乏人,如岳飞、戚继光等。书法史上,更有另辟蹊径,开一代书风如王右军、颜平原者,因操守、性情、书艺和业绩卓著,甚为后人称道。跨越数千年,看今天的书坛,日益繁荣;绿色军营里,李金星将军就是一位善书者。客观地说,书法不...

    41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著名军旅书法家龚光新作品欣赏[图文]
    著名军旅书法家龚光新作品欣赏[图文]

    龚光新,男,京山宋河人。曾任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央办公厅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作品曾多次参加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军委陆军组织的书画展,中央和国家机关组织的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书画展,中央党校《中国古典名句》书画展,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梦》书画精品展,多次参加中央办公厅和中央警卫局举办的书画展。2016年在湖北美术学院举办个人书法展,作品曾在《解放军报》《书...

    800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明代安国家族书画收藏研究[图文]
    明代安国家族书画收藏研究[图文]

    明 安广誉 仿倪瓒山水图 无锡博物院藏明嘉靖年间(一五二二——一五六六),江南无锡地区曾流传有“安国、邹望、华麟祥,日日金银用斗量”的歌谣。歌谣中提到的三位富豪,分别来自当时无锡地区的三个望族:安家、邹家和华家。三位富豪之一的安国生有七子:安如山(号胶峰)、安如磐(号胶泉)、安如石(号胶阳)(上述三人为嫡出)、安如京(号五峰)、安如冈(号胶崖)、安如陵(号七府君)(上述三人为庶出)、安如岳(号十...

    114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顾永骏:有瑕之玉蕴藏无瑕之美[图文]
    顾永骏:有瑕之玉蕴藏无瑕之美[图文]

    《聚珍图》(正面)中国玉雕大师顾永骏称——扬州山子雕,曾在清朝时名扬四海,却在乾隆仙逝后渐渐失传长达二百年。作为当代恢复山子雕的功臣之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永骏和“老祖宗”们有一个相似之处,那就是对世人所争相追逐的“和田美玉”并不那么迷恋,却屡屡对身价平凡甚至有缺陷的玉石“一见钟情”。在巧思和妙手...

    36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唐玺[图文]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唐玺[图文]

    【艺术简历】唐玺,字建琦,62年3月出生,西安周至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陕西省美协会员,西安市文史馆研究员,楼观台书画院院长。78年从戎。师从刘大为,李魁正,龚文桢,乔玉川,张雪丹。自幼习画,曾于北京书画进修学院和清华美院高研斑进修。人物,山水,花鸟均有涉猎,粉彩月季独树一帜,纸质独到,画法独特。视觉冲击力强,先后在日本,瑞典,芬兰,挪威,丹麦,北京,西安,广州,兰州,西...

    113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党旗飘飘”七一专辑:耿孟刚水墨人物作品[图文]
    “党旗飘飘”七一专辑:耿孟刚水墨人物作品[图文]

    艺 术 简 历耿孟刚,生于1953年,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研究员、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国韵文华书画院特聘画家、中国传统艺术鉴定评估委员会艺术家学部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84—2014年作品参加了第六届、第九届全国美展,第二届中国体育美展,第三届、第四届全国漫画大展,首届世界华人美术届获铜奖、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世界华人大会—香港大型艺术展”均获国际金奖,纪念鲁...

    95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民间文物之争出现转机 国家支持民间文物收藏[图文]
    民间文物之争出现转机 国家支持民间文物收藏[图文]

    一般人为什么分不清古董和文物?何谓古董?查阅《现代汉语词典》,该词典将古董、古玩、骨董列为同义词。关于释义,词典指出,是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可供了解古代文化的参考。浏览“百度”关于古董的释义为:为人所珍视的古代器物,也作骨董。由此得知,词典和百度的释义是相近的。而关于“文物”一词,词典给出的定义是,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等。显...

    98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文物精品 汉代陶井鉴赏[图文]
    文物精品 汉代陶井鉴赏[图文]

    华夏收藏网讯 陶井是一节节用泥土烧制的陶圈套叠起来砌成的井。在汉代出土文物中,汉代陶仓、灶具、动物比较多见,陶井确实少见。此汉代陶井藏品造型古朴,器表包浆老化迹象自然,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常见陶井多为圆筒形,此陶井为方形井实为少数罕见形制。陶井带有井栏、井架、井亭、滑轮等附件。井壁和滑轮或饰有精美的雕刻纹饰,反映了汉代先进的制陶造型技术。南阳汉墓中用陶井随葬十分普遍。1956年,配合永定河引...

    155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