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杭春晓:历史仅是一种描述[图文]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俊俊 点击 :

杭春晓:历史仅是一种描述 | 艺术评论图片资料

胡适称“历史就像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时,很多人不以为然,并义愤填膺。为何?因为在他们看来,“历史”是神圣“事实”,不容“戏谑”。然而,胡适因此被责难,却很冤枉,因为,他根本没说过这句话。那些义愤填膺的人们,着实上了“事实”的当—他们愤然捍卫“历史作为真实”的教义时,他们认为“真实”的“敌人”却是虚构。“小姑娘”在胡适口中,并不指向“历史”,而指“实在”,是介绍实验主义哲学时打的比方:“实在是我们自己改造过的实在,里面含有无数人造的分子。实在是一个很服从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顺地由我们替她涂抹起来,装扮起来。好比一块大理石到了我们手里,由我们雕成什么像。”1于是,所有义正言辞批判胡适的人,在捍卫信仰的同时,却身陷充满悖论的陷阱—他们所反对的“观点”,恰是他们“反对行为”产生的基点。

因为胡适这个“小姑娘”,也是经过后人“装扮”才成为“批判”对象。其中,最著名的“装扮”是1955年冯友兰在批判胡适思想运动中的“战斗檄文”—《哲学史与政治—论胡适哲学史工作和他的反动的政治路线的关系》中有论云:“实用主义者的胡适,本来认为历史是可以随便摆弄的。历史像个‘千依百顺的女孩子’,是可以随便装扮涂抹的。”2自此,胡适成为“历史求真论”批判的靶心。当然,经此解释,有人又会义正言辞地为胡适“平反”,并将批判转向冯友兰,给他戴上一顶“栽赃嫁祸”的帽子。

“事实”果真如此?冯友兰的“栽赃”与胡适没有丝毫关系吗?情况并非如此“非黑即白”。如果我们将历史理解为先验存在的真实,就可以将之置换胡适口中的“实在”,就可以将之理解为可以被装扮的小姑娘。就此而言,冯友兰的“发挥”绝非“栽赃”,而是“历史求真论”思想的合理演绎,抑或“描述”。他之所以如此发挥,也仅是因为和后来批判胡适的人一样,具有认知论的共同信仰—历史求真。至此,显然的悖论出现在我们面前:如果我们认为历史是先验真实,胡适的话就是我们批判的对象,但胡适确实没有这种表述。

一个没有“被表述”的胡适,却成为显性的批判对象。原因何在?仅取决于以怎样的认知原则面对他。如此结果,恐怕是所有“栽赃”、“批判”胡适的人始料未及的“荒诞”。更有趣的还在于,一个诡异逻辑隐藏其后:首先,胡适并没有说过历史的装扮问题不能构成批判对象;其次,“栽赃”胡适的人,亦非空穴来风,而是自己认知论的合理推演;最后,“批判”胡适的人,要么面对没有“过错”的“批判对象”,要么面对被虚构的有着“过错”的“批判对象”。多么具有戏剧色彩的逻辑—“批判对象”并非“对象”本身,而是我们自己丈量的结果。正如用“历史求真论”去量,“没有说过的话”就合理地成为“批判对象”,因为这把尺子可以重新描述“胡适”。但是,当我们用自己的尺子重新表述“胡适”的时候,这把尺子还是不是我们原先认为的尺子呢?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而非身陷其中的人孰是孰非。应该说,这个充满纠结的争论中,所有人都没有错,因为他们的判断源于自身的认知逻辑,可以得到表述的合理推演。那么,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到底是什么导致我们如此纠结?

答案,不在判断结果,而在判断前提—我们认为历史是先验存在的真实,而历史学就是对于这种真实的揭示。只要出现这一前提,我们就不得不面对“批判”胡适的悖论,身陷纠结。而消解这一纠结的唯一通道在于:悬置历史的先验真实,承认历史仅作为描述状态的显现。

相关文章

  • 《中华心 我的中国梦》以精品佳作回报社会[图文]
    《中华心 我的中国梦》以精品佳作回报社会[图文]

    七月流火,西安书院门,毛庐艺术馆气场很盛,馆主毛庐在顶层挥毫泼墨,二楼慕名来访者、求墨宝画作者品茗静候。上下三层的艺术馆古色古朴,满室丹墨飘香,走进艺术馆犹如置身于艺术的天地。画上的山,气势雄浑,莽莽苍苍,似可嗅到山间葱郁的草木香;山涧飞瀑,抛珠溅玉,高原平湖,静水流深,顿感灵气盈溢。大热的天,观其山水画,其画风给人些许清凉,画境又让人体悟岁月静好。几拨人欣然满载而归,笔者一行三人得以采访毛...

