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艺术圈:选择确已多样繁荣尚存隐忧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沛沛 点击 :

◎高勇

繁华依旧与小部创伤

生活在北京的每一个人,或许都会经常忽略了自己生活在“北京”这样一个特殊的、繁华的大都市,在思前想后、忙里忙外、早出晚归的工作日历上,并没有标注所在的地区,以及它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而仅有的周末,也时常伴着室内的灯光度过。但这种情况,在包括北京在内的艺术圈中却恰恰相反。

艺术圈里的很多热门话题是从拍卖市场传出的,但作为一级市场的主要战场的画廊,却没有多少令人欢喜的捷报。尽管如此,画廊、美术馆等活跃机构,每年还是为拍卖市场输送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据统计,2013年北京全年的大小展览数量超过2000场次,平均每天有近6场展览举办;若将展览集中在周末两天来看,那么则到达每天20场展览开幕。这些展览分布在北京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画廊等机构,还有酒店、会所等其他场地。从作品门类上来看,以书画、架上绘画为主,雕塑、摄影其次;从参展形式上来看,艺术家个展居多,且数量惊人。

北京798艺术区、草场地艺术区、宋庄艺术区等,周末展览的集中开幕使得前往的人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跑遍更多场次,杂志、报纸、网络等媒体记者亦竞相报道,不亦乐乎。

然而,“数量”之下必有伤者。艺术机构与展览场地物业之间因租金等问题引发的矛盾和意外事件不一而足,更有知名艺术区先后遭遇强拆。种种现象,把今年北京艺术家、画廊推向了高潮。展览是一项经过长期准备、精心策划的艺术事件,开幕当天的荣耀和成果是不断优化的最终成果,对于艺术家、画廊以及他们之间的背后生存故事,则是绝大部分人所不曾熟知的。因此,每一场展览,对很多观众而言,是为其准备的免费精神食粮,大家着实应该好好珍惜。

文化传播与信息传递

在798艺术区、宋庄艺术区等地举办的展览,所传递的快信息、多形式的节奏里,渗透出某种急不可待的局势。一方面,欣赏者以游客居多,匆匆而过;另一方面,展览周期短暂和展览形式的多样化,使得人们在有限的时空中转换多种审美思维跨越。相比较而言,一些官方机构中的展览则显得雍容大方很多,主要体现在周期长、规模大、展品多。其中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为主。

中国国家博物馆今年推出了近30个大型展览,还有众多的专题陈列展览,《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宋代石刻艺术》、《小品大艺——明清扇面艺术展》组成了强大的文化阵容。年末推出的《地中海文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藏文物精品展》以及《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斯画派——列支敦士登王室珍藏展》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展览突出了国家平台上的文化交流,与85新潮时期西方文化艺术的植入不同,当下此种情境下包含了更多文化交流、平等共赢的时代内涵。特别是以“地中海文明”为主题的展览,在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发展的中国,地中海文明则显得带有某种历史感伤的片段和剪影。在如今社会的发展进程上,各地区早已经突破了以海洋、河流为主的生存环境,以长江和黄河流域为主文明也仅仅是中华文明史中的一部分。因此,类似地域文化的相遇,事实暗示了文化作为到访者另一种身份的诠释,即要深入了解彼此文化思想、生活习俗等,才能为各自进一步的发展铺垫好道路。“佛兰德斯画派”展览在这个层面上要削弱很多,其并没有前者展览那样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完整的叙事性。我们知道,不管是佛兰德斯画派还是鲁本斯、勃鲁盖尔、凡·戴克等,每一位都是所在时代的突出人物,他们的作品更是被史学家看作是时代艺术的典型。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这样的作品展,无疑为那些艺术创作、艺术史学者提供了极为便捷的场所和渠道。此外,以古代文物收藏、修复、研究为主的故宫博物院,长期开展的《故宫藏历代书画展》已经持续到第七期,本次特别展出了东晋顾恺之画的《列女仁智图》宋代摹本、唐代《挥扇仕女图》以及传为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等精品。