    166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治史罕人 书画大家
    治史罕人 书画大家

    编者按:王伯敏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美术史学科研究领域的杰出带头人,他撰写6部美术专史,有的编著填补了我国以至东方美术史研究的空白,多部著作被国外学者翻释,出版外文版本,他出史入画,也成就不凡。2013年11月29日,王伯敏在杭州逝世。为怀念这位一代美术史论大家,此文从一个美术史论后学的角度,深入阐述了王伯敏的学术、艺术人生。1991年,我考到浙江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读大学时,王伯敏先生是美术史论系...

    160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花鸟怡情 燕京欲笑[图文]
    花鸟怡情 燕京欲笑[图文]

    本文作者何金良与萧玉芝先生(右)合影萧玉芝先生是娄师白大师众多弟子中极具悟性,又勤奋,功力深厚,个性鲜明的一位女画家。之所以称其为先生,是因其精湛的艺术造诣、高尚的人格情操,其巾帼不让须眉的的画风气韵,正可谓是“德艺双馨”,可为人师,故称之为“先生”。萧玉芝,字欲笑,号青山玉人,1945年生于北京。现任国际美术家总会主席等及诸多头衔于一身的中国花...

    166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艺评家谈裸睡艺术:裸睡就是一个噱头[图文]
    艺评家谈裸睡艺术:裸睡就是一个噱头[图文]

    面对周洁的展览,不同的艺术家发出了不同的解读和声音画家范明正认为,裸体其实只是一种很正常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家吸引关注本身也并没有什么错,“她展示的铁丝床等铁丝作品还是非常有意思的”。中国美术批评家协会学术委员刘礼宾则表示,无论周洁方面如何解释,展览的海报上周洁确实是裸睡在铁丝床上的,这不能归结于外界的误读,刘礼宾说“就我目前看来,这个裸睡就是一个噱头。在...

    31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冷军:超写实油画的“手艺人”[图文]
    冷军:超写实油画的“手艺人”[图文]

    与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冷军的激情不像他在画面中所表现的那样内敛。油画的“质感”和少女肤色中的“光彩”让自谦为的“手艺人”的冷军尤为兴奋,他说跟所有的画种都不一样,油画堪称画中之王!冷军在现场写生冷军认为油画的表现力是其它画种无法比拟的,其珐琅彩般的质地甚至是可以“挖下来”一块做“宝石&rdq...

    104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30年代女画家关紫兰:国难时期作品毫无苦难情愁[图文]
    30年代女画家关紫兰:国难时期作品毫无苦难情愁[图文]

    2007年1月的某一天,上海寒风凛冽,气温降到了冰点以下。南京路上的王开照相馆里,一根自来水管悄然冻裂,冰冷的水从裂隙处淌出,地下室一只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纸箱也有点被浸湿。这纸箱里装的,全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陈列于该照相馆橱窗内的精致老照片。洇湿的老照片被小心翼翼地取出,晾晒,烘干。有一张照片上是位年轻女子,长得很美。清秀的瓜子脸,楚楚动人的大眼睛,削肩微垂,气质典雅高贵,一副大家闺秀的摸样。...

    108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语言的路径[图文]
    语言的路径[图文]

    黄宾虹焦墨山水编者按:收藏界对于创新型艺术家的认知,普遍来说是相对滞后的,而对于艺术作品的认识,往往首先是受主流社会思潮的影响。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艺术品收藏家们注重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如溥儒、金城、陈师曾等一些有着世家背景出身的画家,无论是市场的认可度还是画坛的号召力,在当时都是翘楚一时的;其二则是海派艺术看重画面富丽的审美观念。但这两个因素,在近百年之后的今天,都已经不是决定作品价格...

    63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标新贵有新知:熊任望的书法艺术[图文]
    标新贵有新知:熊任望的书法艺术[图文]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北京书协主席林岫为本刊题词本报记者续鸿明“什么是书法?难道仅仅是把字写得漂亮吗?难道仅仅是有一些人喜欢自己的字,不断地有人来索求吗?或者是不断地让自己的作品参加各种展览吗?熊任望先生的作品,最好地诠释了什么是书法这一命题。那就是他生命力的洋溢,是一个书家通过自己的作品,把压抑环境下的生命飞扬传递到社会,感染每一个阅读者。”河北作家阿宁在一篇文章中这...

    104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形神兼备 技近乎道—李英的人物画艺术(组图)
    形神兼备 技近乎道—李英的人物画艺术(组图)

    工笔重彩人物画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门画种,发展到东晋日渐成熟,作品开始注重刻画人物神态。顾恺之用线把过去粗拙简单发展到圆润挺秀,如“背云浮空”、“流水行地”般舒展流畅。唐代工笔人物画达到鼎盛期,后来随着文人画的兴起逐渐衰落。明清时期虽然也出现了陈洪绶、任伯年这样的大家,但总体上仍是水墨山水画占统治地位。直到现代,工笔重彩人物画才迎来了大的复兴,吸收了西...

    196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冯建群:浅谈紫砂壶的文化内涵[图文]
    冯建群:浅谈紫砂壶的文化内涵[图文]

    冯建群冯建群,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制壶师,江苏宜兴聚雅堂紫砂创办者,中国工商联协会会员,江苏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员,中国优秀青年陶艺家。代表作品“如意提梁”、“斗方”紫砂、“南瓜壶”“等在“2012大连春季茶业博览会暨紫砂艺术品工艺品博览会”上,荣获星海杯优秀作品金奖。1964年,冯建群生于...

    184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家更要有自己的个性[图文]
    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家更要有自己的个性[图文]

    周春芽《桃花》在中国,像周春芽这样跨越“伤痕”时期、“乡土绘画”、“85新潮”等几个艺术史进程,目前仍保持活跃,在学术性与市场表现两方面都表现抢眼的艺术家,并不太多。美术史学者、评论家吕澎认为,周春芽用油画去展示、体现中国传统的气质,语言又是当代的,“他是把传统和当代糅合得最好的少数几个艺术家之一”...

    21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范迪安:向世界展现年轻形态的艺术[图文]
    范迪安:向世界展现年轻形态的艺术[图文]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韩国文化艺术委员会、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主办,中国美术馆、韩国艺术委员会美术馆、艺美基金会共同承办的“@What——中国艺术新一代”中国美术展2月5日在韩国首尔Arko艺术中心开幕。中国美术馆范迪安馆长在记者见面会上详细介绍了本次展会的主题和展示作品等内容。记者见面会后,范馆长接受了人民网视频专访。人民网记者和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

    118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卖空气是生意还是行为艺术[图文]
    卖空气是生意还是行为艺术[图文]

    本报记者徐秀雰实习生刘梦笔早报讯向来话题不断的“中国首善”陈光标,近日透露9月17日将在北上广设立流动专卖店售卖新鲜空气,每瓶售价4元至5元。这一举动,引发了很多网友的热议,这卖空气到底是生意还是行为艺术?疑问一:空气可以拿来卖吗?特意选在“城市无车日”前夕推出这款罐装新鲜空气,陈光标表示装在易拉罐中的新鲜空气,每一罐中的负离子氧相当于医院5...

    62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美术理论界研讨雷晓宁画马[图文]
    美术理论界研讨雷晓宁画马[图文]

    编者按“当今世间少神骏,唯有晓宁纸上马”,这是著名美术理论家左庄伟教授在雷晓宁画马艺术研讨会现场的题字。近日在宁的著名美术理论家左庄伟、周积寅、马鸿增、黄鸿仪、丁涛、聂危谷、樊波、王雪峰等美术理论界对雷晓宁画马艺术进行了深入高层次的学术研讨,对雷晓宁的画马艺术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高度赞赏和殷切期望。现摘录他们文章中的部分章节(由于版面有限)以飨读者与之共享。韩徐画马...

    200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靳尚谊自述经典代表作品(下)
    靳尚谊自述经典代表作品(下)

    《梳理》自述:靳尚谊创作了许多精美的人体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品格,显现了一种更单纯和宁静,画家通过洒脱的边线处理,形体转换,明暗关系,创造了和谐、宁静的现实人物,具有雕塑感和厚重感,形成了一种圣洁的崇高的美感。《双人体》自述:这是我第一次画双人体,用古典方法画。这幅作品整体处理比较好,体积感、厚重感都很到位。画人体比画着衣模特难。年轻女人体更是世界上物体中最复杂、最美、最难的造型,尤其色...

    171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