一些具备主流文化价值导向的展览,在北京展区不断涌现,让生活在北京地区的人们近水楼台先得月。中国美术馆推出的《从毕加索到巴塞罗——20世纪西班牙雕塑艺术展》、《交互视象——2013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与时代同行——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藏品大展》以及最近推出的《85’与一所艺术学府》展览,都很好地体现了作为美术馆在社会公众生活中的不同展示。当然,也有人说过,勿要让博物馆、美术馆等成为场地租赁的地方。这主要是源于近来大量散落的、个体展览挤满了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的展期,造成了个人与集体、私人与公众之间的不平衡分配现象。因此,相对于其他画廊、会所、酒店等地开展的艺术展览的单一性、局限性,官方展览则更显得在文化传播上有资源、能力和优势。

摄影艺术与摄影技术

2012年,在佩斯北京以及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分别举办过日本杉本博司、荒木经惟的展览,展览受到了各方人士的关注和参与,前来观展的人群中不乏专业人士和摄影爱好者,现场氛围异常活跃。在今年北京的所有展览中,摄影展览占有近10%的比例,三影堂分别推出了两位中国艺术家刘铮和叶锦添摄影展览,这些作品不同于历史新闻的摄影艺术,却渗透了艺术家对生活、生命的“纪实”表达。叶锦添作品中的现实成分主要来自对现实的虚拟化,或者说是对现实存在的另一种形态。其一,人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主体,而虚构的主人公也同样是虚构场景的主体,而且被赋予了超越真实社会中繁琐、破碎、生死趋向于虚构现实中的纯粹、完整和轮回。在这场虚拟的现实生活中,摄影重现了作为镜头目光所及的真实,在叶锦添的摄影中,一旦摄影从艺术创作中脱“影”而出,相机也就不再是作品的主要部分。

黑格尔曾就艺术创造说,艺术的技巧方面的因素,接近手工业,在建筑和雕塑中最为重要。倘若黑格尔能够活到十九世纪中期,并能够有幸看到摄影展现其艺术形象的时候,是否会认为摄影艺术是最接近技巧手工业?可以想见,日本摄影艺术水准的整体高度与其摄影技术的发达程度不无关系。中国大好河山在古人乃至今人的画笔下呈现千变万化的自然美和艺术美,流连于万象和自我世界,诉诸笔墨纸砚,可以册页卷轴把玩,也可以悬置高处“卧游”之。而摄影则更近于实践,近于“献身”,如同叶锦添创作的过程。我们并不期待中国摄影艺术在摄影技术达到某种高度之后兴起,这当然并非直接的因果关系,至少在对摄影艺术的理解、审美欣赏方面能够得到全面的认识和提高。

时常有人问起,雕塑现在发展如何?其实不用回答,看看现在的艺术市场就能够略知一二。一方面,大量的展览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难得一见的精品之作和交流机会;另一方面,展览的可选择性在当下艺术繁华的外表下更加多样。2013年下半年展览较为集中,重要的展览多出现在所谓“金九银十”时期,或许是为追随年末的拍卖市场落槌之声,相信很多人也都期待下一声响是为自己的作品定音,而在这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更多的展览展现自己的作品也就显得更加有必要,以便实现更高规格的收藏仪式。

相关文章

  • 海盗之国[图文]
    海盗之国[图文]

    古代维京人远航的画■特邀撰稿江苏镇江市作协主席、画家王川瑞典是一个和平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保持了中立。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平和礼貌的国家,竟然曾经是海盗横行的国度。就是这样一些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人民,竟然是海盗的后代。有船的画石对此,无论是挪威人还是丹麦人,抑或是瑞典人,他们都毫不忌讳,他们坦言自己祖先的劣迹,甚至敢于把自己民族并不光荣的历史写进博物馆。这样的...

    180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阅读性”不是传统艺术经验强调的东西[图文]
    “阅读性”不是传统艺术经验强调的东西[图文]

    王鲁炎与王鲁炎会面,容易使人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他谈论艺术时少有多余的废话,你必须完全进入在他的思想语境才不会“掉队”。这可能也是他如此认真严肃的态度令很多人觉得他比较无趣的原因。他没有生活的“八卦”为媒体提供撰写的佐料;他的作品既无诗意也不抒情,调动不了观者的情绪,反而需要你长时间沉浸在作品的逻辑中,适应它的方法,破解它的密码。但我们往往不愿意付...

    88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广东曾为中国美术打开天窗[图文]
    广东曾为中国美术打开天窗[图文]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李可染纸本水墨69.5×45.5cm1973年《新开发的公路》关山月纸本水墨117×94cm1954年《人桥》古元木版套色20.5×36cm1949年《一辈子第一回》杨之光“从延安走来——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美术作品展(广东巡展)”在广东美术馆举行为纪念...

    85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中国当代艺术是否开始招人讨厌了[图文]
    中国当代艺术是否开始招人讨厌了[图文]

    方力钧作品2月14日,朱其把自己置换为一位“局外人”写的一篇文章“中国当代艺术看了想吐”在中国艺术界引起不小反响。近两年来,上海理论研究者陆兴华也有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应有的定义以及其中的意识形态做出了诸多诠释与批判。除此以外,还有朱青生、高名潞、吕澎、杨小彦等人也在通过策展实践探寻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之路。而现在正在广东美术馆展出的广州三年展首个项...

    92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刘长兴:书法韵味在于灵动[图文]
    刘长兴:书法韵味在于灵动[图文]

    刘长兴书法韵味在于灵动津门书法家、现任天津市首席督学的刘长兴,不仅酷爱书法、篆刻艺术,创作了许多不同凡响的书法作品,而且大力倡导书法教育普及工作。他提议《习字与书法》作为地方课程,已经在全市正式实施5年。对此,刘长兴非常明确地表示:自己不是书法家,也并非教育家,更谈不上书法教育家,只是对于书法和书法教育有些看法、想法而已。倾心大家吴昌硕刘长兴幼承家学,父亲和伯父一生都与书画印为伴,且始终与...

    107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长谷川佑子:人景互动是最美的公共艺术[图文]
    长谷川佑子:人景互动是最美的公共艺术[图文]

    长谷川佑子在首届国际公共艺术获奖作品展览现场寇聪图日本知名策展人长谷川佑子素以“强硬”著称,上海的公共艺术项目几乎没有一个在她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反而是市中心花园中的长椅上的人们,让她感动。作为独立策展人,她认为,策展人除了犀利的眼光、分析能力、观察能力、社交能力之外,与参与展览的各方人士保持距离,维护一份尊严感,很重要。日本知名策展人、东京现代美术馆(MOT)馆长、总...

    153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李小山:新文人画标签是强加在朱新建头上[图文]
    李小山:新文人画标签是强加在朱新建头上[图文]

    美人图朱新建,1953年生,江苏省南京市人。198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留校任教、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质奖;作品《除三害》获全国少儿图画优秀奖。为上海美术电影厂、中央电视台设计动画片《老鼠嫁女》、《金元国历险记》、《皮皮鲁与鲁西西》的人物造型,动画片《选美记》的造型设计获上海美术电影厂优秀奖及金鸡奖提名。曾赴比利时、法国举办个人作品展。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法...

    70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张俊东:吴昌硕与齐白石张大千绘画之比较[图文]
    张俊东:吴昌硕与齐白石张大千绘画之比较[图文]

    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在近些年的艺术市场上,作为海派后期的大师级人物,吴昌硕画作的市场价格,与早已跻身亿元俱乐部的齐白石、张大千画作相比,并不算耀眼,更不符合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那么,究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吴昌硕与齐白石、张大千三者在绘画艺术上又有着怎样差异呢?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文物网于近日采访了著名中青年书画家、书画评论家张俊东先生,他对于三人的绘画艺术有着自己的看法。齐白石比吴昌硕更...

    110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莫言谈获奖后生活:写作也是发声 盼重回书桌[图文]
    莫言谈获奖后生活:写作也是发声 盼重回书桌[图文]

    资料图:莫言。中新社发廖攀摄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记者张中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莫言,2日在中澳文学论坛上谈到了自己获奖后的生活。面对外界的质疑,他认为“写作也是一种发声”,自己盼望重新返回书桌,安静写作。在今日的论坛上,莫言等中方作家与库切等澳大利亚作家展开对话。当天下午的日程安排为“诺贝尔文学奖及其意义”,由莫言与库切两位诺奖得主发...

    43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白山黑水寄人生——冰雪山水画家吴鸿鹏[图文]
    白山黑水寄人生——冰雪山水画家吴鸿鹏[图文]

    冰雪山水画家吴鸿鹏作品-塞北之春生长在南方的人,很难想象和勾勒白山黑水的美丽和内涵。在没有亲自领略过塞北风物的人心目中,关外的风光,无外乎是遍地冰雪、满目萧林的景象,脑海里再也没有较为客观的概念。自欣赏冰雪山水画家吴鸿鹏先生的国画作品后,得出来的初步结论是:东北关外的白山黑水和江南的小桥流水有着不一样美!冰雪山水画家吴鸿鹏先生生于辽宁省海城市,与新中国同岁,也和共和国一起成长。自幼酷爱绘画的...

    189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图文]
    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图文]

    徐秀棠在创作本报记者刘修兵近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京主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徐秀棠卷》首发式暨徐秀棠紫砂精品展上,展出了徐秀棠的精品力作70余件,不仅有《四大金刚》、《坐八怪》、《前情后趣》等紫砂雕塑和壶的代表作,也有《乐》、《寿》、《康》、《宁》等新作,其艺术魅力令北京的紫砂爱好者和收藏者深为叹服。“从娘肚子里就开始吃紫砂饭”徐秀棠从事紫砂陶...

    169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批评家朱向前谈莫言:不以理性见长 思想庞杂混沌[图文]
    批评家朱向前谈莫言:不以理性见长 思想庞杂混沌[图文]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本土作家。对莫言创作最为熟悉的人之一,莫言军艺同班同学,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朱向前是最早对莫言的创作发出声音的人,一路见证莫言创作的成长,而他个人的理论批评轨迹也始于对莫言早期作品的关注与鉴赏。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朱向前就曾下过断言:莫言必...

    77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好作品能直接读出来头[图文]
    好作品能直接读出来头[图文]

    文_胡雯雯摄影(部分)_胡雯雯“提起荷兰,你脑中会不会浮现出郁金香、风车,或是大孔奶酪?这个曾在德国、荷兰展出的设计展,试图做的正是把它们从你脑中驱逐出去。它把荷兰中青代优秀设计师的作品都打包了一份,在中国深圳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让人们看看,荷兰人到底是怎样通过设计来看待这个世界的。服装、家具、装饰品、摄影、短片……参展的37位设计师覆盖了各行各业。有...

    152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从笔墨到观念[图文]
    从笔墨到观念[图文]

    袁进华消失的天空谁想把画画坏?我想,每个画家都想把画画好。时常看到画家工作室中废纸堆里有一些半成品,有的翻出来看看还不错,但画家却觉得实在不行,可见,画家对自己作品的好坏,都有衡量的标准,不达标准的,就是真的把画给画坏了,也绝不想示人。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也在于不同的场合与背景下,可以阐释为不同的理解。以“坏”字而论,“坏孩子”的背后实际上更多的...

    98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当代水墨:从穷途末路到突破超越[图文]
    当代水墨:从穷途末路到突破超越[图文]

    仇德树裂变综合材质刘国松法界纸本水墨设色60×154.5厘米1974年“当代水墨不仅是水墨创作的延展,当代艺术的冲击也打破了传统的水墨边界。”湖北美术馆副馆长冀少峰说。1985年,李小山在《江苏画刊》提出:“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路。”然而,28年后,中国画并没有走入死胡同,而是与当代艺术产生交集,最具代表性的是呈现出多样化而富有生命力...

    146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